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類學家林頓認為,人格是“個人固有的心理過程以及心理狀態的集合體”。美國社會心理學者克里奇在其著作《人格概論》中認為,“人格是個人所具有的所有特性的總和,又是適應環境的特有機制,因此,它是由環境不斷改變著的”。人格的概念起源於拉丁文“面具”,用於演員扮演的戲劇人物,同角色有近似的意義。經過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反覆使用,人格概念已有所變化,在一定場合下,是指人格意識而言,這是最基本的社會意識。從文化對個人的影響看,人格是人社會化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那么,人格意識的內涵,是指人的自我評價的心理素質,它受高級意識支配,是內在的心理現象。可見,人格意識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心理成熟的結果,這種意識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隨時左右個人的言行。但人格又不完全是心理因素的綜合體。人的內在因素,除了心理之外,還有高於心理的高級意識活動,表現為對社會關係的處理方式。人格意識是由人對自己的智慧型、意志、感情、應付社會環境的能力、感受社會影響的特質的估價構成的。人格意識的各個系統統一於自我,並成為某些人處理社會關係問題的出發點。因此,自我意識強弱程度是人格意識成熟和人格水平的重要標誌。
相關詞條
-
人格管理
人格管理是許多企業的管理盲區。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逐漸超越了埋頭苦幹的“勞動力”範疇,成為企業“智慧資本”的重要載體。於是,企業界對存在於人腦海中的...
人格特性 管理重地 豐富手段 充實考評內容 糾正觀念偏差 -
急性意識障礙
急性意識障礙主要是對周圍環境的意識障礙,是由於大腦皮層抑制過程的擴散、急性全身性疾病所致,是一種保護性抑制過程,是急診科常見病況,具有發病急、不易診斷、...
病因機理 臨床表現 研究數據 病理討論 鑑別診斷 -
人格主義哲學
人格主義是現代西方宗教哲學流派之一。早在18世紀末就已出現於德國的著作中。“人格主義”作為一種哲學理論體系,是形成於19世紀末,以美國為中心,主要創始人...
布登.鮑恩的人格主義: -
人格證書
人格證書,是上海交大擬定頒發給畢業生的證書之一,是通過評審學生的心理素質、基本價值觀及人際關係三個方面,其目的是為給用人單位提供參考,使他們能全面了解學...
評審措施 評審過程 填補空白 引發質疑 各方回應 -
人格整合
作為人格心理學的元理論,人格的建構主義目的是要整合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整合人格中個體與群體的觀點。行動者、觀察者及自我觀察者是人格建構的...
傳統人格理論 理論來源 結構與動力 建構過程 簡單評價 -
意識學
意識學 又被稱為 意識解剖學、量子心理學,是從 病理心理學 中誕生的 新生學科。意識學包括以構造層次意識學,心理主義意識學,信息加工意識學,和內在核心控...
簡介 涉及學科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主要觀點 -
人格分裂症
人格分裂症,這是一個醫學上的名詞,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雙重人格。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有這類異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們總是妄自...
分裂樣人格障礙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多重人格障礙 -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也稱專制人格,是德國心理學家阿多諾於1950年提出的一種人格特徵。具有這種人格的人,其整個人格組織都是圍繞著權威主義這一中心而建立起來的。這種權...
定義 具體信息 提出 形成原因 主要表現 -
道德意識
道德意識是人們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論體系的總稱。可區分為個體道德意識和群體道德意識。兩者的統一,即表現...
辭彙 來源 一般特點 內部倫理學 先驗道德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