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麥

伯麥

詹姆斯·約翰·戈登·伯麥(James John Gordon Bremer,1786年9月26日-1850年2月14日),又譯庇林麥、卑林馬、寶馬,英國海軍將領,巴斯勳章及教皇黨勳章獲得者。 曾參加拿破崙戰爭、第一次英緬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在中國時曾兩度擔任英軍總司令,曾在中文公告中自稱“軍師統帥水師總兵官伯麥”。

基本信息

簡介

伯麥生於英格蘭的波托西(Portsea),於1794年加入英國海軍。在東印度服役時曾任響尾蛇號(HMS Rattlesnake)的指揮官。1814年升為上校,次年獲得第三級巴斯勳章。後來還擔任添馬號(HMS Tamar)的指揮官,1824年他被派往澳大利亞梅爾維爾島建立殖民地。在他的領導之下,英國得以宣稱對東經129°-135°之間的澳大利亞北部海岸擁有主權。

伯麥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兩度擔任英軍總司令,並於1841年正式占領香港島。同年被授予第二級巴斯勳章。1846年成為英國海峽艦隊副司令,後來擔任伍爾維奇造船廠(Woolwich Dockyard)主管直到1848年退休。1850年逝世,當時軍銜為少將。

早期生平

1786年9月26日,伯麥出生於英格蘭漢普郡的波托西。是英國海軍上尉詹姆斯·伯麥唯一的兒子(他父親所乘的船隻於1786年1月6日在英格蘭多塞特郡海岸外失事,下落不明),他母親是詹姆斯·諾曼(James Norman)船長的女兒,安妮。1794年,伯麥作為初級志願兵(first-class volunteer)加入英國海軍,屬於斯凱芬頓·勒特威奇(Skeffington Lutwidge)少將位於泰晤士河口的旗艦三明治號,1795年6月被解職。後來他進入朴茨茅斯的皇家海軍學院就讀,並於1802年4月2日成為查爾斯·杜倫船長(Philip Durham)的恩底彌翁號(HMS Endymion)上的見習軍官。後又加入紐芬蘭和北海艦隊,在詹姆斯·甘比爾(James Gambier)中將的旗艦艾西斯號(HMS Isis)上效力。在通過考試後不久,伯麥被任命為雙桅橫帆炮艦急流號上的中尉軍官。1805年8月3日,他作為首領號戰艦(HMS Captain)上的中尉軍官參與了由威廉·康沃利斯(William Cornwallis)指揮的在布雷斯特一帶對法國艦隊的追擊戰。

1806年5月起,伯麥先後在地中海艦隊的黛安娜號(HMS Diana)和伊摩根號(HMS Imogen)上服役。1807年5月28日,他又被派到東印度地區,在威廉·伍爾德里奇(William Wooldridge)船長的普賽克號(Psyché)上效力。10月13日就任響尾蛇號的指揮官。1814年6月7日升為上校,次年6月4日獲得第三級巴斯勳章(CB)。

在澳洲

1823年9月18日,伯麥成為添馬號的指揮官。次年2月,因為英國商人有望打開馬來群島的市場,他被派往澳大利亞梅爾維爾島建立殖民地,以作為可用於保護英國貿易的軍事據點。1824年6月,伯麥抵達悉尼,花了一個月時間集中部隊和物資。8月24日,他率添馬號、哈科特伯爵夫人號(Countess of Harcourt)、納爾遜女士號(Lady Nelson)載著陸戰隊員和44名囚犯離開傑克遜港,穿過托雷斯海峽,於9月20日抵達埃辛頓港Port Essington,宣告東經129°-135°之間的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為英國領土。由於埃辛頓港缺乏新鮮飲用水,伯麥認為當地不適合建立居民點。9月26日,伯麥等人到達梅爾維爾島的國王海灣(King Cove),建立營地,並於10月21日將其命名為登打士砦(Fort Dundas)。不過當地健康環境差,耗費昂貴,也沒發展成有效的商貿站。1828年11月,英國人奉令放棄了該據點。

1824年11月,伯麥前往印度參與第一次英緬戰爭。1836年1月25日,他被授予教皇黨勳章( KCH)。1837年,格萊內爾格男爵(Baron Glenelg)再次選中埃辛頓港為設立貿易站的合適地點,伯麥率短吻鱷號和布里托瑪特號(Britomart)再度趕往該地,並於1838年10月在當地建立了一個新據點,稱為維多利亞港。這個港口一直使用到1843年,1849年時,由於失去了商務和軍用的價值,埃辛頓港被廢棄。

1839年6月,英國人在廣州遇到麻煩的訊息傳來,在南威爾斯總督喬治·吉普斯(George Gipps)的支持下,伯麥率屬下戰艦離開埃辛頓港前往中國。

在中國

1839年11月,在少將弗雷德里克·麥特蘭(Frederick Maitland)死後,伯麥準將當上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的總司令,1840年7月,喬治·懿律接任總司令,在懿律回國後,伯麥於1840年11月再任英軍總司令。直到1841年8月由威廉·巴加接替。伯麥先後指揮了英軍在舟山、穿鼻、虎門、烏涌、黃埔、廣州等地的戰鬥。

1841年1月19日,琦善同英國公使義律訂立《川鼻草約》,當中一條割香港島。草約雖然未受兩國政府批准,1841年1月26日,伯麥乘高爾合號(HMS Calliope)來港,正式舉行升旗儀式,並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占領香港。他們在水坑口登入,並把它叫做Possession Point,即“占領角”之意。1841年2月1日,即道光廿一年正月初十,伯麥同義律一齊發告示,香港島歸入英國,而告示香港島土人一切如舊。伯麥因此次戰爭,而聲名大噪,並因戰功受到英國議會的表彰。1841年7月29日,他獲得第二級巴斯勳章(KCB)。8月24日,伯麥與義律乘亞特蘭大號離開中國。

晚年

1846年4月30日,伯麥加入海峽艦隊,擔任弗朗西斯·奧古斯都·科勒上將(Francis Augustus Collier)的副司令,座艦是女王號(HMS Queen)。11月24日,他成為伍爾維奇造船廠的主管,同時負責指揮威廉和瑪麗號快艇(William and Mary)。1848年11月13日,他從造船廠退休。後於1849年9月15日升為少將。他一度在德文郡任地方官。1850年2月14日因糖尿病在肯特郡逝世

家庭

伯麥在1811年3月27日和陸戰隊軍官托馬斯·維勒(Thomas Wheeler)的女兒、牧師喬治-亨利·格拉斯(George-Henry Glasse)的寡妻哈莉特(Harriet)結婚,育有二子四女。

哈莉特於1846年去世後,伯麥在1848年2月8日續娶了海軍軍官詹姆斯·布里斯拜恩(James Brisbane)的長女傑邁瑪·瑪麗·哈莉特(Jemima Mary Harriet)。

相關地名

伯麥灣,西澳洲

伯麥河,澳洲昆士蘭

寶馬山,香港香港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