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個夏日的清晨,我踏著輕盈如珠的晨露,悠然登上來龍山。當晨曦輕輕撩開東邊天幕時,被薄霧繚繞的來龍山,像霓裳淡妝的仙女,充滿神秘,也充滿嚮往。剛剛鋪設不久的園區水泥道路,蜿蜒曲折,像玉帶似飛龍,從山腳一直伸向山頂。順著園區道路往上走,茶園齊整流綠,道柳揚柔吐郁,路楓挺拔納翠,生機似腳下薄霧綿綿。
風格
行不出三五百米,一急彎處,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塊花崗岩刻燙金“青少年世紀園”,城區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在這裡種樹栽竹,已茁壯成長,待樹長竹熟時,這裡定是綠竹抱翠,蒼松垂柳掩映。再往上攀行,當似有路到盡頭的感覺時,又拐過一道彎,呈現眼前的是一大片經過推拓平整的梯級場地,使人頓覺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遺存的三聖廟就在此地。三聖廟的遺存記載著朝代更替,人世滄桑,社會發展。
攀松源峰,登松源閣,雖難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概,而蔥鬱綿延的群山,潺潺西去的松溪河,街闊樓新的松溪城,也足讓你馳目騁懷。赴入眼界的每一處景色,都可以直搗人的心情心懷。龍是中華民族的脊樑。站在來龍之巔,想得最多的是民富縣強。這也許是松溪人世代情系來龍山的緣故吧。
站在松源閣上,看著林金耀捐建的亭子紅柱綠瓦,為來龍山增添景色,我仿佛看到了來龍山公園的美麗情景。兒童樂園裡,歡聲笑語,鶯歌燕舞。植物園裡,名花異草,爭奇鬥豔。休閒園裡,男女老少抒臂展體,起舞弄清新。漫山遍園松濤陣陣,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點綴期間,相映成趣。由三聖廟改建的來龍寺,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建設,規模宏偉,施工精巧”的構想已成為現實,一座結構規範、功能合理的禪院坐落山中,大雄寶殿蔚為壯觀,殿內香火漫漫,四方遊人騷客、善男信女慕名而至,或為來龍山留墨,或為來龍山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