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俗世雜記》由武世海編著,書中材料繁富,把作者的經歷及事後總結一一列出,作者選擇典型事例重點描寫,“雜”而有序,散中見整,中心突出,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簡介
武吉海,男,湘西吉首市人,苗族,一九八二年一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擔任過共青團湘西州委書記,吉首市市長、市委書記,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長,州委副書記、州長,湖南省農辦主任,中共常德市委書記,湖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等職,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曾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著有《縣市委書記領導謀劃》、《湘西州經濟發展思路選擇》、《回眸轉軌》。
圖書目錄
序
記往事
我做十年全國人大代表
語重心長的囑託
黨風廉政建設首先從拿掉帽子入手
親歷1977年高考
插隊落戶記
記母親
我與長沙煙廠肖壽松、盧平兩位廠長的交往
回憶楊正午同志推動經濟技術協作
憶鄭培民同志
隨石玉珍同志走訪北京香山“苗族村”
記歐陽淞同志二三事
領導不要做脫離民眾的事——聽取湘西州老同志對政府工作的意見
酒鬼酒要保證質量
當領導要抓沼氣——我所認識的毛致用同志
不要低價從農民那裡拿地——聽陳錫文同志談農業農村問題
組織應對幹部的一生負責——聽高占祥同志談業餘愛好
記錄下來就好——李前光同志談攝影
人不能活得太累——記黃定洪教授面診
陪張雲川同志考察湘西
接待雷·額爾德尼
愛家鄉的人才會愛祖國——我所接觸的幾位常德籍領導
收看香港回歸電視感受
參加首爾韓中日商務論壇
赴英參加《中國博覽展》
赴日考察記
考察俄羅斯赤塔州印象
工作日記一則
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建議
對湘泉發展上市幾個問題的回憶
記“湘酒鬼”A股發行
鞏固發展湘泉已經出現的重要轉機——在湘泉集團現場辦公會上的發言
高度重視解決湘泉面臨的困難——2002年6月在湘泉集團高管層會議上的發言
記兩次到中糧集團洽商酒鬼酒收購
跟隨周強省長參加“港澳洽談周”活動
記建言
湘西州應該進入西部大開發範圍——在朱鎔基總理參加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南團討論時的發言
關於西部開發和扶貧攻堅的兩點建議——在朱鎔基總理參加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團討論時的發言
向總理報個賬——在朱鎔基總理參加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湖南團討論時的發言
西部開發要爭——在國家林業局王志寶局長參加湖南團討論會上的發言
請求批建高家壩防洪工程——在水利部副部長張基堯參加湖南團討論會上的發言
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幾點建議——在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湖南團討論時的發言
向回良玉副總理匯報——在回良玉副總理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南團討論時的發言
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團會議上的發言
關於在中部崛起中加快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建議
關於當前農村改革發展的幾點意見——在太原全國農村改革與發展座談會上的發言
湖南農業農村工作調研匯報
克服“非典”疫情影響,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幾個問題
啟動全面小康示範村建設
對新農村建設決策的認識
國外農村建設的經驗
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
新農村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選好我省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
加快推進常德經濟社會發展
突出抓好新農村示範片建設
常德新農村建設的幾個問題
2008年常德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意見
從抓落實入手加速推進常德新型工業化
增強發展工業的緊迫感
建設工業強市的兩個問題
努力建設團結實幹廉潔的領導班子
著力提高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調研財政工作的意見
對宣傳思想工作的看法
到鼎城區調研的發言
在石門縣農村調研的意見
……
記思緒
附
後記
後記
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朋友閒聊起當十年全國人大代表的一些趣聞,一朋友勸我不妨把有些見聞和資料整理一下,匯成個小集子出版,或許有點價值。
我醞釀了一個《俗世雜記》的題目,分《記往事》、《記建言》、《記思緒》三個部分。《記往事》主要收集了我與部分領導、專家接觸交往,參加一些政務商務活動的回憶和感受;《記建言》主要收集了我當十年全國人大代表期間的發言、建議和工作意見;《記思緒》主要收集了我在湘西州、省農辦、常德市、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等工作崗位上對一些問題的探索和思考。後面附了《小康》雜誌、《瀟湘晨報》、紅網記者的採訪我和大學同學楊曉萍的文章。書中穿插的圖片,多數是吉首市委宣傳部、湘西州團結報、常德日報和湖南日報社的記者拍攝送我保存的。
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書法大師沈鵬先生抽空為我題寫了書名。國畫大師黃永玉先生在我離開湘西州調省工作時為我題了詞。我的摯友、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楊順初同志為此書寫了序言,北京響巢國際傳媒股份公司董事長劉文武先生給予了指導幫助,常德市委辦馬業文、曾群、常德日報社汪肯堂、龔建輝、省政府辦公廳寧資利、省委組織部鄧玉迪等同志在整理資料和圖片、校對文稿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冰狼廣告策劃設計中心覃美華、東方出版社劉戀同志認真編輯了書稿,這裡對他們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還要特別感謝這些年湘西州、省農辦、常德市、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的幹部民眾和領導同志對我的真誠支持,沒有他們的理解和幫助.也就沒有我的一路走到今天。
武吉海
2011年10月
於長沙
序言
心路歷程的記載
楊順初
武吉海出一本新書,要我這個“老夥計”作序。他知道我不善作文,卻委以“重任”,我體會是因為我倆的情分,給我說幾句話的機會。
20多年前,我們在湘西相識。那是1985年年初,我被任命為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委書記。5月,吉海剛從共青團湘西州委書記的崗位上過來,當了市長.那年我36歲。他才32歲。我們倆成為當時湘西自治州最年輕的一對縣市領導搭檔。
風雨四分之一世紀,我和吉海,是好搭檔、好同事、好朋友。我們彼此的信賴和了解,某些方面甚至超過家人對我們的信賴和了解。人生,能得到這樣的一個知己,十分滿足。我們的情分因工作而始,由表及里。由淡入濃,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經歷了各種複雜矛盾的磨鍊。
吉海是學中文的科班生,跟著名作家韓少功是大學同學。他熱愛自己的專業,工作儘管很忙很累,筆耕卻從未停頓,他一邊用行動書寫人生.一邊抽空寫文字,用紙筆記錄人生。
能有機會讀老夥計的書,真是件愉快的事情。吉海寫書.絕對不是附庸風雅,也不是要刻意完成某種文學抱負,而是他的一種興趣,也是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文章,可以說就是工作思考的伴生物。2002年。他出的那個小雜集,叫《回眸轉軌》,黃永玉題字,韓少功作序。眼下這個小集,還是雜,他乾脆開門見山取名日《俗世雜記》。一個雜字,真是恰如其分。不光文章體裁雜,記錄的內容也很雜。有談體會的。有記人物的;有工作意見,有讀書筆記。這樣的書,獨特得很,是本真實的雜書。我完全可以相信的是,這字字行行,都是他的心路歷程的真實記載,實際上,也是一個地方官員對於時代的記述和理解。
評價老夥計的文章,我顯然是個外行。我只是一個忠實讀者,想要寫點什麼,也只能寫寫文章以外的事情,介紹一下寫書的這個人。這興許能讓大家在讀書時,能置身某種特殊的意境和想像之中.讀其書知其人,知其人更識其書,閱讀也因此多了一層興味。
在我看來,走出了大學象牙塔的吉海.已經完全不是韓少功記憶中的那個“疏於交際和訥於言辭”的同學了。有最底層的工人經歷,後又經過了共青團工作的錘鍊,他意氣風發激情四溢。真正的吉海心存大志熱血滿腔。記得我們在水庫里乘船察看民情,立在船頭規劃區域發展,探索水庫移民生活的安置保障辦法,頗有指點江山的豪情;在城市拆違攻堅中,為突破難點,吉海親臨現場做工作,體現了遇事勇於擔當的責任感;河溪鎮連下暴雨,水庫超危險水位,新建水壩面I臨垮壩危險時,吉海爭著上壩指揮,表現了臨危不懼、勇於獻身的大無畏精神。他精力充沛,不知勞累,思想敏銳,作風凌厲,節奏超常,是非分明,嫉惡如仇。正因為如此,也顯示出其負面效應,有時顯得急躁;有時態度強硬,不給“面子”;有時不善迂迴,頂撞上司。他因此而自責過,甚至彷徨過。但他能嚴待自己,自我調節,自我完善,很快解脫出來。
吉海出身貧寒。家有四姊妹。生活負擔重。父親退休後患痛風病已經相當厲害,背都彎了,還堅持擺地攤賣點中草藥貼補家用。母親年近花甲。拉板車繼續做零活。他們儘管有當市長的兒子,卻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吉海從不說這些困難,後來我發現了,跟他商量,他也拒絕任何照顧。那時我們工作總有做不完的事,家務事無法顧及。但他還是堅持擠出時間送女兒上幼稚園。記得那時他不會騎腳踏車,家離幼稚園又比較遠,大清早背著女兒小跑著去幼稚園。如果時間緊,跑得急,總是滿頭大汗。只要不外出,他常年堅持,卻從不因此上班遲到。當時,工作和生活環境雖那樣艱苦和清苦,但他卻總是那么滿足和快樂。
吉海除了工作,就是看書學習,沒有其他愛好和興趣,離開湘西後他才愛上了攝影。他雖思想活躍前衛,但行為傳統“保守”,對如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卻很難融人,KTV、洗腳房、棋牌室對他更是陌生世界。每個人追求不一樣,他把耕耘當成享受,沉浸在他的事業中,或許有人會認為他是故作“苦行僧”,但我充分理解他。其實,當你走進他的書,就發現他的精神世界永遠五彩斑斕。就會理解這個執著而絕不孤傲的靈魂。我們在一起搭檔不足五年,但我們的情分深厚而悠遠。我常常想,人一輩子可以有許多熟人,也有不少朋友,但真正的知己卻很少很難得,特別是在從政中得到的知己就更是難上加難。吉海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的榜樣,能做事會寫書,作為老夥計,為他的新書能說上幾句話,沒有比這更體面的事情了。從山溝溝里走出來的一位苗族幹部,今天成為立政一方的領導,確實來之不易。我見證了他的一段重要的成長過程,我相信今後他無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崗位上都能忠實於自己的事業。都能忠誠於黨和人民。我願他這本書的出版和他的事業一樣獲得成功!
2011年2月於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