偶性[霍布斯的偶性]

偶性[霍布斯的偶性]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偶性,是霍布斯提出來的另一個重要的哲學範疇,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無的性質,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質。

偶性是霍布斯提出來的另一個重要的哲學範疇。這一範疇是從亞里士多德那裡借用來的,但他對偶性的理解又不同於亞里士多德。他認為,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無的性質,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質。物體是主體,偶性則是物體的特性。他對偶性作了如下的解釋:

一個偶性就是某個物體藉以在我們心裡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種能力。

按照霍布斯的觀點,偶性並非脫離開物體,在物體之外存在的東西,恰好相反,它存在於物體中,為物體自身所具有;它能作用於我們的心靈,造成觀念或概念;我們認識物體,只有通過偶性才能達到,認識了偶性,也就認識了物體。因此,也可以把偶性看作是人們了解物體的方式。在霍布斯看來,按照偶性和物體的關係,可以把偶性劃分為兩類:

一類是為一切物體所固有的根本特性,如廣延和形狀。這類特性既沒有變化,也沒有消滅,它同物體一樣是永恆的。霍布斯把廣延看成是同物體不可分割的特性,認為物質與空間是同一的,空間同物體一樣,是真實的“存在於心靈之外的”。

與廣延和形狀不同,物體的另一類偶性只為某些物體所獨有,是物體的非根本的特性,如顏色、聲音、滋味、冷熱,動靜等。它的特點是既可以產生,也可以消滅。比如,一個白色的東西,可以染成黑的,其中的白色就消失了,而過去不在其中的黑色產生了。又如,運動的東西靜止下來,運動消失了,則靜止產生了。他說,除了廣延和形狀以外,“其他一切不為一切物體所共有,只為某些物體所特有的偶性,像靜、動、顏色、硬之類,則逐漸消滅,為別的偶性所代替”。霍布斯把廣延和形狀看作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這無疑是唯物主義觀點,但是他誇大了物質的這一特性,把物質所固有的性質僅僅歸結為廣延和形狀,把事物的差別都歸為量的差別,從而偏離了培根關於物質的多樣性的辯證法思想,這就把培根的唯物論思想變得片面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