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頓的史蒂文慈善機構

1873年,他在法國結識了久居巴比松村的畫家米勒。 李卜曼在畫上的筆墨重點是落在對大自然的直接印象上。 作品是李卜曼於1884年定居柏林之後著手畫的。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克斯·李卜曼(1847. 7~ 1935)是19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的德國油畫家和銅版畫家之一。在90年代,他曾是德國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先驅者。一生所作的油畫反映了他對當時德國、荷蘭、法國的農民、工人與手工業者的生活風習的強烈興趣。他孜孜不倦地去描繪他們的勞動與生活場景,表現了一個寫實主義畫家對生活的熱情關注。主要作品有1872年的《拔鵝毛的婦女們》(現藏伯林國家畫廊)、1875年的《採掘馬鈴薯》、1873~ 1880年間的《罐頭工廠女工》、1881年的《制靴工場》以及1887年的《麻紡廠》等等。這在德國整個繪畫表現中也是極為突出的,也如法國的農民畫家米勒一樣,在繁華的德國社會中顯出一股清新的泥土氣。

李卜曼出生於柏林一個富有的實業家家庭。1868年起進入魏瑪美術學院深造,在1872年畢業後,即於第二年定居法國,後又從那裡前往荷蘭,至1878年才回到德國。成為畫家並享有了一定的繪畫盛譽之前,家庭給他提供了富裕的物質資助。1873年,他在法國結識了久居巴比松村的畫家米勒。在他的影響下,開始對巴比松畫家柯羅、特羅揚和杜比尼等人的作品發生興趣,從而漸漸改變了自己的色彩風格。 另外,李卜曼一生是個自由民主主義者,他之結識上米勒,也出自他力行要為沒有特權的勞動民眾爭取權益的鬥爭意志。這種態度使他在荷蘭夏季旅行期間對所見到的福利事業發生了興趣。這《來頓的史蒂文慈善機構》即是一幅具有寫實性質的油畫。

史蒂文慈善組織是荷蘭眾多的民間機構之一,由荷蘭教區提供贍養老人和窮人的費用。這是描繪養老院和孤兒院中的一幅畫。表達了李卜曼對荷蘭社會福利事業的讚許。也表達了畫家對荷蘭那種極富地方特色的建築藝術、對社會和大自然的和諧一致的讚美。在畫中,養老院的服務人員、老人們正靠在屋外牆邊曬太陽。構圖取用全景式,人物比例相對較小,在畫上都取全身形象展現。這些形象是顯得那樣樸實無華:一條寬闊的甬道直通入內院深處,與圍著籬笆的灌木園相鄰接。養老院曬太陽的人面對著眼前一片茂密的樹叢和花圃,襯現出環境的無比幽靜與舒適。 李卜曼在畫上的筆墨重點是落在對大自然的直接印象上。他並沒去表現完整的輪廓,只是突出了一些細節描繪。樹林與灌木就象塗上了一層油色,由深淺不同的綠色所勾勒。全畫的格調予人以明快、安寧和恬靜的和諧氣氛。作品是李卜曼於1884年定居柏林之後著手畫的。除以孤兒院與養老院為題材的作品外,他還有幾幅是以農民與城市勞動者為主要形象的油畫,另外,他的素描與水彩畫作品也極富詩意。

1933年德國法西斯發動政變以前,李卜曼擔任過柏林美術學院院長。當法西斯掌權並試圖迫害他時,他毅然離開了美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