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文化圈

伏牛山文化圈所在地伏牛山,位於中國河南省西南部,東西綿延八百餘里。屬秦嶺山脈東段。

概述

伏牛山文化圈所在地伏牛山,位於中國河南省西南部,東西綿延八百餘里。屬秦嶺山脈東段。是黃河長江兩大文明的交匯交融之地,融合地域生態、旅遊,地域文學、文獻,歷史文化,地區語言流變,地方音樂曲藝,紅色文化等為主要組成構件,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全方位、多層面挖掘、整理古老而深邃的伏牛山文化礦藏,探究伏牛山文化的傳播與演變,探索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交匯、交融的歷史,凸顯地域文化的精髓,使文化研究與文化市場、文化產業接軌,實現直接和間接的社會效益,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學術

學術團隊

伏牛山文化圈學術科研以平頂山學院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和校級重點學科“文化學”為依託,整合文學、歷史地理、環境科學、新聞與傳播、音樂、政法等學科的教授、博士,經過三年認真詳細地調查論證籌建。

重要成員

張清廉教授 袁桂娥教授 李振明教授 葉愛欣教授 何梅琴教授 陳建裕教授 秦方奇教授 陳德鵬教授

學術資料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伏牛山生態旅遊區域內的洛陽、南陽、三門峽、平頂山、駐馬店等5市所轄及其周邊仍有19個縣屬於國家級(或省級)貧困縣、245.34萬貧困人口。但八百里伏牛山生態旅遊區域卻擁有河南(14479處中)50%以上最具潛力的生態旅遊資源。 “開發一片景區,帶富一方民眾”,河南省政府提出的加快伏牛山生態旅遊發展的戰略,也將直接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據了解,旅遊產業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業、餐飲、交通等產業產值就會增加4.3元;旅遊業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人員,社會就能間接增加5個就業機會。通過旅遊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可以推動河南省的產業結構升級,拉動我省經濟尤其是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到2010年,伏牛山旅遊力爭接待海外遊客30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0億元,吸納直接就業人員30萬人,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會使伏牛山及周邊19個貧困縣、245.34萬(占全省貧困人口的36.1%)貧困人口受惠,將大大增長農民的收入,也將有力的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山區民眾脫貧致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