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行為理論

侵犯行為理論是指尋求動物和人類侵犯行為規律的理論。主要有生態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控制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和挫折理論。生態學理論認為,動物的行為(包括侵犯行為)是在內在本能控制下發生的。洛倫茨認為侵犯是存在於動物和人類中直接指向同類成員的鬥爭本能,能使個體或種群得以生存。如人口劇增,其結果顯而易見,日益增加的擁擠導致侵犯行為增多。洛倫茨的觀點與精神分析學家相似,認為固定行動的表達取決於能量的累積,而能量的釋放、侵犯的發動需有某些外在條件的刺激。但生態學家用釋放這個概念來解釋內在因素和外在刺激的關係,與心理分析學家的觀點有別,強調環境的變化對侵犯性反應的作用。

傳統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侵犯是人內部存在的獨立的本能。弗洛伊德相信個體有兩種基本的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活和獲得快樂為生存本能,內部避免刺激,回復到“寂靜的無生命世界”中去為死的本能。當死的本能占優勢時,人就會自我懲罰和自殺。弗洛伊德認為,生存本能常常阻礙死的本能破壞性目標的實現,並把它導向外部。侵犯只來自於個體內部,並不依賴外部事件。侵犯衝動,就像性衝動一樣,必然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釋放出來,可表現為被社會接受的行動,也可表現為不符合社會希望的行動。弗洛伊德學說的繼承人對他的侵犯學說作了修改,把侵犯行為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置於本我的無理性過程之中。他們的觀點與原學說有兩方面的區別:一是侵犯的動因;二是如何控制侵犯行為。原學說認為侵犯是人類內在、獨立、本能的心理傾向,侵犯行為是由持續、內在的死亡本能發動的,要消除它是不可能的,並提出兩種解決方法:一是通過國家之間的聯合,限制戰爭之類的侵犯行為;二是發展個體的超我,來抑制內在的侵犯衝動,如使兒童認同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解決俄狄浦斯情結,抑制本能性侵犯衝動。新學說把侵犯行為看作是自我(人格中朝向現實的部分)的一部分,而不是本我的無理性過程,認為侵犯驅力是健康的,是人類個體對環境現實的適應性行為,主張參與到社會可接受的侵犯活動中去,如體育活動、爭論、象徵性戰爭等,以釋放侵犯性能量。控制源理論是羅特1966年提出的。認為人們對行為積極和消極的強化來源的期望不同。某些人認為自己有能力控制強化事件是否產生,能控制自己的命運,影響周圍與他有關的事件,周圍發生的事是自己行為的結果。這類人屬“內在控制源”型。另一些人認為自己受命運或某些外在力量的控制,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能有所作為,周圍發生的事並不必然是自己行為的結果。這類人屬“外在控制源”型。

控制源可用由29個項目組成的I—E量表測量。登傑林克等人1977年用I—E分類法,對內在控制源型人是否比外在控制源型人更容易以侵犯行為作出反應進行預測。他們推論,前一種人會把侵犯看成能減少他人攻擊自己的一種行為;後一種人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沒什麼影響,侵犯行為對自己免受攻擊沒有作用,於是很少用侵犯行為來作出反應。社會學習理論由以班杜拉為代表的學者提出。認為侵犯是通過學習獲得和保持的,產生的心理機制主要是強化和模仿。他們還研究了懲罰對侵犯行為學習的影響。1963年在著名的“塑膠人玩具”實驗中,他們讓兒童觀看成人(榜樣人物)侵犯塑膠人:讓第一組僅觀察侵犯行為;讓第二組看侵犯行為受獎勵;讓第三組看侵犯行為受懲罰。然後讓兒童玩塑膠人玩具。結果,第三組兒童雖然沒有立即表現出第一、二組兒童那樣的侵犯行為,但在適當條件下(如加以鼓勵),同樣表現出榜樣人物的侵犯行為。班杜拉等人還提出了以他人為榜樣的侵犯行為學習中的四個階段:注意、記憶表征、動作生成和誘發動機。挫折理論是多拉德等人1939年提出的。其要點:侵犯行為是挫折的結果,挫折導致侵犯行為。多拉德等人認為,挫折是對目標作出的反應受到干擾時的狀態,遭受挫折的人將直接侵犯挫折來源對象,也可能侵犯替代性目標。有兩種減少侵犯的方式,即轉移侵犯性動機和採用發泄法。後來的學者對多拉德等人的理論進行了批評和修改,指出挫折只是引發侵犯行為許多原因中的一種,在下述條件下能促使侵犯行為產生:(1)挫折劇烈,引起憤怒情緒;(2)被知覺為有意的或人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