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將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基本理論、教學實踐與工程實例相結合,系統論述了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基本原理與設計方法,著重對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基本概念、分類、樣式設計、色彩設計、照明設計、材料及選擇、各處施工工藝等知識予以論述。首先是供給大家把握現代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基本理念和公共特徵,其次是為廣大休閒娛樂空間設計工作者推薦一些優秀作品,從而為設計帶來啟迪。鑒於《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主要讀者為套用型本科、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室內設計師、廣大藝術設計愛好者,因此,在編著過程中對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理論沒有作過深的闡述,而是著重於設計實踐的講解、優秀案例的分析。
編輯推薦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百所藝術院校打造百部精品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概述
第一節 休閒娛樂空間的概念
第二節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特點
第三節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基礎
第一節 空間類型
第二節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的知識結構
第三章 休閒娛樂空間的設計程式與表達
第一節 休閒娛樂空間的設計程式
第二節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流程
第三節 休閒娛樂空間的設計表達
第四章 休閒娛樂空間設計
第一節 休閒娛樂空間規劃
第二節 酒吧設計
第三節 健身房設計
第四節 游泳池設計
第五節 酒店大堂設計
第五章 休閒娛樂空間色彩設計與照明設計
第一節 色彩的心理感受與運用
第二節 休閒娛樂空間色彩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休閒娛樂空間照明設計
第六章 休閒娛樂空間材料與施工工藝
第一節 材料運用與選配
第二節 裝飾材料的特徵與作用
第三節 裝飾材料的種類及特性
第四節 裝飾材料的選擇
第五節 細部施工工藝
第七章 實例詳解
參考文獻
序言
目前藝術設計類教材的出版十分興盛,任何一門課程如《平面構成》、《招貼設計》、《裝飾色彩》等,都可以找到十個、二十個以上的版本。然而,常見的情形是,許多教材雖然體例結構、目錄秩序有所差異,但在內容上並無不同,只是排列組合略有區別,圖例更是單調雷同。從寫作文本的角度考察,大都分章分節,平鋪直敘,結構不外乎該門類知識的歷史、分類、特徵、要素,再加上名作分析、材料與技法表現等等,最後象徵性地附上思考題,再配上插圖。編得經典而獨特,且真正可供操作、可套用於教學實施的卻少之又少。於是。所謂教材實際上只是一種講義,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只能是一般性地閱讀,從根本上缺乏真實能力與設計實務的訓練方法。這表明教材建設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改變。
從課程實踐的角度出發,一本教材的著重點應落實在一個“教”字上,注重“教”與“講”之間的差別,讓教師可教,學生可學.尤其是可以自學。它必須成為一個可供操作的文本、能夠實施的綱要,它還,必須具有教學參考用書的性質。
實際上不少稱得上經典的教材其篇幅都不長,如康定斯基的《點線面》。伊頓的《造型與形式》,托馬斯’史密特的《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等,並非長篇大論,在刪除了幾乎所有的關於“概念”、“分類”、“特徵”的絮語之後,所剩下的就只是個人的深刻體驗、個人的課題設計,於是它們就體現出真正意義上的精華所在。而不少名家名師並沒有編寫過什麼教材,他們只是以自已的經驗作為傳授的內容,以自已的風格來建構規律。
大多數國外院校的課程並無這種中國式的教材,教師上課可以開出一大堆參考書,卻不編印講義。然而他們的特點是“淡化教材。突出課題”,教師的看家本領是每上一門課都設計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課題。圍繞解題的辦法,進行啟發式的點撥,分析名家名作的構成,一次次地否定或肯定學生的草圖.無休止地討論各種想法。外教設計的課題充滿意趣以及形式生成的可能性.一經公布即能激活學生去進行嘗試與探究的欲望,如同一種引起活躍思維的興奮劑。
因此,備課不只是收集資料去編寫講義,鶯中之重是對課程進行有意義的課題設計,是對作業進行編排。於是,較為理想的教材的結構.可以以系列課題為主.其線索以作業編排為秩序。如包浩斯第一任基礎課程的主持人伊頓在教材《設計與形態》中,避開了對一般知識的系統敘述.只是著重對他的課題與教學方法進行了闡釋,如“明暗關係”、“色彩理論”、“材質和肌理的研究”、“形態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節奏”等。
每一個課題都具有豐富的檔案,具有理論敘述與知識點介紹、資源與內容、主題與關鍵字、圖示與案例分析、解題的方法與程式、媒介與技法表現等。課題與課題之間除了由淺八深、從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更應該將語法的演繹、手法的戲劇性、資源的趣味性及效果的多樣性與超越預見性等方面作為側重點。於是,一本教材就是一個題庫。教師上課可以從中各取所需,進行多種取向的編排.進行不同類型的組合。學生除了完成規定的作業外。還可以閱讀其他課題及解題方法,以補充個人的體驗,完善知識結構。
從某種意義上講,以系列課題作為教材的體例,使教材擺脫了單純講義的性質,從而具備了類似教程的色彩,具有可供實施的可操作性。這種體例著重於課程的實踐性,課題中包括了“教學方法”的含義。它所體現的價值,就在於著重解決如何將知識轉換為技能的質的變化.使教材的功能從“閱讀”發展為一種“動作”,進而進行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素質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