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只有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兩殿之間,是一口天井。雖然規模不算宏大,但天王和佛像卻是熠熠金身。
大殿柱礎上,有精美的雕刻。那些繪在牆壁上的班駁繪畫,據說是建寺的工匠畫上去的。大雄寶殿左壁,是一幅《詠鶴》圖,題詩“高鳴常向日,低舞不迎人。自有沖霄志,獨立避雞群。”鶴象徵聖潔、清雅、長壽,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著密切關係。這首題詩應該是仿清朝順治進士秦松齡的《詠鶴》詩,原詩句是:“高鳴常向月,善舞不迎人”。右壁上畫的,疑是一頭四不象。
大雄寶殿的正樑上,有“署四川直隸眉州青神縣正堂瀘州直隸州分州兼察九姓土司事加三級紀錄三次何,署四川直隸眉州青神縣儒學正堂加三級紀錄二次候選縣楊”字樣。
據了解,眉州、瀘州當時是清朝四川行政區劃中的“直隸州”,直隸州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與府平級。但所謂“相當”也只是“大致相當”,當時眉州又屬於嘉定府,因此,直隸州知州應該比知府的級別略低。“正堂”,原指直隸州的辦公衙門,一般代指知州,這裡指縣令。“九姓土司”即九姓長官司,元初,立夷民羅氏等九人稱為把總,至元初改為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千戶所、九姓黨蠻夷長官司。明朝洪武六年末(1374)改置九姓長官司,八年(1375)改屬永寧宣撫司,天啟六年(1626)改屬瀘州。清初歸附,隸屬瀘州。乾隆五十八年(1793),九姓土司衙門遷到今天的興文縣古宋鎮,道光二年(1822),改九姓土司為瀘州九姓鄉,隸屬瀘州。“儒學正堂”應該是明清時的學官,主管文廟祭祀和教育等工作。
由此大概可以看出,佛光寺是由時任青神縣縣令兼“瀘州直隸州分州兼察九姓土司事”的何某人和青神縣主管教育祭祀的“候選縣令”楊某人倡議重修的。只是有點不明白的是,青神縣令怎么會兼任“瀘州直隸州分州兼察九姓土司事”?也許那位何大人正準備調任吧,總不能讓那位候選的楊學正老是“候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