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秦

何秦

何秦(1972年9月—)著名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根雕藝術大師。曾多次在優秀根雕作品展上摘取金獎,得到了收藏界和根雕界的高度評價——“根雕真才大師”。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何秦從小習畫,悟性極高,頗有靈性。16歲專攻美術專業,22歲拜師學習雕刻藝術,經過自身的天賦和後期的勤奮努力,30歲便成為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何秦擅長各種人物、動物、裝飾根雕以及石雕,作品構思奇巧,創意新穎,深得廣大收藏者喜愛。1998年何秦在婁底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根雕工作室,開始創作根雕工藝品。

早期何秦聽說了東陽“木雕之鄉”的美名,曾多次到東陽考察交流,對東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當時的何秦心裡有個願望,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東陽,想通過東陽古老的雕刻技藝完善自己的作品,從而進一步開發自身的潛質。經過何秦自身的不斷努力,於2007年10月份,何秦有了東陽自己的展示廳,開始展示自己的根雕作品。此後何秦的根雕作品開始頻頻出現在全國各地,業內對其作品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根雕真才大師。

出生在湖南婁底的何秦從小熱愛自然,兒時常與夥伴遊玩于山水間而興盡晚歸。在教育上,何父何母培養了何秦堅持作畫習字的日常習慣,從未間斷過練習,如今何秦寫得一手好字要歸咎就於其父母當年的精心培養與引導。何秦在老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花園王國”,裡面種植著各種他喜愛的花草樹木,每一草每一木皆是在何秦的精心照料下長成,也伴著兒時的何秦一起成長。何父母對兒子的教育使得何秦從小就懂得待事物需要耐心方可成,也培養了他的自然審美觀以及性情的修養。何秦最喜愛的文學是中國的古典文學,尤其是中國的儒道,並且深受其影響。這些經歷影響了何秦今後的人生,在他的作品中皆有體現。

隨著根雕文化的不斷影響擴大,2013年1月,何秦已將部分作品放入浙江嘉善國際木雕城進行展示。

至今,何秦創作的根雕作品已有上百件,其中有大部分作品獲得了國家級榮譽,還有幾件作品已經納入博物館收藏。

藝術特色

何秦作品 何秦作品

何秦的根雕作品多以人物雕刻為主,寫意風格最為突出。木料取材精細名貴,雕刻手法細膩獨到,作品是在木料原有的自然形態下進行雕刻設計,秉承了“三分雕刻,七分天然”的根雕藝術形式;作品給人以平和的視覺感,形態自然,線條流暢且不刻意,達到了靜中求動的意境。其作品遠觀,可見形態生動恍 若天成;近觀,可見雕工的精湛細膩以及大師獨到的審美與靈感。這種別具匠心的巧妙,使得“何氏根藝”在根雕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特色;此外,何秦的作品在選材上也精益求精,其作品多選用名貴木料,例如金絲楠木等,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最具代表特色的作品類別:彌勒百態、達摩百態、十八羅漢、觀音、文人雅士、仕女等不同題材的作品。

獲得榮譽

1999年7月,獲第七屆婁底工藝美術收藏品博覽會“中藝杯”金獎。

2007年11月,作品《寒江獨釣》獲中國湖南婁底第11屆根藝石精品展"劉開渠根藝獎"金獎。

2009年10月,紅豆杉作品《十八羅漢》以及金絲楠古沉木作品《修禪達摩》並獲中國——東協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兩件金獎作品現已被廣東廣西商會會長楊智鑣的如意藏寶閣高價收購永久保存。

2000年7月,獲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品博覽會金獎。

2011年11月,黃金樟作品《鬥牛》以及楠木作品《孔子》並獲第六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同年獲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品博覽會“中藝杯”金獎。

2012年7月,金絲楠木作品《論道》獲第十屆湖南工藝美術博覽會“中藝杯”金獎;黃金樟作品《福滿人間》獲銀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