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上述認識,供給學派提出了自己的治理通貨膨脹特別是滯脹的政策主張。這些主張建立在對凱恩斯主義的剖析和批評之上。他們認為,凱恩斯需求管理政策之所以失敗,是由於在刺激總需求增加的同時,沒有同時對更多的供給提供足夠的刺激,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貨膨脹,阻礙了實際經濟成長,使產量和就業減少。由於四個方面的原因,使較高的需求自動轉變為更多的供給的凱恩斯定律失效,它們是:①個人進入較高的稅收等級,降低了他們實際的可支配收入; ②使工資收入者要求增加更多的工資以跟上通貨膨脹率,從而使工資物價螺旋上升,使通貨膨脹周期性惡化; ③利息率的提高和實際報酬的降低,減少了投資; ④出口昂貴進口便宜,淨出口狀況惡化。供給學派認為,應當實行供給管理政策: 大幅度地和持續地削減個人所得稅率和企業稅來誘導人們多做工作,和企業增加資本投資; 適當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率,從而增加投資,提高總供給;減少政府支出,以保證減稅成功; 精簡政府機構,更多地依靠自由市場經濟。這些政策主張中,減稅是核心。供給學派認為,通貨膨脹將嚴重損害供給,從而妨礙經濟成長,而減稅可以抑制通貨膨脹。這與凱恩斯理論也有較大的不同。按照凱恩斯理論,減稅會增加社會需求,因而不可能抑制通貨膨脹。分歧的根本點在於兩派減稅的出發點和方法不同。凱恩斯是從增加社會需求出發來減稅的,因此,不同意全面減稅,特別不同意削減高收入階層的稅率,而主張著重削減低收入階層的稅率,減稅的同時還需擴大政府支出和增加貨幣供給相配合,這樣減稅自然會促進通貨膨脹。供給學派則不同,他們是從增加供給出發來減稅的,主張實行包括對富人在內的全面減稅,特別是削減邊際稅率和公司所得稅,鼓勵人們多儲蓄多投資。為了增加供給,在減稅的同時,政府要實行削減開支和緊縮貨幣供給的政策。
相關詞條
-
供給學派
供給學派亦稱“供給經濟學”、“供給方面經濟學”。著重從供給方面考察經濟現狀和尋求對策的一種經濟理論。相對於強調經濟需求的凱恩斯主義而言。20世紀70年代...
理論概述 興起 觀點主張 評論 影響 -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簡明定義: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
衡量標準 區別比較 原因分析 主要類型 表現形式 -
通貨膨脹理論
通貨膨脹是具有另外的特徵或狀態的物價水平的上漲:它不完全地被預料到;它導致(通過成本上升)物價進一步上漲;它並未增加就業和實際產量;它比某一“安全”速率...
介紹 通貨膨脹度量 對經濟的影響 需求拉上 供給推動 -
供給面學派
供給面學派是現代經濟學派三個分支之一(三個學派:貨幣學派,供給面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主要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派,代表學者是美國經濟...
定義 特點 時間 學派興起原因和過程 里根與供給面學派 -
供給學派稅收思想
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一個資產階級經濟學流派的稅收理論與政策主張。該學派因強調“供給創造需求”而得名,又稱供應學派。它認為一個國家國民生產增長率主...
產生背景 稅收理論 稅率與稅收收入之間關係的理論 稅負對消費與投資決策影響的理論 -
供給學派經濟學
供給學派,也稱供給學派經濟學。
供給學派理論概述 供給學派的興起 供給學派的觀點和主張 對供給學派的評論 供給學派的影響 -
貨幣供給理論
貨幣供給理論是貨幣供給量的形成機制、運行機制和調控機制的理論。它所研究的問題主要包括貨幣的涵蓋範圍、貨幣的供給方式、影響貨幣供給量的因素以及貨幣管理當局...
主要內容 環節 過程 供給問題 -
貨幣學派
貨幣學是研究貨幣促進經濟成長、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說,貨幣發行的價值總量,不能大於商品價值總量,否則會引起物價全面上漲,又稱貨幣學派,亦稱“貨幣主義”。是西...
產生背景 基本觀點 學派理論 學派主張 理論特點 -
瑞典學派
瑞典學派(TheSwedishSchool)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流派。又稱北歐學派、斯德哥爾摩學派。它以斯德哥爾摩大學為主要陣地,故又稱為斯哥爾摩學派。...
基本資料 發展歷程 學派特點 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