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保定城牆是古城保定悠久歷史的見證,1984年6月,古城牆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市廣播站,南至距牆基約20米,西至人民公園西門,北至天威路。
據《宋史》所載,保定市內城池的建築年代應在公元992年,李繼宣知保州“築城關,浚外壕,葺營舍千五百處,保州始具城市規模……”。公元1213年,蒙軍攻陷保州,城廢,移州治於滿城達14年。公元1227年,元大將軍張柔因滿城地狹遷回保州舊址,修城關,劃市井,定民居,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工作,使保州成為燕南一大都會。公元1402年,守御都督孟善在原土牆基礎上,首次“以磚石瓮城,增女牆”。公元1567年,知府張烈文又倡議修磚城,知府賈淇、章時鸞再修時盡用磚石,包以方磚,使城牆更加堅固。清順治、雍正、同治年間,知府胡延年、清苑知縣徐德泰、直隸李鴻章又多次修葺。
據光緒《清苑縣誌》載:自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置清苑縣,治所今保定市區,此地始出現城邑,至今已1500多年。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時,這裡是與遼國交界的邊陲之地,由於軍事防禦的需要,此地設定了“保塞軍”,改清苑縣為保塞縣後又升格為保州。日後的“保定”之名便是由此而來。保州城的建設仍在繼續,修築土城牆,建設城內建築,統一修建的營舍即達一千五百多處。開挖護城河,疏浚一畝泉河與雞距泉水匯合,不僅增強了城市的防禦功能,而且方便了水運。到淳化三年(992年),李繼宣任保州知府時,工程始竣工。由此保州城才具備了城市規模。
到了明代,從戰略需要出發,為增強保定防禦能力,保定才從土城改建成形制宏偉、功能齊全、既能防禦、又能進攻的磚質軍事重城。全城周長6公里有餘,牆高3丈5尺,並有寬3丈、深1丈5尺的城壕。城牆頂部每隔60步修築一個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可以使防守者從側面攻擊敵人,故又稱敵台,共設81個。城周四面建4個城門,東門名“望瀛”,南門名“迎薰”,西門名“瞻岳”,北門名“拱極”。城門正樓上建有城樓,並築半圓形瓮城。整個城周雖似方形,但城西南部向外凸出200餘米,並略呈弧形,往北又呈直線,城周形狀似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稱。
1900年10月,英、法、德、意侵略軍侵占保定,燒毀城樓及角樓。1903年,袁世凱為請慈禧、光緒謁西陵,將永寧寺(即南大寺)改為行宮,照原貌重修了南城門樓,其他三城門正樓及四門瓮城的敵樓均未修復。
民國時期,在城內西南隅,駐有河北省第四監獄,為加強保衛,將南臨城牆坍塌的一段約200米重修。小南門是1935年,東北軍第53軍萬福麟部隊駐保時為練兵出入方便新開。
1937年“七七事變”前,駐保守軍為了加強防禦,在南城牆牆體內(現遺址處仍存)修建了兩個較大的水泥防空洞,同時對保定城牆又進行了一次維修。同年9月24日保定被日軍侵占後,於1942年在西南角靴城尖端開出小西門,但時間不長,又原樣壘砌堵死。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時,古城牆及南城門正樓基本完整,東、西、北三城門正樓址各存留三間平房。從1950年拆除四門瓮城起,1952年至1954年陸續拆除東城、南城、北城城牆,1956年開始拆除西城城牆。現僅留下南城牆一段遺址,坐落在天威路,現存545米。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從動物園北側城牆可見。這段遺存的古城牆雖短,但它記錄了保定古城的歷代滄桑,是研究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和城市防禦戰爭的寶貴實物資料,也是歷史名城的象徵。因此,於1984年6月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