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隍廟

保定城隍廟

保定城隍廟位於河北保定市。城隍作為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據方誌學家、原《保定市志》主編尤文遠撰寫《保定城隍廟史話》記載:城系指四周圍的城牆,隍是環城的濠,以城隍護衛城池。

城隍廟概況

古代衙署為保一方平安,建城隍神祠,城隍成為一城的主宰。城隍原為守護城池、保障治安之神。道教吸收其為神後,其許可權增至護國安邦、剪凶除惡、調風和雨、管理亡魂諸事。官員赴任,首先到城隍廟拜神,宣誓造福一方,並求神護佑。一般城隍廟內有兩座城隍像,一為泥塑,一為藤像。藤像為春、秋、冬出巡用。春指清明節,秋為七月十五中元節,冬為十月初一寒衣節。

保定城隍廟 保定城隍廟

城隍神祠,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為三國時期。南北朝時,城隍廟已遍及大江南北。《北齊書·慕容儼傳》載,天保三年(552),開府儀同三司慕容儼在郢州城,南梁以數萬大軍攻郢城,城內兵寡,內缺糧草,外無援軍,梁軍攻城自正月至六月,歷時五個月,慕容儼內外交困,他曾率領部下至城隍神祠祈禱,求城隍護佑。他出奇兵,多次擊敗梁軍,梁軍以傷亡慘重而退。官府大力提倡祭祀城隍神,並成為官員的一項職責。唐代,張九齡、韓愈、杜牧、李商隱等官員兼文人均做過祭城隍文。宋代皇帝還為城隍加了封號。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大封城隍。敕京都、開封等地城隍為王,官級正一品;府城隍為威靈公,官級正二品(同不兼兵部尚書銜的總督品級);州城隍為靈應侯,官級正三品(同巡撫品級);縣城隍為顯佑伯,官級正四品(同知府品級,亦有封侯者,滿城即是)。洪武三年,令比照各級地方官衙款式改建城隍廟。

保定城隍廟原為清苑縣城隍廟。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縣,縣城在今省監獄、馬莊一帶,於城內建城隍廟。北宋淳化三年(992),保州城移今保定舊城,在北城新建城隍廟(今古城賓館)。金貞祐元年(1213),蒙古軍屠保州,城池與城隍廟盡毀。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軍保州等路都元帥率部於滿城縣移鎮保州,在重建保州城時復建城隍廟。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保州升順天路,改名順天路城隍廟,順天路治與清苑縣治同在一城,為區別等級,在城西南隅建縣城隍廟廢於清同治初年(1851)。……(見史理廣《保定道教瑣記》)明洪武三年(1370年),依敕令再建保定府城隍廟(洪武元年路改府),城隍神為二品官銜的威靈公。至成化十四年(1478),洪武三年建的廟歷時108年,廟宇腿頹敗。江夏劉觀(字亞元)由真定府遷保定知府,節縮公帑,捐舌俸資,鳩工選材,效京城城隍之制,建正殿五間,……在城隍廟左右分建二司神祠(左為保護地方之土地祠,右為保護生育之子母宮),……見史理廣《保定道教瑣記》)

保定城隍廟城隍像 保定城隍廟城隍像

保定城隍廟建於北宋初期移建城址時。金貞祐元年(1213年),蒙古軍屠保州(今保定),城隍廟毀於火。金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保州等處都元帥張柔由滿城移駐保州,重建城池和氣勢雄偉的城隍廟。元末,再毀於戰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城隍。翌年,保定府奉命按官衙署款式改建城隍廟,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德、意侵略軍入侵保定,城隍廟被盤踞保定北城的德國軍隊焚毀。次年,由民間集資重建,因財力不足,比原建築簡陋。慈禧太后、光緒帝由西安返京,途經保定,追封被聯軍殺害的直隸布政使、署理直隸總督延雍為直隸都城隍,該廟改為都城隍廟。1923年,直魯豫巡閱使曹錕予以整修,重新塑像,新蓋殿宇,廟前廣場南端的戲樓亦修飾一新。

數百年來這裡一直為全市最繁華地段兒,尤其每年春、秋兩次廟會,引來大批商賈、香客,買賣興隆、購銷兩旺。民國時期,這裡形成有名的商業遊樂中心:平時估衣舊貨、乾鮮果品、糖果糕點、小吃茶攤、古玩鐘錶、丸散膏丹、花鳥蟲魚,修腳拔牙、點痦子、說書、唱大鼓、說相聲、拉洋片、變戲法、練武術,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到了廟會期間除了搭棚唱戲,還舉辦大型“戲隍出巡”的遊行,高蹺、舞獅紛紛出場,熱鬧非常……

20世紀70年代初,將城隍廟改建招待所(今古城賓館),仍保留五楹城隍大殿為會議室。2006年經有關部門協商,交由道教管理,重新塑城隍像,為保定道教書畫家、河北省道家書畫院會員崔信良傑作,現為保定市道教協會駐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大師為城隍廟題寫了匾額,保定市道教協會劉崇漢會長編撰了大殿楹聯。

區位交通

保定城隍廟位於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的河北省保定市,地理位置有著獨特的優勢。

城隍廟所位於的保定市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25公里,直接可達首都機場、正定機場及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使保定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保定周邊互通連線,形成高速外環。而已經開工的京石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和即將開工的保津城際鐵路(高速鐵路)將實現到北京30分鐘和到天津40分鐘的公交化聯繫,將進一步鞏固區位地位,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港。

保定是京師門戶,曾“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現為大北京經濟圈中的兩翼之一,北京主要衛星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保定市規劃建設了保滄、廊涿、張石、大廣、保阜、榮烏、張涿7條高速公路,里程801公里,總投資500多億元,投資規模占全省四分之一,全部建成後,保定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達到1200多公里,占全省五分之一,貫穿全市20個縣(市),高速公路網密度將達到5.4公里/百平方公里(超過德國水平),截止十一五末,保定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657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屆時保定市區到所轄各縣只需1小時車程,到北京、天津、石家莊、滄州只需100分鐘車程,保定將成為南北通衢、東出西聯的“高速公路樞紐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