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方法和措施: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實驗研究旨在從課堂教學的源頭——教師身上入手,以有效課堂教學為切入點,幫助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解決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有效利用物質化教學手段和非物質化教學手段問題,並對教學手段的界定進行分析和研究。我們知道,教學手段分為物質化和非物質化兩種。物質化教學手段是一切與課堂教學有關聯的有形的物件;非物質化教學手段是除了有形的物件之外的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關的一切無形的條件和方法,是教師個人魅力、教學水平的綜合體現。課堂教學手段的實施是在教師精心準備的前提下進行的,而教學手段的外延就是課堂的發展性,也就是本課題研究的對象。通過實驗研究,我們明白只要是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物品和方法、思想都屬於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範疇。也就是說教學手段無處不在,關鍵是教師通過整合、甄別並在內化的基礎上加以運用。其實,教師自身對發展性教學手段的內化過程應當是起決定作用的,它包括教師先天(如:聲音、親和力、形象)因素和後天的(如:氣質、閱歷、知識結構、邏輯思維能力、心態等)努力。當然,前提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因此,我們對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就是教師結合學生的需要,充分調動自身和外部的教學資源進行甄別並使它們在課堂中發揮適當的過程。其目的就是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它包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吸收和套用拓展。既然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才是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終極目標。
同時,課堂教學評價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研究領域的瓶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把考試分數只是作為評價目標之一,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已經成為了教學評價的重要標準。因此,課堂教學的診斷與評價成為了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教學細化與量化的必要過程。通過研究,我們把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師素質分列評價要點,並給出所占總分的比例;特別注重了對課堂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效果的考評。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觀察,用細化和量化的手段對教學過程進行診斷和評價,能夠較為科學、合理地診斷和評價課堂教學效果,為課堂教學的診斷和評價模式化奠定了基礎。
《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方法和措施》得到了廣大基層一線實驗教師和教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他們從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實踐和教學操作方面對課堂教學手段的發展性作了深入的研究,內容翔實,可操作性強,對廣大基層一線教師和教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