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祠

使君,姓百里,名嵩,字景山,封丘縣人,東漢在徐州官居刺使。 據《封丘縣誌》載:東漢末年,百里嵩曾任徐州刺史,為官清正廉潔,關心百姓疾苦。 百里嵩,官職雖然不高,但他為官廉潔奉公,生活樸素,一心為民,值得後人學習。

使君祠是埋葬和紀念東漢使君百里嵩的祠堂。因為他生前為官,勤政愛民,體察民情,事畢恭親,所以深受人民民眾的愛戴。他卒後,人民懷念他,追祀他為雨神,為他封墓修祠,以示懷念。
使君祠位於封丘縣城東北五里的廟崗村東南,元至大年間初建,清康熙十九年知縣王賜魁,重封置垣,道光、光緒年間累有修繕,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災難性破壞。1980年,在封丘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使君祠落基重建,舊貌換新顏,在有效利用,合理保護、加強管理的原則下,已成為封丘境內一所閃亮的歷史人文景觀,一處旅遊觀光勝地。2005年12月,被新鄉市文物局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使君祠,總面積約4.4萬平方米,東西寬207米,南北長164米,大體呈橫寬的距形狀分布。西部為墓區,東部為祠區。墓區使君墓,外觀為八角形,尖頂,檐高2.6米,周長23.2米,上闊下收狀,造形獨特,別具匠心。墓頂衍生,一顆松柏,四季長青。墓前立有神道碑一通,龍首碑額,龜形碑座,碑陽則密密麻麻的記述著使君生平,有詩讚云:“昔日東漢循良吏,今作平丘雷雨師。”
祠區主體有山門,大殿和後殿,雄偉壯觀,氣勢恢宏。大殿內更有“千里秋成”慈禧太后御筆匾額一塊,提升了百里嵩的價值品味和人格魅力,東側有廣生殿,玉皇殿等,皆保持著晚清建築風格,保存完好,封丘少有,有一定的古築價值。
使君,姓百里,名嵩,字景山,封丘縣人,東漢在徐州官居刺使。
據《封丘縣誌》載:東漢末年,百里嵩曾任徐州刺史,為官清正廉潔,關心百姓疾苦。他在任時,有一年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特別是金鄉、東海兩縣地處山區,旱情最重。百姓急切盼望刺史來解決。百里嵩得知後,便立即進山。傳說,巡車所至,感動天地。天降沛霖,旱情遂解。當時人們稱之為刺使雨。故事雖離奇,帶有神秘色彩,但也反應了百里嵩不辭勞苦,為民分憂解難的精神。
百里嵩,官職雖然不高,但他為官廉潔奉公,生活樸素,一心為民,值得後人學習。人們常講,萬事民為先,鄭板橋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衙齋臥聽蕭蕭竹,一枝一葉總關情。”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是身為共產黨員的我們,我們是人民的公僕,更應該以服務人民為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無論是時空如何轉變,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永遠是人民的期待。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就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熠熠生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