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臉城介紹
從四平市梨樹縣城向北望去,天邊有一道山崗,東西走向,綿延十餘公里。在城北田間穿行三四公里。過招蘇太河,一座古城遺址即在目前。古城順山坡橫下,四面高牆清晰可辨。全城地勢不平,西北高而東南低,方向東斜,有如偏歪的人面。故人稱偏臉城。偏臉城的城牆為土牆,東牆與西牆,南牆與北牆,大體平行。每面長約千米,寬一米,高五六米左右。四牆有門,門外有瓮城,南北門與東西門,皆成對應。城牆四角,都有突出牆外,高於牆頂的圓形高台。這是角樓,站在上面可以瞭望全城。西牆與北牆外,都有護城壕遺址。偏臉古城在遼金時代最早叫九百奚營,歸臨津縣管轄。統歸於韓州統鄰。因九百奚營地處交通要道,為南北往來的必經之地。故在遼金時代,九百奚營是相當重要的城鎮。在此,曾幽囚過大宋的兩朝君主:徽宗,欽宗兩年之久。在歷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歷史淵源
現在的偏臉城遺址,向城內遠望,是一片玉米農田、幾個村莊和北東南西四個方向由高到低隆起的土壘(古城牆),這四趟土壘就是當年環繞古城的城牆,城牆清晰可辨,城牆兩側的梯形坡上全是蒿草和山榆,緊挨城牆的外側是壕溝(古護城河),壕溝外是一片半尺高綠油油的農田。城牆上有馬車寬,走在上面,腳下仍可踢到少量的殘磚碎瓦。
金末時,元蒙古大軍攻下韓州城後,一把火燒掉了偏臉城,轉年蒙古人把這裡當作牧場放牧,看到偏臉城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只有西北角長著一棵大梨樹,枝繁果茂,就叫這座城為梨樹城。此後數百年間,古城一直沉睡在曠野中。
因為偏臉城城牆的西北角樓頂端,其實整個偏臉城城牆,夯土壘成,因城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方向東斜,平面略呈方形,就像人的一張偏歪的臉,俗稱‘偏臉城’。”
曾是遼金重鎮
距東大溝北端50米,有一片窪地,當地村民叫“金場”,曾出土金制的樹葉、蜻蜓等,造型別致,做工精巧,樹葉、蜻蜓等,造型別致,做工精巧。“金場”以東,崗地上有大片建築遺址,地表散布大量琉璃瓦、青磚等遺物,曾出土銅器有雙魚紋銅鏡、雙龍紋銅鏡、“京東東路保甲司勾當事官朱記”銅押印、提梁瓜棱銅壺等。鐵器多為六耳鍋、鏵、犁等。瓷器有綠釉三彩罐、玉壺春瓶、瓷狗瓷碗等物。
城牆大致是四方形的,周長8里多地,城牆斷面呈梯形,牆底基寬約三四十米,高五六米,頂寬1米。四面城牆各開一道門,各門均有瓮城。城牆的四角有圓形角樓,高出城牆1-2米,站在上面可以瞭望全城。目前,南牆大部分毀壞,殘牆最高處僅2米多。西牆保存完好,最高處達7米多。西北角樓保存較好,殘高8.6米。
城外還有護城壕,寬約20米。城內是一片耕地,靠近南、北門附近各有一個村落,兩村間有鄉路相通,鄉路西側有兩條南北向大溝,俗稱東大溝和西大溝,從城中順著山勢穿過南城牆直達昭蘇太河。西溝長約520米,東溝長約410米,兩溝深約3-10米。西大溝北段西側依稀可見大片建築遺址,地表散布大方磚、布紋瓦、獸面瓦當、花邊滴水、琉璃瓦、花崗岩礎石等建築材料,此處可能是大明寺遺址。西大溝北段東側地表殘存碎瓦、陶瓷殘片、北宋銅錢、灰土燒骨等遺物。
偏臉城外,城南靠昭蘇太河北岸有大片建築遺址,為古城的南市,地表散布殘磚碎瓦和花崗岩礎石,當地居民叫“小廟地”。城北靠近北門有大片居住址。城東和城西均為墓地,多為中小型磚室墓,出土泥質灰陶骨灰罐、銅鏡、遼白瓷碗、醬釉雞腿瓶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