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活

何茂活

6.《武威漢代醫簡語言文字價值述要》,《河西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1.《說“通”“同”》,《河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2.《“張掖方言無上聲”辯》,《河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何茂活

何茂活,男,中共黨員。1963年9月出生於甘肅山丹,1983年7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至2000年在山丹軍馬場工作。2001年至今在河西學院文學院工作,講授古代漢語、現代漢語、邏輯學等課程。為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研究會會員、國家級國語水平測試員。現任河西學院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河西漢代簡牘文字研究、河西方言及傳統語言文字學研究,在域外漢籍研究、語文現代化研究等方面也有多篇論文發表。在《簡帛研究》《簡帛》《考古與文物》《古漢語研究》《辭書研究》《中國地方志》《孔子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紅樓夢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山丹方言志》《河西方言縱橫談》(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2011年出版)。科研成果獲得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張掖市社科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2008年獲得甘肅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河西學院教學優秀獎。2012年選聘為河西學院“祁連學術帶頭人”,被評為張掖市優秀教師,被中共張掖市委授予張掖市2012-2014年度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2014年獲得甘肅省優秀教師“園丁獎”。2016年獲得河西學院教學優秀獎;被選聘為河西學院第二屆“祁連學術帶頭人”。2017年被評為河西學院教學名師。

正在主持進行的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2013年度):河西漢簡文字形義考論(13XYY010)。

已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2011年度):河西簡牘文字研究(11YJA740028);
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武威漢代醫簡語言文字研究(2009-2011);
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武威漢代醫簡文字研究(2007-2009);
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張掖方言音系及該地區推普工作研究(2003-2006);
河西學院教學研究項目:以方言調查輔助促進高師漢語課教學的實踐思考(2005-2007);
河西學院教學研究項目:人文教育專業漢語基礎課的課程定位及教法探討(2007-2009);
河西學院校長基金項目:《老乞大》等域外漢籍與河西方言比證研究(2010-2013);
河西學院教學改革項目:“河西方言與方言調查”課程建設及教材編寫(2011-2013)。

出版著作

1.《山丹方言志》(獨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河西方言縱橫談》(獨著),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河西方言縱橫談》《河西方言縱橫談》
《山丹方言志》《山丹方言志》

發表論文

2017年

1.《河西漢簡所見“[土焦]”字釋讀商兌》,《簡帛研究》2016秋冬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2.《〈漢語大字典·广部〉疑難字考釋》,《賀州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3.《〈文字蒙求〉蒙書特點舉隅》,《魯東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
4.《〈漢語大字典〉“庀”字釋義析疑》,《辭書研究》2017年第3期;
5.《我與郭興聖先生的方誌情緣》, 《絲綢之路》2017年第2期。

2016年

1.《藝文志近體詩“依律辨誤”例說——以甘肅張掖方誌為例》,《中國地方志》2016年第1期;
2.《〈肩水金關漢簡(壹)〉殘斷字釋補》,《中國文字》新四十一期,(台北)藝文印書館,2016年3月;
3.《社科書刊編校致誤十種》,《中國語言文學研究》2016年春之卷(總第19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5月;
4.《“近衣”考論兼訂相關諸簡釋文》,《簡牘學研究》第六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
5.《〈肩水金關漢簡(叄)〉釋文商訂(之一)》,《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五輯,中西書局,2016年7月;
6.《〈原本老乞大〉索引指誤》,《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
7.《〈漢語大字典〉引文疏誤例析》,《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
8.《〈漢語大字典〉誤字辨證》,《辭書研究》2016年第4期;
9.《〈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訂補》,《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八輯,巴蜀書社,2016年8月;
10.《〈肩水金關漢簡(叄)〉釋文商訂(之二)》,《簡帛》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

2015年

1.《肩水金關第24、31探方所見典籍殘簡綴聯與考釋》,《簡帛研究(二〇一五秋冬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2.《〈漢語大字典〉“絀”、“綘”釋義辨正》,《中國文字學報》第六輯,商務印書館,2015年8月;
3.《〈肩水金關漢簡(貳)〉殘斷字釋補》,《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15年10月;
4.《肩水金關出土〈漢居攝元年曆譜〉綴合與考釋》,《考古與文物》2015年第2期;
5.《肩水金關出土的環讀式歷譜》,《文史知識》2015年第1期;
6.《漢代“守令”“令史”“守令史”考辨——兼論〈肩水金關漢簡〉中的相關官稱》(第二作者),《西華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

2014年

1.《〈肩水金關漢簡(貳)〉疑難字形義考辨》,《簡帛研究(二〇一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2.《簡化字規範問題例說》,《辭書研究》2014年第1期;
3.《方言詞典“本字”問題獻議——以西北地區方言詞典為例》,《鹹陽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4.《從〈圍城〉的修訂看中國語文現代化》,《西華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
5.《〈原本老乞大〉同源詞例解》,《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6.《居延漢簡〈相劍刀〉冊釋讀析疑》,《簡牘學研究》第五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7.《“猱頭”補說》,《辭書研究》2014年第5期;
8.《“通靈寶玉”與“辟邪金鎖”篆文辨議——兼及周汝昌先生關於“冤疾”的“構想”》,《曹雪芹研究》2014年第4期;
9.《肩水金關漢簡〈所寄張千人舍器物記〉名物詞語考釋》,《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2013年

1.《〈朴通事集覽〉詞語釋源方法類解》,《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2.《〈日用俗字〉莊農章解疏——兼以〈農桑經〉及現代淄川方言為證》,《蒲松齡研究》2013年第3期;
3.《〈日用俗字〉莊農章解疏——兼以〈農桑經〉及現代淄川方言為證(續)》,《蒲松齡研究》2013年第4期;
4.《改稿零札》,《新疆地方志》2013年第3期;
5.《〈紅樓夢〉語詞音注商酌》,《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九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2012年

1.《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辭書研究》2012年第1期;
2.《武威醫簡同源詞例解——兼以〈五十二病方〉為證》,《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3.《聊齋俚曲俗字例解》,《蒲松齡研究》2012年第1期;
4.《“攪過”、“盤纏”證解》,《紅樓夢學刊》2012年第4期;
5.《古志校注危乎難哉——〈甘州府志校注〉得失譾論》,《新疆地方志》2012年第3期;
6.《〈朴通事諺解〉“食店吃飯”節解疏》,《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7.《近體詩校讀中的“依律辨誤”——以河西方誌著錄藝文為例》,《河西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2011年

1.《“蜃”作“唇”是通假不是筆誤——王充閭、蔡義江二先生文意申補》,《紅樓夢學刊》2011年第1期。

2010年

1.《方言寶藏里的廣采深鑽——張成材新著〈商州方言辭彙研究〉評介》,《商洛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2.《陝甘方言難詞比證——以陝西扶風和甘肅山丹方言為例》,《鹹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3.《〈中國簡牘集成·武威醫藥簡〉標註本指疵》,《中醫文獻雜誌》2010年第4期;
4.《“嬰桃”考辨》,《中華醫史雜誌》2010年第4期;
5.《采之彌廣鑽之彌深——評介〈商州方言辭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7日;
6.《武威漢代醫簡語言文字價值述要》,《河西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7.《武威醫簡用字與今習用字偏旁歧異類析》,《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8.《從〈廣韻〉看漢語中的同形異義詞》,《北華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9.《“決(蹶、撅、覺、攪)撒(潵)”形義考釋》,《紅樓夢學刊》2010年第2期。

2009年

1.《從〈武威漢代醫簡〉說“轉注”與“假借”——武威醫簡用字“六書”分析之二》,《河西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2008年

1.《〈老乞大集覽〉、〈單字解〉訓詁方法評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2.《〈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叢刊〉異文處理譾論》,《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2期;
3.《從〈老乞大〉諸版本管窺近代漢字之分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四輯),中華書局,2008年5月。

2007年

1.《以方言調查輔助和促進高師漢語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河西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2.《〈漢語大字典〉編校訛誤摭談》,《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3.《武威漢代醫簡異體字補議》,《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4.《〈武威漢代醫簡〉用字的構形模式分析——武威醫簡用字“六書”分析之一》,《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
5.《從河西方誌看方言入志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問題》,《中國地方志》2007年第10期;
6.《從詞源學角度看〈論語〉之“論”及其異解》,《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2006年

1.《PSC前兩項測試失分原因指要》,《河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2.《河西方誌方言章誤用“方言同音字”類舉》,《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3.《試論國語教學中的字詞認讀訓練》(第二作者),《甘肅高師學報》2006年第4期;
4.《談社科期刊參考文獻著錄規範》(第二作者),《河西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2005年

1.《說“通”“同”》,《河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2.《山丹方言古語詞例釋》,《甘肅高師學報》2005年第4期
3.《甘肅山丹方言中的同字形同源詞》,《語文學刊》2005年第9期;
4.《戈壁深處的文學綠洲——酒泉、嘉峪關二市文學創作巡禮》(第二作者),《河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5.《“五”、“午”考辨》(第二作者),《語文學刊》2005年第8期;
6.《自然數“字”中的文化意蘊》(第二作者),《河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2004年

1.《〈我兒子一家〉中的兩個“結”》,《語文建設》2004年第4期;
2.《武威漢代醫簡中的通假字和訛誤字》,《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3.《“通”與“通假字”》,《語文學刊》2004年第8期;
4.《古漢語教材中的“繁簡錯位”》,《語文學刊》2004年第11期;
5.《河西方誌概觀》,《社科縱橫》2004年第6期;
6.《〈武威漢代醫簡〉“父且”考辨》,《中醫文獻雜誌》2004年第4期。

2003年

1.《漢字豈可妄說——評蕭啟宏〈漢字啟示錄〉系列》,《甘肅高師學報》2003年第3期;
2.《發微燭昧,取精用宏——試評兩部開放教育試點教材》,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3.《成語活用例談》,《語文知識》2003年第1期;
4.《武威漢代醫簡中的古今字和異體字》,《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5.《民族歷史的悲壯之歌——長篇史話〈裕固民族堯熬爾千年史〉解讀》(第二作者),《絲綢之路》2003年第S2期。

2002年

1.《文言翻譯中概念充當句子成分的不對稱現象》,《甘肅高師學報》2002年第3期;
2.《“張掖方言無上聲”辯》,《河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3.《試以歌訣說“六書”》,《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4.《卑弱的強者——〈麥客〉農民形象解讀》,《陽關》2002年第4期。

2001年及以前

1.《張掖諸縣(市)志〈方言〉章指疵——兼論方誌方言章撰修有關問題》,《河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2.《出版物中的幾種不規範“簡化字”》,《語文建設》1992年第3期。

近年所獲榮譽

2004.6甘肅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團省委、省教育廳、省科協、省學聯授予;
2007.11 甘肅省雅言經典中華詩文朗誦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省語委、省教育廳、省廣電局授予;
2007.12 河西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河西學院黨委授予;
2008.10 甘肅省第十五屆“普通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甘肅省教育廳授予;
2008.10 河西學院第八屆“教學優秀獎”,河西學院授予;
2011.7河西學院優秀黨員、“共產黨員先鋒團隊”負責人,河西學院黨委授予;
2012.11張掖市2012-2014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共張掖市委授予;
2012.8河西學院“祁連學術帶頭人”(聘期2012.8-2015.7),河西學院授予;
2012.9張掖市優秀教師,中共張掖市委、市政府授予;
2013.12河西學院學生心目中“我最喜愛的老師”,校學生會、團委授予;
2014.9甘肅省優秀教師“園丁獎”,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
2016.11河西學院第十六屆教學優秀獎;
2016.11河西學院第二屆“祁連學術帶頭人”;
2017.7河西學院教學名師。

社會評價

何茂活:在語文現代化園地里耕耘和守望
何茂活,1963年生於甘肅山丹,1983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2001年以前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2001年2月調到河西學院中文系,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現為河西學院中文系教授,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研究會會員,國家級國語水平測試員。
何茂活教授熱心於中國語文現代化工作,積極宣傳倡導語言文字規範化,堅決反對語言文字領域中的偽科學。1993年,他在《語文建設》發表《出版物中的幾種不規範“簡化字”》,舉證分析了當時出版物中存在的五類不規範簡化字:1.將停止使用的異體字進行“簡化”;2.將已與其他字同音合併或刪去某偏旁的繁體字進行“簡化”;3.將偏旁均已簡化的字僅作部分簡化;4.對已更換的偏旁進行局部簡化;5.把非“簡化偏旁”的某些偏旁當做“簡化偏旁”進行錯誤類推等。2004年發表的《古漢語教材中的“繁簡錯位”》一文,列舉分析了高校古代漢語教材中諸如“一日可致千裏(里)”、“後(後)妃有關雎之德”、“十月獲(穫)稻”、“願剃發(髪)和須”之類的繁簡轉換錯誤數十處。
2002年8月,針對《中國青年報》冰點專版刊登的《漢字是個好老師》一文,何茂活教授撰寫了評論文章《妄說不是文化,臆斷豈成科學》,旗幟鮮明地批評了該文所稱頌的“一個很奇特的研究漢字的學者”蕭啟宏的所謂“漢字理論”,對蕭氏關於“簡化字是在不懂漢字的情況下進行的”、漢字簡化使大陸和台灣“文化的離心力也就越來越大”之類的奇談怪論以及他最得意的關於“貿”的解釋“卯為時間,貝為金錢。時間金錢,貿字觀點。貿音通冒,冒有風險”等進行了尖銳批評。文章指出:蕭氏“對漢字研究的歷史和現狀缺乏基本的了解”,“這種不顧事實的‘大膽否定’說明他在漢字研究中缺乏基本的科學態度”;“作為黨和政府的重要宣傳陣地,新聞媒體應努力弘揚科學精神。對拿不準的問題,尤其是重大問題,要有政策觀念和責任意識,切不可以訛傳訛,混淆視聽。”此文刊發於語文現代化學會《通訊》第31期,後收入蘇培成先生主編的《語文現代化論叢》(第五輯)。與此同時,他還撰寫並發表《漢字豈可妄說——評蕭啟宏〈漢字啟示錄〉系列》一文,對蕭氏系列著作中大量的主觀臆斷之說進行了具體深入的批評。文章認為:蕭氏的《漢字啟示錄》系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無視多數漢字是形聲字的客觀事實,不加區別地將形聲字當做會意字分析,如:“儒”就是人所需要的;欠谷生“欲”;“羞”是做得差、看起來醜。蕭氏解字的另一特點是濫求語源意蘊,強說字外信息,如:馬通媽,母通目,桂通貴,教通叫,商通傷,等等。據了解,何茂活教授是對蕭氏“理論”最早進行批評的學者之一。
結合漢語教學及國語測試工作,何茂活教授在方言與國語對比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先後發表有關方言、國語及方誌方言文(此字不必加)章撰寫方法探討等方面的論文多篇。2007年出版專著《山丹方言志》(甘肅人民出版社)。
圍繞語文現代化這一核心,何茂活教授還從傳統語言文字學的角度,對漢語漢字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討。
一是以《武威漢代醫簡》為主要對象的簡牘文字研究。通過對武威醫簡文字的研究探討,撰寫並發表了《〈武威漢代醫簡〉中的通假字和訛誤字》、《〈武威漢代醫簡〉中的古今字和異體字》、《〈武威漢代醫簡〉異體字補議》、《〈武威漢代醫簡〉用字的構形模式分析》、《從〈武威漢代醫簡〉看“轉注”和“假借”》、《武威漢代醫簡“父且”考辨》等。
二是以《老乞大》、《朴通事》為主要對象的域外漢籍文字、辭彙研究。發表了《〈老乞大集覽〉〈單字解〉訓詁方法評介》、《從〈老乞大〉諸版本看近代漢字之分化》、《〈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叢刊〉異文處理譾論》等多篇論文。
三是以漢語言文字教學為出發點的學科基礎理論探討。論文《從詞源學角度看〈論語〉之“論”及其異解》列舉分析了從古至今關於《論語》之“論”的各種異解,用推源系源的方法探討了“論”的確切含義及其與同源諸詞的詞義联系。針對古漢語教學中比較棘手的通假字問題,撰寫了《說“通”“同”》和《“通”與通假字》等文章,就“通假字”的內涵、外延、訓釋用語等進行了較為細緻的探討。本刊這一期所刊發的何茂活教授的《從〈廣韻〉看漢語中的同形異義詞》,以《廣韻》為立足點,“瞻前顧後”,旁引窮搜,用大量翔實的材料,分類論析了在漢字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同形異義詞。這一研究既為漢語同形詞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證,又為《廣韻》等古代韻書、字書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參考,同時,也為漢字簡化、漢字規範化工作提供了歷史借鑑。
作為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他身體力行,積極投身語文現代化及其相關領域的探索和實踐,指導幫助所在城市的語言文字建設與評估工作。以“我們身邊的語文現代化”為題,在學生中開展講座,培養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和語言文字規範意識。2006年,何茂活教授組織授課班級學生集體參加由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中國邏輯學會、光明日報等單位主辦的“全國報刊邏輯語言套用病例徵集”活動,5名同學獲鼓勵獎,為學校贏得優秀組織獎。
何茂活教授在從事語言文字研究探索的同時,也在親身實踐語言文字的規範運用。他是甘肅省作協會員、張掖市作協理事,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紙雜誌發表詩文百餘篇(首),所作舊體詩被選入《當代詠隴詩詞選》、《教苑師聲》等多種詩詞選本。
何茂活教授科研成果頗豐。除了上述論著,近年來,他主持完成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由其主持的省社科規劃項目《武威漢代醫簡語言文字研究》即將結項。“張掖方言調查及該地區‘推普’工作研究”等成果獲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獎、張掖市社科成果獎。2008年獲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北華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