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方斐

伍方斐

伍方斐,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廣州市政協委員。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長期執教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廣州外國語學院),擔任中國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前沿問題研究、後現代文化研究等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教學,學術論文獲多項省級科研成果獎。主要研究領域: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華文文學與族群文學、後現代主義文化理論。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人文學會理事。

基本信息

主要論文

伍方斐 伍方斐

1,布拉德雷兄弟,《讀書》,1995年第5期。

2,生命與文化的詩性轉換,《學術研究》,1996年第5期。

3,文人後現代的“女媧語言”,《今日先鋒》第4輯,三聯書店,1996年版。

4,顧城後期詩歌形式分析,《學術研究》,1997年第7期。

5,顧城後期詩與詩學心理分析,《詩探索》,1997年第4輯。

6,現代性:跨世紀中國文學展望的一個文化視角,《文藝研究》,1998年第1期。

7,世紀末中國先鋒文學的精神取向,《嶺南文論》,2000年第4輯。

8,晚清文學的三種讀法:五四前夜的現代性空間,《學術研究》,2002年第10期。

9,一部關於主體重建的哲學心態小說,《光明日報》理論版,2003年5月14日。

10,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的身份認同問題,《華文文學》,2004年第4期。

11,後現代欲望敘述與當代文學的轉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12,論新時期文學欲望敘事的烏托邦傾向,《名作欣賞》,2005年第9期。

主要著作

1,《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合著,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外文化名著選讀》,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宗岱的世界·評說》,編選,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欲望的重新敘述》,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學術獎項

1,第五屆(1995-1996)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1997)。

2,第六次(1994-1998)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999)。

3,第三屆(2003-2004)廣東省文學評論獎(2005)。

研究方向與社會影響

學術研究與理論創新及其社會影響主要集中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研究、顧城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等領域:

1、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研究。論文《文人後現代的女媧語言》(《今日先鋒》第4輯,三聯書店,1995)、《生命與文化的詩性轉換--任洪淵的詩與文人後現代主義》(《學術研究》1996.5),提出“文人後現代主義”與“大眾後現代主義”的後現代文學分類概念,引起討論並被相關論文採用(參見《文藝研究》1996.1);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6.8)轉載,並收入《墨寫的黃河:漢語文化詩學導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論文《現代性:跨世紀中國文學展望的一個文化視角》(《文藝研究》1998.1),提出20世紀中國文學的幾組對立性的現代性母題及"現代性的兩重性"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表現問題,觀點被《國外文學》(1999.1)、《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9.4)、《學術月刊》(2001.3)、《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5)等20多家學術刊物和多篇博碩士論文轉引,被認為是這一時期現代性問題研究中較有影響的論文(參見《中國文學研究年鑑·文藝理論》中《1998-1999的文藝理論研究》一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1998.5)轉載,並收入現代性論爭文集《現代性與中國文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和《廣東省作家協會五十年文選·理論卷》(花城出版社,2004)。相關主題的論文和專著還包括《晚清文學的三種讀法:五四前夜現代性的多重空間》(《學術研究》2002.10),《我世界:主體的解構與重構》(《光明日報》2003.5.14,《語文月刊》2003.10轉載),《後現代欲望敘述的解構特徵與當代文學的轉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5.1),《新時期小說欲望敘事的烏托邦傾向》(《名作欣賞》2005.9),《欲望的重新敘述》(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等。

2、顧城研究。在《20世紀中國文學》(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一書中,率先為顧城在文學史教材中設立專節,認為“顧城關於自然牧歌和童話理想的許諾,在現實面前不能不遇到挑戰,八十年代中後期以來他創作的演變與長久的沉默,表明新的轉機還需要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在顧城去世後相繼發表論文《顧城後期詩歌藝術形式分析》(《學術研究》1997.7)、《顧城後期詩與詩學心理分析》(《詩探索》1997年第4輯),對顧城後期詩歌的形式與精神核心作系統探討,認為“詩人確實已站在人類和世界的邊緣,以獨有的體驗和表達,把詩的形式與存在的可能性,向‘自然’的方向,推到了現階段人類所無法承受和認同的極限”,其實質是“反人類中心論”。這一觀點為學界(包括海外漢學界)廣為關注、轉引(參見《詩探索》2002.2),論文被收入顧城研究專集《顧城:生如蟻美如神》(中國長安出版社,2005),並被多家文學與學術網站轉載。

3、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論文《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的身份認同問題》(《華文文學》2004.4)從跨族群角度研究客籍作家,提出客籍作家身份認同的開放性建構與華文文學的跨文化屬性問題。論文獲廣東省文學評論獎。主編專著《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梳理了相關區域43位客籍作家的創作,認為“從台灣到港澳到海外,客家族群向全球的播遷正與全球化進程暗合,三個區域的客家書寫之間存在著‘敘事進程’的聯繫,可以視為客家族群對自身開放性認同的具有‘內部一致性’的‘敘述’,這本質上是從族群視角對‘全球化’的宏大敘述,其主題是族群融合和自我超越”。該書被認為是近年客家研究尤其是海外客家研究的重要收穫,“不僅選題填補了空白,理論上亦有所建樹,是一部具有開拓性的優秀學術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