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武警交通第二總隊基地主任
男,1957年出生,安徽蒙城人。中共黨員。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宜昌市武警交通第二總隊基地主任。主要業績:任職時,宜昌基地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留守處,駐守的官兵只有10餘人,主要任務是看守營房,服務於離退休老幹部及遺屬們。是個吃"皇糧"的單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其主動向總隊提出了不再要總隊撥款,走一條自己養活自己的道路。將空餘房屋、場地進行出租,當年基地不僅養活了自己,又分擔了總隊的財政開支,為總隊卸掉了包袱。抓住三峽工程上馬的機遇,再次瞄準市場、抓住機遇,在沒有總隊資金投入,沒有資本的情況下,自籌資金購買設備進行施工生產。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以貸款、集資的方式籌集了300餘萬元,購進了10餘台進口翻斗車和挖掘機,全年完成產值1600餘萬元,實現利潤400餘萬元,上交總隊110萬境。基地的固定資產從零而轉成擁有大小設備25台、固定資產已上升近600萬元,自身已具有年生產2000萬元產值的能力。1999年完善了基地的各項管理制度,使基地的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通過不懈努力,基地全年共投標 4個,中標 3個,中標率為 75%,完成投資1600萬元,實現利潤400多萬元,人均產值25萬元,人均利潤6.5萬元,經濟效益、行政管理都走在交通部隊的前列。圓滿地完成了施工生產、軍事訓練任務,使部隊的"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光輝的歷程》(第1卷)曾以《走出困境天地寬》為題對其業績進行了報導。
大慶鑽探工程公司高級工程師
基本信息姓名:何俊才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6402
技術職稱:高級工程師
職務:總工程師
畢業學校:大慶石油學院
最高學位:碩士研究生
所學專業:鑽井工程
從事專業:鑽井工程
工作單位:大慶鑽探工程公司鑽井四公司
通訊地址:大慶鑽探工程公司鑽井四公司
郵政編碼:163413
198907-199003 鑽井二公司三大隊32495隊實習;
199003-199106 鑽井二公司三大隊32318隊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9106-199309 鑽井二公司三大隊32496隊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9309-199606 鑽井二公司三大隊32496隊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9606-199804 鑽井二公司技術科工程師;
199804-200204 鑽井二公司技術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200204-200406 鑽井二公司技術室主任,高級工程師;
200406-200609 鑽井二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200609-200706 鑽井四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200706-至今 鑽井四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調整井鑽井完井技術
2.定向井鑽井完井技術
3.水平井鑽井完井技術
何俊才同志一直從事技術管理工作。多年來,他從現場實際出發,刻苦鑽研技術,不斷創新,先後有16項科研成果獲管理局、黑龍江省、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在國家二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篇。多次被評為管理局先進科技工作者,2003至2007年間,多次被評為管理局科技英才、技術帶頭人、技術專家等榮譽稱號。
“八五”期間和“九五”期間,作為主要技術骨幹,參加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大慶油田低滲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井眼軌道控制技術”研究和“側鑽水平井井眼軌跡控制技術研究”,所參加的課題“水平井井眼軌道控制工藝技術研究”獲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組織研究的“階梯水平井鑽井完井技術”,獲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組織並參加的局重大科研項目“雙分支井鑽井完井技術研究”現場試驗;作為局技術專家組織了局級重點項目“水平井水平段連續取心井眼軌跡控制技術研究”及現場試驗工作,研究項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積極推廣“階梯水平井鑽井完井技術”成果,在大慶外圍肇州、敖南和頭台油田和油田內部共推廣套用80多口,使大慶油田水平井鑽井速度明顯提高,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潛伏"國民黨軍隊的抗日戰士
生評簡歷何俊才,祖籍廣東翁源,1918年出生,18歲在翁源中學讀書時參加革命工作,在粵北地下黨和游擊區工作了12年,經歷許多困難考驗,過著極為艱苦的生活。抗戰時期,何俊才被上級派到清遠從事黨組織領導工作,先後任清三花(清遠、三水、花縣)邊區特派員、清遠縣委書記、抗日同盟軍大隊長等職務。離休前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2009年8月在廣州逝世,享年91歲。打入國民黨北江第二挺進縱隊抗日戰爭開始後,日軍南侵。國民黨軍隊全面潰退,廣州淪陷,省政府北遷韶關,沿海地區淪於敵手。
中共廣東省委指示:在前線發動軍民抗日的同時,要著力做好迎擊日軍北進打通粵漢線的準備工作。當時,日軍的防線在三水、南海、花縣南半部等地。線以南為淪陷區,已有珠江縱隊等抗日游擊隊在抗擊日寇;線以北是廣大粵北山區。清遠處於粵北的抗日前沿,與花縣、三水等縣的敵後接壤,對迎擊日軍北進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39年,中共北江特委成立前後,先後建立起清遠工委、清花區工委、清三花邊區委、從潖工委、清遠縣委等縣一級地下黨組織。1940年,北江特委為了開展北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選派一批共產黨員打入國民黨北江第二挺進縱隊(以下簡稱“挺二”)和第四挺進縱隊工作。
北江特委先後派了鄺達、饒華、何俊才等去領導“挺二”的工作,先後派往工作的共產黨員有40多人,分別安排到司令部政治部、軍官隊、軍事教導隊等部門,宣傳共產黨抗日主張、團結中間進步力量、發展黨的組織、培養軍事骨幹。
“挺二”的政治教官、指導員、政訓員多是由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土擔任,一部分區隊長、中隊長也被共產黨所掌握。原第三党進步人士黃桐華加入共產黨以後,先後擔任了縱隊政治部主任和副司令。這樣,“挺二”政治部和司令部的工作基本上被共產黨所控制。
何俊才順利進入“挺二”後,利用這樣的有利條件,一方面對莫雄的部隊進行改造,一方面堅持獨立自主,發展共產黨直接組織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在英德東鄉建立了第四大隊,在清遠建立了第九中隊,在英德浛洸建立了特務中隊。還改造了莫雄下屬的“挺二”第二大隊第五中隊,使之成為共產黨直接控制的武裝力量,為清遠、英德人民抗日武裝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很好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