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宗祠[江蘇省黃橋鎮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江蘇省黃橋鎮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江蘇省黃橋鎮何氏宗祠]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氏宗祠,建於明末清初的何氏宗祠是黃橋鎮乃至江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祠堂文化遺址,見證了古鎮黃橋文化脈絡延續發展的歷史,是黃橋何氏尋根辨族念宗謁祖的一處遺址。

基本信息

簡介

何氏宗祠何氏宗祠

建於明末清初的何氏宗祠是黃橋鎮乃至江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祠堂文化遺址,見證了古鎮黃橋文化脈絡延續發展的歷史,是黃橋何氏尋根辨族念宗謁祖的一處遺址。宗祠里陳列著完整的何氏譜系圖,介紹了明清兩代何氏所出的4進士、10舉人、30貢生、300秀才,以及規範後人言行的何氏家訓等。
  何氏宗祠在1982年被確定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幾次修繕,何氏宗祠已經恢復到它原來的模樣。從2002年開始,黃橋鎮將收集整理到的各個時代的文物,逐步集中到何氏宗祠里,對外陳列展示。
現在何氏宗祠里陳列了一大批珍貴的歷史文物,其中有何氏後人捐贈的明代會試試卷、各種著作,也有近幾年出土的唐代經幢石、北宋天聖年間福慧寺奠基用的八瓣蓮花石和火成岩石臼、明代的陶罐和名片、清朝康熙年間的牌匾、劉庸的對聯、道光年間的試卷、《板橋文集》以及專為皇宮燒制的金磚等,其他還有不少民國初年的文物(比如珠山八友的瓷板畫),何氏宗祠已經成為了展示黃橋從唐朝到現代,千年歷史文化的小型博物館。
 

概況

何氏宗祠位於黃橋珠巷街124號,始建於明,改建在清初,現存房屋36間,占地面積1250平方米。這座祠堂不僅規模宏大,而且保存也相當完好,其中作為主體建築的祠堂大廳,氣勢恢弘,古樸莊嚴,蘇北地區極為罕見,彌足珍貴。
何氏宗祠,坐北朝南。大門兩邊的磨磚垛頭上飾大塊磚雕,上面雕刻靈芝、筆錠、珊瑚、犀角、元寶、古錢等吉祥圖案。雖說只有一間大門,

何氏宗祠大門何氏宗祠大門

但是採用了我國古代建築中較為顯貴的將軍門式樣,在檐桁之下的額枋上裝有4枚門簪。又在門旁設左右對稱俗稱為“門檔戶對”式門框,使大門空間加寬加大,氣勢非凡。門下是高高的門檻,兩邊各雕獅子盤球花紋的圓形大抱鼓石,漆黑的大門上裝獸頭形銅質門環,更營造出一派森嚴氛圍。大門的金桁下置 “何氏宗祠”金字匾額,下立6扇屏門,平時人們只能從東西兩側的小門進出,遇有重大事宜,中間的屏門才能全部打開,站在門前向祠堂里望去,讓人感到神秘莫測。
過大門堂是一個狹小的天井,緊靠著的則是高聳的儀門。儀門門框下各有1隻長方形石鼓墩。門樓上全用磨磚砌築,其間用糯米和石灰漿粘接,幾乎看不到灰縫。門檐下從下往上,十多層精細的磨磚逐漸向外挑出40厘米,中間加飾弧形、半圓形、方形磨磚構件,層次豐富,簡潔明快,其磨刨之精、做工之細,令人讚嘆不已。

何氏宗祠何氏宗祠

進儀門向內,空間豁然開朗,寬敞的天井對面,便是古意盎然的大廳。
大廳屋面平緩,呈現出下凹的弧形,流暢而柔美。脊兩頭安龍形脊飾,仰天的龍首,象徵著建築等級的高貴。
大廳面闊3間,南立面檐柱與步柱間的卷棚(又稱軒)結構,使祠堂的空間擴大。卷棚的梁架上安荷葉墩和彎形椽。兩隻碩大的荷葉墩雕刻成一正一反的荷葉,既承受著上面的重量,又增加了美觀效果。檐柱柱頭上安方形大斗,斗上承梁,梁下的丁頭栱上裝雕花雀替。大廳的格扇安裝在步柱與步柱之間,格扇前形成一條通長的走馬廊檐,廊東牆上嵌立一方石碑,碑額上二龍戲珠雕刻仍清晰可見、西牆上也嵌立有一方石碑,碑上有清楚的清嘉慶時修建祠堂的紀年,祠堂的經歷被何氏先人刻在了石頭之上。
進入大廳抬頭仰望,特別粗壯的梁架結構,給人們以極強烈的震撼,特別是中間的兩根大梁,大到難以形容,就像巨人展開的雙

何氏宗祠何氏宗祠

臂輕輕地托著整座房屋。大樑上架起一根較短的小梁,上下之間不用童柱,而採用一朵斗栱來作支撐。小梁正中安元寶形和瓜楞構件承載脊桁,兩側安透雕抱梁雲和山霧雲花板。當心(中)間的檐柱與步柱呈抹角方形,頗具地方特色,選用的木料是高檔的楠木。柱、梁、桁的形狀及相互結合的榫卯,還有柱下的復盆式石礎和樑上的雕刻構件,全都是房屋初建時地道的明代原物和標準的明代做法。更為難得一見的是,在包括梁、枋、桁、柱頭、斗栱及雕刻裝飾等所有梁架構件上,全用彩繪裝飾。巨型的房屋樑架和殘留的彩繪圖案,充分顯示了黃橋何氏當年的社會地位與雄踞一方的經濟實力。據說這座大廳是何棐任御史時所建。何棐是明弘治十五(1502)年進士。清順治七年,黃橋何氏族人共商在“原系太僕公居第”創改黃橋何氏宗祠。

近年來,在黃橋鎮領導和何氏後裔的關心與努力下,在一批熱心於地方文化建設老同志的支持下,何氏宗祠進行了保持原狀式的

豸繡流芳豸繡流芳

維修,並簡單進行了陳列布置。大廳上懸掛“豸繡流芳”金字匾,廳堂正中一間,陳設紅木太師椅和茶几。西間放有一座明代插屏和光緒17年的金磚。插屏的底座是紅木的,雕刻著鹿鶴嬉松圖,正反面相同,極似揚州的雙面繡。插屏的一面是穿衣鏡,另一面陰十二個“醉”字和“宜”字,隸篆結合,形態各異,氣韻生動,由於還刻有明壬戌(1662)年,因而具有一定的藝術和文物價值。金磚本是御窯廠為北京皇宮鋪地生產的,而燒制多餘的金磚,就被人們買回去成了練習書法絕妙佳品。東間壁上懸掛的四幅瓷畫珍品,是景德鎮畫瓷名家“珠山八友”中四友的佳作,人物閒靜的神態、游魚動態的逼真、山水幽雅遠近層次的分明,沒有高深的繪畫造詣,是不能達此境界的。
從大廳向後,再經過一座大院,便來到一幢二層小樓,這裡的建築是上世紀末重建的,《人民日報》前總編邵華澤先生揮筆題詞“江北第一祠”匾懸掛正中。二樓是供奉何氏歷代祖先木主的地方,樓下是何氏族人原祭祖的場所,而今被闢作何氏宗祠展覽館

江北第一祠江北第一祠

展廳。展廳陳列有清宰相劉墉(即劉羅鍋)書法竹刻抱柱一副,唐代經幢殘石一截,宋八角蓮花石一塊,康熙朝匾額4塊,還有清光緒版《何氏家乘》以及何氏族人珍藏的清代書籍若干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何氏七世祖何濟於明代正統年間制定的貫穿著封建時代儒家正統思想的《家范條件十則》,距今已600年左右。
  過去,何氏宗祠每年春秋舉行祭祖大典,儀式極為隆重壯觀。
1940年黃橋戰役時,何氏宗祠成了支前委員會辦公地,大量的燒餅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送來,一曲《黃橋燒餅歌》從這裡唱響,1982年此處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意義

一,明清時代,泰興黃橋何氏便出了4名進士、10名舉人、30名貢生、300名秀才,且官場中人多狷介、正直、廉潔之士。這就一個家族、一個古鎮來說,是十分罕見的。現如今,何氏家族更是人才輩出,無論做官、治學、經商、務農皆為人所稱道。至於修橋、鋪路、賑災諸多義舉莫不踴躍爭先。先人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明遺產,是值得我們發揚和推廣的,這些在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中都很有參考價值。

二,該建築已有近500年歷史。歷經五百年的風霜雨雪,度過五百個酷暑嚴冬,這座古老的建築仍然精神抖擻呈現在世人面前。看著這五百年前興建的古老而略顯破舊的民族建築,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魅力,傳統的中國建築文化,讓人感嘆,折服!何氏宗祠既是宗族文化的優秀遺產,也是建築文化的中華瑰寶。

黃橋何氏宗祠的沿革

宗祠創建以來,一直是何氏族人祭祖、議事之所,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始,因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宗祠始兼作或移作它用。

何氏宗祠何氏宗祠

1923年前後,何子余在宗祠內設家塾,教何氏子弟讀書,後外姓亦可入塾。
1940年夏秋間,新四軍進駐黃橋,在此設大眾俱樂部,開展文藝宣傳活動。同年10月黃橋決戰期間,祠內設支前委員會,黃橋人民將成千上萬的燒餅集中於此,源源不斷送上前線,支援新四軍。
1942年前後,黃橋青年救亡工作團設於祠內。

何氏宗祠 振裔樓何氏宗祠 振裔樓

1944年前後,偽軍37師在宗祠內設偕行社,組織京劇演出,文藝活動。我地下黨員藉此進行秘密聯絡宣傳活動。
1945年至1946年間,人民政權黃橋市政府駐此辦公。
1948年底,黃橋解放,泰興縣政府駐此辦公。
1949年後黃橋文化站、《黃橋大眾》報社、黃橋職工學校、掃盲班先後設於祠內。
1982年,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何氏宗祠)被定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何氏宗祠何氏宗祠

2001年,黃橋文化站遷出,黃橋歷史文化研究會設於此。
2002年7月,黃橋鎮政府採納黃橋歷史文化研究會建議,決定修復何氏宗祠,籌備辦公室駐此辦公。
2004年1月,何氏宗祠第一期修復工程結束。
2006年11月21日,被譽為“江北第一祠”的何氏宗祠舉行了揭匾開祠儀式

何氏宗祠平面圖何氏宗祠平面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