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來:歌曲

何日君再來:歌曲

摘要: 作曲家劉雪庵1932年,該校低班同學開聯歡會,約畢業班同學每人為他們寫一首曲子。劉雪庵便即興創作了一首樂器演奏的探戈舞曲,曲調委婉纏綿,優美動聽,在聯歡會上演出後大受同學們的歡迎。1937年導演方沛霖拍攝故事片《三星伴月》,請劉雪庵為該戲劇寫一探戈舞曲,劉雪庵就把該探戈舞曲給了他,方沛霖遂將此曲交給編劇黃嘉謨(筆名貝林)填詞,這便是今日眾所周知的《何日君再來》。由於此曲調既採用了中國的五聲調,又結合了西方的探戈舞。歌詞又大眾化。易學易唱。經周璇演繹後,深情哀婉,更加傷感動人,立刻紅遍天下,一時風靡於淪陷區及日本,東南亞。成為家喻戶曉的一代名曲。成為電影插曲及搖滾歌曲的鼻祖。

在上世紀30-40年代生活過的人,幾乎沒有人不會唱何日君再來,80年代又被鄧麗君再一次唱紅。但對這首歌的評價,一直是一個政治敏感問題。《何日君再來》由貝林(即黃嘉謨)作詞,晏如(即劉雪庵)作曲,是影片《三星伴月》的插曲,1937年2月由藝華出品,方沛霖任編劇兼導演。這本是普普通通的一部商業影片,而這首由歌后周璇主唱的歌成就了這部電影。
影片是一部表達工業救國、實業強國願望的愛情故事片。舊中國積弱不振,民族工商業者含辛茹苦,在夾縫中創業求生。實業家姜立源開辦興華化工廠,專門製造各種家庭日用品,以此抵抗洋貨的入侵,營業狀況甚佳。其長子姜宗良,留學美國,專攻化工,畢業後,在父親的敦促下,放棄了美國職務,回國主持廠務。女歌星王秀文(何日君再來飾)因供職的電台停播而失業,投考進興華廠任職員,與宗良邂逅相愛。王秀文得知姜宗良的身份後,悵然若失。宗良為拓展業務,投資開辦電台廣告業務,請秀文演唱,秀文委婉動聽的歌聲感動了宗良。因為誤會,二人斷絕關係,秀文提出辭職,宗良很快自悔不已,極力挽留。為了慶祝在廠內就職的同學劉桂光試製產品成功,舉行了盛大的遊藝會,演出歌舞劇《三星伴月》和《工藝救國》,宗良和秀文終成眷屬
歌曲原本是特定情節、特定人物、特定心理的反映,是表現王秀文與情人分手時的頹然情緒,表達了一個初次戀愛即遭挫折的青年女歌手近乎絕望,又無所傍依的惆悵心情,表現的是對昔日的懷念和對未來的無奈。歌曲鏇律原是劉雪庵1936年為歡送校友時所作的一首探戈舞曲。起伏跌宕,低回委婉,貼近口語;歌詞由黃嘉謨所後填。語言淺顯,與鏇律貼切合拍,朗朗上口。“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過去的美好歲月一去不復返,黑暗的日子誰又知道何時是盡頭。往昔如夢,人生苦短,去日苦多,莫若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難得幾回歡。這首歌雖然唱的是愛情,道出來的卻是這樣一種存在於淪陷區的人們的普遍心緒,實際上這也是存在於人內心的普遍感情。在中國軍隊剛撤出上海的背景下,這首歌的確很容易被人理解為對中國軍隊的懷念。
1939年,蔡楚生曾將《何日君再來》用於在香港拍攝的抗戰電影《孤島天堂》中,戲劇描寫的是上海一群抗日青年的活動,劇中人在這首鏇律中表達了歡送抗日青年們參加抗日,並希望他們早日歸來,使他們重新過上安寧平靜的生活,烘託了電影的革命氣氛。這首歌由於主唱者璇周璇和女主角有類似的命運,唱得十分動聽。一時轟動了全國,甚至流傳到了日本j及東南亞。

藝術水平《何日君再在來》是他創作的人們最為熟悉的作品之一,雖然在漫長的半個世紀以來對其評說紛紜,不乏微詞,但是,我們重要的是應該探討這首歌曲,為什麼能夠在各個歷史時期如此長久地流傳著。首先我們從音樂結構上看,這首歌曲中間帶有傳統的起、承、轉、合的結構,全曲是在中國民族五聲調式基礎上進行創作的,其次該曲音樂語言樸實親切,大量運用了傳統的創作手法,除了中間擴充部分,其它小節的節奏型都是一樣的(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非常簡單。由於曲調的優美抒情,又不顯得單調,中間擴充部分加入了後十六的節奏(喝完了這杯,請進點小菜),使該歌曲抒情中不失活潑,具有一定的跳躍感,增添了畫龍點睛的一筆。從我們分析這首歌曲中不難看出,劉雪庵先生在該歌曲中運已了大量的民族基調,有著很深的民族傳統文化和鄉音鄉土的根基,這也是該曲經久不衰、流傳至今的藝術魅力,這正是劉雪庵先生創作的獨到之處。另外,這首歌曲還以中國傳統作曲法為基礎上,又吸收了西洋作曲特有的節奏型譜寫而成,例如探戈這種具有較強流動感和起伏性的節奏終貫穿整個歌曲,使這首歌曲成為中西風格結合的優秀作品。劉雪庵先生是中國音樂學院一級教授,在其官網上介紹劉雪庵時在他創作的500多首歌曲中僅提出十餘首。《何日君再來》為其中之一。可見其地位。(參考文獻2-7)

多災多難:首先對《何日君再來》下令禁唱的是日本人。1939年,日本詩人長田板雄(一作長田恆雄)將《何日君再來》的歌詞譯成日語,由日本歌星渡邊濱子灌成唱片。渡邊浜子灌制的是日文唱片,李香蘭灌制了中文唱片。這兩種版本的歌曲很快在日本暢銷起來,可好景不長,不論日文版還是中文版均被日本當局勒令禁賣,理由是:“這種外國的靡靡之音會使軍紀鬆懈。”
在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後),上海淪陷區的歌舞場所里經常可以看到歌女演唱這首《何日君再來》。“歌聲低靡,舞影搖曳”的場景,當時的日本占領軍及汪偽政府都敏感地意識到《何日君再來》里的“君”字就是指中國軍隊,這是歌女們在借歌反對他們的“大東亞共榮圈”,於是開始下令禁唱。
抗戰勝利後,由於《何日君再來》曲調的優美動聽,又適宜於伴舞,又一度流行,但當國共內戰爆發,雙方都把君認為是對方,因而不論是國民黨或共產黨占領區均被禁唱。
1967年,紅遍日本、東南亞的歌星鄧麗君在第一張個人專輯《鳳凰花鼓》中就灌錄了這首歌,歌聲別具韻味,盪氣迴腸,但卻遭到台灣當局的禁唱,認定歌中的“君”暗指人民解放軍。鄧麗君無奈之下,只得易改歌名和歌詞,叫做《幾時你回來》。在中國大陸也以靡靡之音而被禁唱。
在大陸,《何日君再來》遭遇的命運更慘。解放後,此曲就被視為頭號的“靡靡之音”。對於曲作者劉雪庵而言,這本來是移花接木的事情,跟他根本搭不上邊。但他還是被人硬說是給李香蘭量身訂造的歌曲,是為漢奸所作。1957年給錯劃為右派,關進“牛棚”,長達22年,受盡折磨,導致雙目失明,文革結束9年後才獲平反。但仍保留《紅豆詞》及《何日君再來》是黃色歌曲。
《何日君再來》的翻唱者黎莉莉,不僅是當時的著名影星,更是被譽為“龍潭三傑”的優秀共產黨員錢壯飛的女兒。1982年黎莉莉挺身而出,她在《北京晚報》上發表文章“倖存者有責任講話”,聲援《何日君再來》曲作者劉雪庵,說明她劇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指出《何日君再來》的”君”字的真正意義,為“君”平反。但沒有取得效果。
儘管官方一再禁唱,但好歌是禁不住的,民間對周璇,鄧麗君,李香蘭,費玉清等名歌手的演唱,還是百聽不厭。朋友在一起時或告別時也是經常唱這首歌。演奏樂器也從開始的手風琴發展到多國的大型交響樂演出。從小提琴到二胡,從薩克風到笛子,從鋼琴到古箏。世界上很少有歌曲得到過如此高規格的待遇。
1986年,蒙受不白之冤的劉雪庵默默去世。直到2005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劉雪庵研討會上,專家們對《何日君再來》這首歌曲的產生背景、創作過程、社會影響等都進行了深入的學術探討,最後認定:此歌不應屬於黃色、反動歌曲。至此,才正式還這首歌曲一個公道。

附錄:
1,周璇~何日君再來
[youtube]A3PoAnXCcMw[/youtube]
1 原版唱片上的歌詞
[img]http://i48.tinypic.com/33kptno.jpg[/img]
1,御苑別墅——人民日報海外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2-03/27/content_1026898.htm
2,三十年流行音樂寫一首好歌我來唱《人民日報海外版》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3008414.html
3,《何日君再來》被批“黃色歌曲”前曾被認為是抗戰歌曲_文化頻道_中華網http://culture.china.com/zx/11160018/20150511/19658152_all.html
4,這些曾經的“黃色歌曲”後來都成了經典-中華網http://culture.china.com/art/music/11170653/20150813/20188737_all.html
5,關於劉雪庵先生創作的電影歌曲《何日君再來》瀋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張奕崢http://sycm.com.cn/research/bbs_content.asp?t=1&n=1&id=109
6,《何日君再來》的麻煩官司_理論論文華音網站http://article.huain.com/theory/paper/2015/0322/62697.shtml
7,劉雪庵|中國音樂學院官網http://www.ccmusic.edu.cn/?p=2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