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煥

父何幼鍔在福州一家醫院當會計,有三子一女,祖煥排行第二。祖煥7歲入學,先後就讀於福州師範學校附屬國小、福州三一中學。民國21年中學畢業,留在三一中學任教。翌年考入福州協和大學化學系,兩年後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民國33年畢業後,在上海仁濟醫院任外科醫師。在著名外科專家蘭錫純、骨科專家葉衍慶指導下,祖煥醫術不斷提高,對外科和骨科有較深的造詣。
民國34年祖煥先後到上海任外科主治醫師,浙江杭州廣濟醫院任外科主任。民國37年8月,他應福州復人醫院院長黃作域之請回榕,到福州柴井醫院任外科主任,後又兼任合組醫院外科主任。翌年8月,應聘到福州塔亭醫院任外科主任,遂定居於倉山對湖。
祖煥初到塔亭醫院時,全院僅有9名醫師,其中3名外科醫師,醫療設備較差。他克服各種困難,先後進行大量手術治療,從普通外科手術發展到泌尿外科、顱腦外科、腦外科。由於他診斷準確,醫術高明,並在手術前做充分準備,在手術過程中認真細緻,因而取得良好療效,深受患者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福州各綜合醫院尚無骨科。塔亭醫院偶爾也收骨科病員,但附設在外科,病例少,病種單純。為使骨科患者得到就醫,他決心運用自己所學,籌建骨科。他克服人手少、設備簡陋、病床缺等困難,開展骨科手術。由治療小骨折、脫臼開始,逐步發展到較複雜的骨髓炎機瓣填塞、關節成形術、糾形術、半骨盆切除等。到50年代中期,該院的骨科有了雛形,當時骨結核的病員甚多,用傳統的抗癆療法,效果差,費用高。為提高療效,祖煥於1956年到天津市立人民醫院骨科進修,學習國內先進技術和療法。回來後,採用骨結核清除術治療,還開展股骨頸骨折三葉釘治療、胸腰椎骨折鋼板固定術和“柳枝接骨法”,套用於臨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被任命為副院長。他擔任領導職務後,十分重視引進和培養人才。接納醫學院畢業生和有經驗的醫師充實骨科。為提高醫療水平,祖煥勤奮學習,吸取國內外新的醫學成就,同時把自己所學,無私的公諸於眾。他每月兩次主持骨科、外科學習會,親自授課,組織討論,培養年輕醫師。在他的帶動下,醫院呈現濃厚的學術風氣。到60年代初,醫院已具備骨科專業醫師和護理隊伍。他還注意骨科、外科的配套建設,於1960年建立麻醉科,結束該院臨床醫師兼麻醉操作的歷史。
祖煥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他每周大查房一次,事先總是深入病房,查閱病歷,核對體徵,檢查診斷治療是否正確。在大查房時他一一講解,使下級醫師深受教育和啟發。遇到下級醫師有缺點、錯誤,他從不在人前指責呵斥,而是事後個別談心,使對方心悅誠服。他還長期兼任福建醫學院教授,講授《骨科學》,並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963年,何祖煥病逝。享年5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