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高縣來復鎮,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來復鎮的神秘莫過於這裡是軍工企業原核工業部 812 廠江南分廠的“戰略基地”。因而來復鎮有“軍工之港”之美譽。 該廠已轉為軍民兩用企業,改名建中化工有限公司,生產鋰電池等產品。
來復水電站是宜賓市 最大的水電站,這是來復鎮的電力資源優勢。裝機容量 3 × 10000 千瓦,年發電量 1.4 億千瓦時,年供電量 1.28 億度,主要向高縣境內供電。
旅遊觀光
來復鎮境內的荔枝湖因來復電站截流而成。在近 40 余公里的南廣河水域,水質優秀,湖面開闊,四周山高林密,溝深谷幽,奇峰屹立、怪石崢嶸、流泉飛瀑、景象萬千,是開展水上體育和娛樂休閒的理想場所。景區內自然、人文景觀豐富,有著名的革命烈士李碩勛故居、紀念館、石門石刻、川主廟、賈村溶洞群、慶符八景,農家休閒旅遊等旅遊資源,旅遊接待設施齊備,交通方便,通訊暢通是旅遊、投資、經商的好地方。
人文歷史
宋政和三年至宣和二年為來附縣治所。清代屬慶符縣永寧鄉。民國 15 年( 1926年 )置鄉。民國 24 年改聯保。民國 29 年 10 月復為鄉。1951 年 2 月更名為建設。1953 年 6 月建來復公社。1960 年隨慶符縣入高縣。1984 年來復鄉。1992 年 9 月撤區建鎮。
農村經濟
來復鎮主產水稻、小麥、油料、蠶繭、蔬菜、生豬、禽蛋、茶葉等。年產糧食 10060 噸,油料 481 噸,水果 205 噸,蠶繭 102 噸,蔬菜 800 噸,肥豬出欄 2880 頭,禽蛋 137 噸,茶葉 8 噸。 2002 年— 2003 年,糧食總產量分別為 10230 噸、 10060 噸,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 5327 萬元、 5078 萬元,第一產業分別為 2620 萬元、 2485 萬元,財政收入分別為 367 萬元、 171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 2360 元、 2501 元。
工業經濟
來復鎮的工業經濟主要以水電、水泥等為主。骨幹企業有:金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來復水電站等 5 家企業。 2002 年— 2003 年,鄉鎮企業總產值分別為 6250 萬元、 8790 萬元。 2003 年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 1345 萬元。 2004 年全鎮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 2372 萬元。
公益事業
來復鎮有完全中學(含初高中) 1 所,國小 6 所,在校學生 2862 人,教師 187 人。來復中心國小有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樓。有醫院、衛生院 1 個,醫生 30 人,病床 34 張。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光纖電視已開通,水電設施齊備,具備了投資開發的條件。 鎮區商業已加入連鎖經營。
榮譽稱號
先後評為宜賓“先進黨組織”、“先進單位”,高縣“五好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