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琴台位於漢陽龜山西麓、月湖南側。為紀念楚國鍾子期、俞伯牙而建,又有“伯牙台”之稱。千年傳頌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歷史傳說
據明末話本選集《今古奇觀》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描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人氏,仕至晉國上大夫的俞伯牙,精於音律,善操琴。一年,奉晉主之命使楚,辦完公事,張一風帆,返鄉省親。不一日,行至漢陽江口,時值中秋,適逢雨止雲開,明月當空。伯牙在艙中獨坐無聊,命童子焚香,撫琴案間,以遣情懷。方彈一曲,琴弦忽斷,伯牙大驚,料有人聽琴,遂下船察看,見有樵夫立於岸上,經兩廂辯琴論藝,伯牙始知此人非俗士,於是邀其入舟,此人乃鍾子期也。此時,伯牙續弦再操瑤琴,始奏一曲志在高山,鍾子期聽了,贊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續奏一曲意在流水,子期又贊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曲高山流水喜遇知音,上大夫與樵夫結為摯友,相約翌年中秋在鍾家重聚。一年以後,俞伯牙重回故地時,子期不幸離開了人間。伯牙面對一丘新土,悲痛欲絕,便在墳前撫琴祭奠,重彈“高山流水曲”以寄託哀思,琴聲驚天動地,哭聲悲切,招來山中黎民百姓圍觀,聞琴韻鏗鏘,鼓掌大聲而散。伯牙見此情景更為傷心,對天長吟:“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吟罷,伯牙從衣間取出小刀,割斷琴弦,雙手舉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軫拋殘、金徽零亂,從此碎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由此,“高山流水遇知音”傳為佳話,千古不衰。“知音”典故由此而來。古琴台就是後人為紀念這一對摯友而建。有道是:“清風明月本無價,流水高山自有情”。詳述
古琴台建築群占地 15畝,規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築協以庭院、林園、花壇、茶室、層次分明。進大門,主體建築是一棟半檐歇山頂式前加抱廈的殿堂,面寬三間,四周迴廊,磚木架屋,釉瓦蓋頂,彩畫精麗,金碧輝煌。檐下匾額上書“高山流水”四字。堂前有漢白玉築成方形石台,傳為伯牙撫琴遺址。台的中央刻有北宋書法家米芾所書“琴台”二字的方碑,四周石欄,飾以浮雕(伯牙鼓琴形象),鐫刻十分精美。古琴台茶院,迎門是置於黃瓦紅柱內的清道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照壁。用陰陽筆法刻鐫而成,遠看凸突而出,近看凹陷而入。還有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湖北督糧道宋湘一束竹葉代筆,題詩壁上,其字酣暢淋漓,大氣磅礴,歷來深受書法家所嘗識。景觀
古琴台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極富文化韻味。院內迴廊依勢而折,虛實開閉,移步換景,互相映襯。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勢地形,運用了中國園林設計中“借景”的手法,把龜山、月湖之山水景色巧妙借了過來,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