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區簡述
2009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產業集聚區作為拉長工業斷腿、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舉全縣之力,從零起步,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2010年被評為全省“投資者滿意的產業集聚區”和“焦作市十大特色產業集群紡織服裝產業集群”;2011年,被評為全省“最具投資法治環境產業集聚區”;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發展速度快產業集聚區”。
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食品加工、裝備製造業、紡織業。
投資優勢
區位優勢
修武縣地處鄭州、新鄉、焦作中心地帶,位於中原城市群半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距焦作20分鐘車程,距新鄉30分鐘車程,距鄭州40分鐘車程,距新鄭國際機場僅一小時車程。境內高速公路三條:濟源至東明高速、焦作至鄭州高速和即將實施的鄭州至雲台山高速,分別連線著京珠高速、連霍高速、二廣高速等國家交通大動脈。鐵路三條:新鄉至月山鐵路、建設中的鄭州至焦作城際鐵路和擬建的新鄉月山二線。
旅遊優勢
修武縣自然景觀和人文旅遊景點豐富,有雲台山、青龍峽、峰林峽、竹林七賢聚居地、勝果寺塔、百家岩寺塔、當陽峪瓷窯遺址等。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已成為集世界地質公園、全國聞名風景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五A級景區等一個世界級和八個國家級品牌於一身的全國知名景區。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為姐妹公園,是全國旅遊景區中唯一一個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
招商重點:星級賓館、旅遊飯店、休閒娛樂中心、餐飲休閒街、旅遊購物商業街和旅遊特色產品開發。
能源優勢
縣域內煤炭資源充裕,原煤產量300萬噸;電力資源充沛,供電網路發達,布局合理,電力總裝機容量350萬千瓦,年發電量300億度,有22萬伏變電站2座,11萬伏變電站4座;國家南水北調和西氣東輸工程均從境內通過並設立開口,能夠完全滿足用電用水用氣需求。
工業優勢
紡織工業:國內500強企業江蘇華芳、紹興宏集等紡織企業匯集修武,棉紡織總規模達120萬錠,原料、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成本優勢突出,發展紡織服裝業具有成本競爭優勢。
招商重點:棉紡、織布、服裝、床上用品等。
裝備製造業:縣域內裝備製造業集群初具規模
招商重點:礦山機械、工程機械、糧食機械成套設備和汽車零部件製造。
鋁工業:縣域內有年產260萬噸氧化鋁的中國鋁業中州分公司、年產42萬噸電解鋁的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8萬噸鋁合金棒生產企業。
招商重點: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的精深加工。
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縣域內生豬和肉雞養殖基地基本形成,小麥玉米加工能力已初具規模。
招商重點:畜禽產品產業化和糧食深加工。
農業優勢
農業基礎條件好,小麥玉米優質高產,以生豬、家禽為主的畜牧養殖業發達,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和河南省畜牧業發展重點縣。修武縣台灣農民創業園總占地5.8萬畝,是河南省唯一有農業部和國台辦聯合批覆的合資涉農項目,園區建設堅持以高科技引領、市場化運作、品牌化經營,努力打造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基地、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
招商重點: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畜牧養殖。
城市建設
以建設現代生態宜居縣城為目標,高標準編制了城鄉總體規劃、寧城新區政務核心區規劃、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等。突出商務功能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建設“一城兩街”(餐飲娛樂城、風味美食一條街、文化娛樂一條街)和“一區三場”,(縣城中心商貿區、建材市場、農資市場、農貿市場),抓好老城保護性開發,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城市人文旅遊景點,把老城核心區打造成修武旅遊綜合服務基地、雲台山配套旅遊目的地,實現“景城一體化”發展。
招商重點:酒店業、娛樂業、特色餐飲業、舊城改造等。
投資載體
修武縣產業集聚區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級產業集聚區,河南省投資者最滿意的產業集聚區、河南省最有投資法制環境產業集聚區,位於縣城南1公里,居濟東高速和焦鄭高速之間,規劃總面積18.86平方公里,區內土地平坦、連片成塊,通訊、道路、水、電、氣以及標準化廠房、現代生活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齊全便利,主要發展紡織服裝業、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鋁工業、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
投資環境
政府服務:對新上項目頒發“綠色通行證”,對項目手續實行“一站式”辦理,對項目推進實行“保姆式”服務,竭誠為外來投資者提供高效、規範、透明的優質服務。
配套服務:區內匯集中外不同餐飲文化,可滿足不同消費人群和檔次;住宿條件舒適,大小賓館、酒店功能齊全、服務周到;各大金融、保險部門均設有分支機構,網點布局合理,信用卡、銀聯卡使用方便;子女入學、入托方便;區內中等以上院校及職業技術學校十餘所,每年可培養各類專業人才和不同工種的技術工人3000人。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累計投入資金投資7.5億元,大力推進集聚區水、電、路、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項配套服務功能。目前,已形成了“八縱六橫”的主幹道框架,路燈和供排水、供氣、通訊等管網安裝鋪設到位;一期9棟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全部竣工,5棟投入使用;順利完成大獅澇河改道工程,盤活土地1200畝;總投資3.7億元的現代生活服務中心項目按期推進,具有行政辦公、商業、金融、餐飲、娛樂、物流、住宿等多項綜合服務功能。
發展現狀
“十二五”期間,繼續把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修武走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縣市前列的重要載體,緊緊圍繞“四集一轉”,拓寬空間、夯實基礎、集聚資源、激活要素、強力招商、構建平台,不斷推進產業集聚區更快速度、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發展。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儘快完成產業集聚區13.48平方公里發展規劃,拓展長遠發展空間。加快推進集聚區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新區內行政辦公、學校、醫院、酒店、住宅小區等項目建設,打造產城聯動示範集聚區。
二是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培育主導產業集群。按照“集中、集群、集聚、循環”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華芳、雲翔、武源等項目建成達產,打造全省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加快推進伊賽、恆輝等項目建成達產,打造全省較大的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加快推進奇力新、吉成磁電、鑫宇光電等項目建成達產,積極培育新興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產業發展規模。緊緊圍繞集聚區主導產業,大力實施全民招商,加快引進一批關聯度高、輻射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以龍頭項目為依託,吸引關聯和配套項目跟進轉移,儘快擴大產業規模,壯大發展優勢。
四是加快服務平台建設,提高整體發展水平。一是加大土地整理、盤活、收儲力度,增強土地保障能力。二是跟蹤“百億城鄉建設籌資計畫”項目資金落實,緩解集聚區建設資金難題。三是大力開展勞動力就業培訓,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增強人力資源保障能力。四是推進工程技術中心、質量檢測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設,提升集聚區發展水平。
五是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促進健康持續發展。堅持產業集聚區周例會制度,研究解決集聚區建設和發展中的各類問題,加快工作推進。繼續開展最佳化投資環境整治活動,對集聚區的工作實行“特事特辦”,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條件,保障集聚區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