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概述
何國平,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52年11月生,湖南沅江人,1977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現任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院長,我國首批護理學博士生導師,第三屆全國高等教育護理學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護理教育研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教醫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社區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華護理教育雜誌》副總編輯。1996年在新加坡衛生部接受高等護理教育培訓;1999年赴美國耶魯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02年赴歐洲法國、德國等國家進行高等護理教育考查。
成就
近年來主編出版了《家庭保健與護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實用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實用社區護理》(人民衛生出版社),《社區護理學》(湖南科技出版社)等十餘本著作,其中《實用社區護理學》2005年被列為我國臨床醫學實用系列十大權威著作之一,並於同年6月26日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我國精品著作研討會,參編的《預防醫學》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在國內外知名刊物發表教學和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期刊收錄的論文3篇。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社區護理,是國內首位社區護理方向的博士生導師,現有在讀博士生11人,已畢業2人;已招收護理碩士30餘人,畢業21人。
研究項目
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科研經費200多萬元。目前主要承擔的研究項目包括:美國中華醫學會專項科研基金資助的“多元化途徑發展湖南省社區護理教育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課題“我國社區護理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國際助老協會亞太地區發展中心與中國西部老年人及其社區的扶貧項目,以及省科技廳資助的“兒童孤獨症社區護理干預模式的研究”、“回憶功能量表的修訂及初步套用研究”以及“愛滋病的職業防護研究”等。
教學情況
講授主要課程
課程名稱 | 課程類別 | 學時 | 屆數 | 授課對象 | 學生總人數 |
社區護理學 | 專業課 | 9×3 | 3 | 本、碩 | 326 |
社區護理技能學 | 專業課 | 6×3 | 3 | 碩、博 | 126 |
護理研究 | 專業課 | 12×3 | 3 | 本、碩、博 | 400 |
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 專業課 | 12×3 | 3 | 本、碩、博 | 552 |
組織實施湖南省社區護理高級師資1-3屆的培訓,共培訓社區護理師資約300人
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課程名稱 | 實踐類別 | 周學時 | 屆數 | 學生總人數 |
社區護理 | 見習 | 4×3 | 5 | 392 |
護理研究 | 實踐 | 3×2 | 5 | 392 |
社區畢業實習 | 實踐 | 40×2 | 5 | 392 |
培養研究生
近五年來先後培養研究生24餘名,其中碩士研究生15餘名,博士研究生9名
教學研究課題
項目名稱 | 來源 | 經費(萬元) | 年限 | 所起作用 |
華夏基金資助護理教育項目 | 國家衛生部衛科教(2001)146號 | 60 | 2001-2002 | 負責人 |
CGFNS國際高級護理人才培訓項目 | 美國亞洲基金會 | 16.2 | 2005-2008 | 負責人 |
中泰兩國POHNED教育項目 |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 | 10 | 2005-2008 | 負責人 |
我國社區護理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教育部 | 5 | 2006-2009 | 負責人 |
醫學生參與降低HIV感染者家庭訪視的家庭綜合干預項目 | 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委 員會 |
| 2008-2010 | 負責人 |
多元化途徑發展湖南省社區護理教育 |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 | 122 | 2008-2011 | 負責人 |
研究論文、著作
發表的第一作者教學研究論文
論文題目 | 刊物名稱 | 時間 |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與高等護理教育發展策略的探討 | 中華護理教育 | 2007年2期 |
個案管理對我國護理專業教育的啟示 | 解放軍護理雜誌 | 2007年5月 |
多種教學方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套用 | 護理研究雜誌 | 2007年8月 |
社區護理教育應對醫療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 | 解放軍護理雜誌 | 2007年10月 |
社區護理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 解放軍護理雜誌 | 2007年11月 |
對當代護生創業教育初探 | 護理研究雜誌 | 2008年3月 |
床位負責制在護理本科生《健康評 估》實踐教學中的套用 | 解放軍護理雜誌 | 2008年18期 |
對當代護生實施創業教育初探 | 護理研究 | 2008年8期 |
社區護理課程體系構建的系統方法觀 | 西北醫學教育 | 2008年3期 |
護理本科生《健康評估》實踐教學模式探討 | 護理研究 | 2008年25期 |
社區護理教學必須走進社區 | 護理研究 | 2009年34期 |
主編、參編的相關著作
著作題目 | 所起作用 | 出版社 | 時間 |
《社區護理學》 | 副主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 | 1998年 |
《實用社區護理》 | 主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 | 2002年 |
《實用護理學》 | 主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 | 2002年 |
《衛生保健》 | 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年 |
《常用護理英語辭彙手冊》 | 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年 |
《社區護理學》 | 主編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2005年 |
教學表彰/獎勵
獎項名稱 | 授予單位 | 獲獎等級 | 時間 |
《社區護理學》 | 湖南省教育廳 中南大學 | 三等獎 二等獎 | 2001.3 |
《實用社區護理》 | 湖南省護理學會 | 優秀著作獎 | 2003.12 |
《護理本科生循證護理教學及評價》 | 中南大學 | 二等獎 | 2004.9 |
優秀碩士生導師 | 中南大學 |
| 2004.1 |
師德先進個人 | 中南大學 |
| 2004.3 |
《護理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及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改革》 | 湖南省教育廳 中南大學 | 三等獎 一等獎 | 2006.5 2006.3 |
湖南省高等學校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 | 湖南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006.7 |
湖南省高等學校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 | 湖南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007.7 |
師德先進個人 | 中南大學 |
| 2007.9 |
優秀碩士生導師 | 中南大學 |
| 2008.01 |
我國社區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 | 中南大學 | 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8年 |
我國社區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 | 湖南省教育廳 | 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年 |
中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 |
|
| 2009年 |
第五屆教學名師獎 | 中南大學 |
| 2009年 |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課題
課題名稱 | 來源 | 經費 (萬元) | 年限 | 所起作用 |
長沙市愛滋病防治策略研究 | 長沙市科技局 長科發(2001)21號 | 4 | 2005-2007年 | 負責人 |
兒童孤獨症社區護理干預模式的研究 | 湖南省衛生廳 湘衛科教(2001)10號 | 0.8 | 2001-2004年 | 負責人 |
老年抑鬱症的社區護理 | 湖南省衛生廳 湘衛科教(2001)6號 | 0.8 | 2002-2005年 | 負責人 |
消化性潰瘍的社區護理干預研究 | 湖南省衛生廳 湘科社字(2003)166號 | 0.5 | 2003-2005年 | 負責人 |
國際助老協會亞太地區發展中心與中國西部老年人及其社區的扶貧項目 | 歐盟國際助老協會 | 21 | 2002-2006年 | 負責人 |
我國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的研究 | 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 |
| 2006-2008年 | 負責人 |
中國西部老年人及其社區脫貧項目湖南健康項目 | 歐盟—國際助老協會 |
| 2006-2008年 | 負責人 |
主要論文論著
論文題目 | 刊物名稱 | 收錄情況 | 時間 |
A training program for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impact on knowledge , behavior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among student nurses in Changsh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 SCI | 2003年2月 |
護士工作壓力源研究進展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4年11期 |
Quality of Lifeand Coping Styles in Chinese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Hospitalization | Journal of Cancer Nursing | SCI | 2005年3月 |
遠程醫療在社區護理中的套用與前景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6年10月 |
農村消化性潰瘍病人治療依從性分析及健康需求調查 |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 CSCD | 2006年4月 |
HIV感染者、社會人群及醫護人員在愛滋病預防控制中的相互作用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7年1月 |
愛滋病相關羞辱及歧視的研究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7年1月 |
Fetal gender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 cohort of Chinese Woman |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 SCI | 2007年4月 |
愛滋病相關羞辱與歧視的研究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7年1月 |
HIV感染者、社會人群及醫護人員在愛滋病預防控制中的相互作用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7年2月 |
院前急救人員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現狀 | 中華護理雜誌 | CSCD | 2007年10月 |
Self –report adherence to antireoviral treatment among HIV-infected people in central China | AIDS Patient Care | SCI | 2007年12月 |
Fetal Sex, Social Support,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 Canadian journal off psychiatry | SCI | 2009年11期 |
Consequences of Drug Abuse and HIV/AIDS in China: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grated Care of HIV-Infected Drug Users | 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 | SCI | 2009年10期 |
Prenatal Social Support, Postnatal Social Support,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 Annals of epidemiology | SCI | 2009年 |
Stigma Reported by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 South Central China | Journal of Association of Nursing in AIDS Care | SCI | 2009年1期 |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Health Quotient questionnaire: a measure of self-reported holistic health |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 SCI | 2010年3期 |
學術表彰
獎項名稱 | 授予單位 | 獲獎等級 | 時間 |
《護生經血液傳播疾病職業防護培訓效果分析》 | 湖南省科技廳 | 第10屆自然科學二等優秀學術論文 | 2003年12月 |
Quality of Lifeand Coping Styles in Chinese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Hospitalization | 湖南省護理學會 | 第六屆優秀論文一等獎 | 2007年5月 |
SARS 流行期間發熱門診隔離患者心理衛生的調查研究 | 湖南省科委 | 湖南省第12屆自然 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 2008年 |
湖南省愛滋病綜合防治策略及套用 | 湖南醫學科技獎勵委員會 |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三等獎 | 2009年 |
湖南省愛滋病綜合防治策略及套用 | 湖南醫學科技獎勵委員會 | 湖南省第八屆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