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少年矢志習醫,遍訪名師,兼收並蓄。(年代)受業於中醫骨傷大家孫樹椿先生,學習中醫骨傷、筋傷手法,悉心領悟“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的技法要旨;(年代)師承於國家級名老中醫“中華神針”谷世喆博導,深入學習標本根結氣街理論,為特定穴的精熟套用打下堅實基礎;(年代)師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周德安教授,潛心研習“治病先治神,怪病必治痰”的臨證要訣,靈活運用“頸四針”“腰五針”以及“調氣止痛”等針灸經驗方;(年代)隨師中醫外治聖手林傑老師,修習疑難病診治技巧,妙悟“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中醫治療觀。
主要作品
《余大夫小偏方》
☆余大夫多年臨床一線的工作經驗及總結
☆92種女性煩惱的解決方案
☆150餘種對應治病診療偏方
☆女性朋友不能錯過的好書
《余大夫小偏方》是余大夫為廣大女性朋友量身打造的圖書,本書不僅能夠解決許多女性朋友的難言之隱,更能幫助她們重新煥發青春的光彩。余大夫以自身經歷過的真實病例為讀者詳細的解釋了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每種疾病不同的表現,並且根據他多年臨床經驗精選了多種偏方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書中偏方選取的原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見的食材和藥材,偏方製作簡單,操作方便,讓讀者能夠在家輕輕鬆鬆獲得健康。
學術思想
怎樣認識痛經
認為痛經的成因主要歸咎於“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前者多由護攝失調,外邪客體(風、寒、濕等),引起氣血不暢,遂發痛症,以實邪為主;後者多為稟賦素虛,肝腎不足(“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用”),久則胞宮榮養不足,虛而致痛,以虛邪居多。一般來講,原發性痛經多見於未婚少女,多從月經初潮即開始痛,生殖器官多無器質性病變;繼發性痛經成人較多,常在月經一段時間後才出現,其疼痛與周期無關,月經期加重,多伴有生殖器官病變。但每位患者地域不同,體質有別,當辯證施術。
古人認為,月經猶潮之汛期,如月之盈虧,針灸治療上應“因時制宜”,一般選擇經前一周和經期進行為宜。病情輕淺者,三五次可愈;經年不愈者,宜圖緩治,以月為期,連續治療三個周期。
•宮寒與痛經及不孕的關係
“女人十有九寒”,有婦科疾病或者子宮卵巢囊腫、痛經的女性,通常都是下腹部溫度較低,稱之為宮寒。子宮也叫胞宮,是孕育胎兒的地方,如果長期貪食生冷寒涼、不注意保暖防護,子宮就會變成一個陰冷、潮濕、骯髒、不通風的房間,長期毒素淤積、無法代謝出去,就像一個堆滿垃圾的荒蕪野地,不但難以懷孕,即便懷孕了,也容易發生胎停育。另外直腸、結腸也在盆腔內,血液瘀滯,會形成頑固性便秘。
所以,治療痛經和不孕,首先要做的是“升火”和“開窗”,補充陽氣,接受陽光,用溫暖趕走那些寒氣、濕氣。
•針灸治療“損容性疾病”有哪些優勢
損容性疾病,主要包括皮膚鬆弛老化、單純性肥胖、黃褐斑、痤瘡、脫髮、斑禿、濕疹等病。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針藥結合,內調外養,標本兼顧,多法合一”的手段,可以消除疾病所致的美容缺陷,達到維護人的形象美的目的。
藥王孫思邈《千金要方》云:“便難之人,其面多晦”。《靈樞·本髒》篇載,“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故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顏麵皮膚的榮枯往往是臟腑、經絡、氣血失於調理的外在表現,故在治療上首重對內在臟腑功能的調節,通過針灸疏通經絡、行其氣血、散其瘀滯、溝通內外、聯絡表里、補虛瀉實、平調陰陽,同時配合合理飲食,化解情志積鬱,少用慎用化妝品,即可達到駐顏美容之效。
•腰腿痛病針灸能否治癒徹底
頸肩腰腿痛是一種常見病,中老年人的多發病。若無器質性病變,可以通過針灸,配合推拿、湯藥、熱敷、臍療等方法治癒。治療成功的關鍵不僅取決於大夫的臨床經驗,更重要的在於愈後的調攝養護,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尤要“慎勞防復”。只要調養得宜,可以達到一勞永逸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