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峰

何小峰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策略》(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借鑑國際慣例,發展中國特色的投資基金》(《經濟科學》,1992、6) 《資產證券化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學術研究》,1999、2)

EMBA名片

何小鋒:投資銀行專家,現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何小鋒小鋒

主講EMBA

北京大學

主講課程

投資銀行學
資本市場與金融機構
商業銀行管理
國際投資學
投資項目評估
資本市場研究

研究方向

早期研究"勞務價值論",從外延擴大了勞動價值論,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論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何小鋒,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何小鋒,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

八十年代研究"國際價值論",建立並論證了在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基礎上的"比較價值原理",在國際貿易理論上獨樹一幟,為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有關著作曾獲北大首屆社科成果獎。
研究"投資價值評估論",為利用外資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評估方法,所編教材和開設課程適應了教學的需要,有關論文曾獲北京大學首屆優秀論文獎。
研究"國際投資理論",在北大首開"國際投資"特別是在投資基金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在九十年代初期引人注目,此外對香港金融的研究論文獲北京大學第三屆科研成果論文一等獎。
研究"投資銀行學",在投資銀行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作出了很多首創性的工作。1991年作為惟一的外聘專家參與了中國第一家基金--淄博基金的籌備工作,是淄博基金的章程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起草人。1992年作為《中國證券市場(1991)、(1992)》的常務編委,推動了中國第一本證券年鑑的產生。1993年,作為發行總顧問代表,參加了"三亞地產投資券"的策劃、發行和上市工作,這是中國第一個地產投資證券品種。1994年,作為責任人,成功完成國內銀行不良資產在香港"借殼上市"的項目,為國內首次成功的案例。1995年,作為主要負責人,成功為新鄉電廠的TOT項目的海外投資方組織銀團貸款5億元。
最近,發表了大量關於投資銀行學和"資產證券化"的研究論文,並主持編寫了《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全書》。此外還寫出一批投資專題研究報告,在國內有顯著影響。

主要論文

《我國計畫商品經濟的理論模式》(合著,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利用外資項目評估》(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中國證券市場(1991)》、《中國證券市場(1992年)》(常務編委和主要執筆人,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年、1992年版)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策略》(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金融企業文化概論》(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中國的改革與工商經營》(合著,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全書》(副主編,中國言實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論文(1990年後)
《投資環境的評估方法與實踐》(《經濟文獻信息》,1990、4)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與隱憂》(《中國金融》,1990、2)
《國外信託投資基金與中國的借鑑》(《世界經濟》1991、1)
《論證券投資計畫》(《學術研究》1991、4)
《借鑑國際慣例,發展中國特色的投資基金》(《經濟科學》,1992、6)
《論"鳥籠證券"現象》(《經濟科學》,1998、8)
《資產證券化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學術研究》,1999、2)
《資產證券化:中國的一個早期案例》(《資本市場》,1999、3)
《擔保貸款支撐債券:最佳化銀行資產管理的新型工具》(《經濟科學》,1999、4)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模式選擇》(《經濟科學》,1999、6)
《買殼上市的成本效益分析》(《經濟科學》,2000、4)
《金融循環工程探析--商業銀行資金運行阻滯的綜合運作對策》(《學術研究》,2000、6)
《中國離岸資產證券化的實踐探索》(《世界經濟》2000、6)
《從資產證券化的理論體系看中國突破模式的選擇》 (《學習與探索》2002、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