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海生

伊海生

伊海生,男,漢族,1959年6月生,陝西省周至人,1982年本科畢業於成都理工學院(原成都地質學院)核工系地質專業學習,1985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和1996年破格晉升副教授、教授,現任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副導師,博士後指導小組成員,中國青藏研究會和中國石油學會會員。

基本信息

工作經歷

現任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副導師,博士後指導小組成員,中國青藏研究會和中國石油學會會員。1993年獲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1999年獲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標兵稱號。研究領域包括含油氣盆地分析和沉積地球化學兩個方面,並以青藏高原地質研究為學術特色,在沉積學與相關學科延伸和交叉點的新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前緣領域和生物成岩成礦、缺氧事件和熱水事件的地球化學研究中有所創新。

化學研究

伊海生教授早期主要從事沉積地球化學研究,在揚子地台東南緣和川西北地區震旦紀-寒武紀層狀矽質岩的研究中,通過顯微鏡、掃描電鏡觀察,提出菌藻成因的觀點,並通過色譜-質譜技術分離的生物分子化合物系列證實了沉積有機質中菌藻類的存在。在1990~1993年開展川西北金礦床研究時首次將有機地球化學分析技術引進有機成礦理論,詳細論述了黑色頁岩岩系即是礦源層又是油源層的“雙源層”概念,探討了沉積有機質與金屬元素初始富集的機理。在1993~1995年進行的層控礦床有機成礦研究中,發現湖南花垣鉛鋅礦床中產生一種黑色螢石,經電磁自旋共振波譜對比和熱解氣相氣譜分析證實螢石的形成與油田水有關,提出鉛鋅礦床的形成與古油氣藏有關,發表了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石油工程

1994年開始,伊海生教授負責並主持了94、95、96、97年四年度青藏高原石油地質調查系列科技工程,任項目負責人兼工程聯隊隊長和總技術負責,先後四次率隊進入號稱“生命禁區“的藏北高原進行科學考察,收集到一批可貴的地質資料,曾先後參加了羌塘盆地、措勤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海陸相兩大勘察領域的石油地質評價工作,取得了以系列重要成果。首次在羌塘盆地內建立了含油性地化剖面,系統對生、儲、蓋層做了大量分析測試,為油氣勘探進行了開拓性工作。論證了羌塘盆地為具有多個生油層系的海相複合盆地,提出以三疊系肖茶卡組、侏羅系布曲組和索瓦組三個層位為主力勘探層,目前已被廣泛採用。提出羌塘盆地是一個一隆兩坳的三分格局,中生代原型盆地為前陸盆地,從而為含油氣盆地的類比提供了依據。依據盆地分析方法和遙感技術,預測羌北坳陷存在大型生油凹陷,這已為地球物理測量所證實。由被他發現並命名的兩個大型構造-金星湖背斜和光明湖背斜被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勘探局列為首選勘探靶區。同時,他和課題組在於2000年野外考察期間,於羌塘盆地南部發現了巨型古油藏帶,東西長度100公里,最厚的單層古油層厚度達70m。進而指出了青藏高原是我國21世紀石油勘探戰略後備基地,引起科技部和國土資源部高度重視,使之成為當今我國油氣勘探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時空坐標

伊海生教授近年來致力於研究青藏高原大陸碰撞、高原隆升的沉積記錄,立足於從新生代沉積盆地入手,重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變形的時空坐標。創新性的成果有,根據藏北地區中新世湖泊相沉積和古地貌分析,提出青藏高原內部僅有一次夷平事件,它發生在距今20Ma,目前觀察到的兩級地形面是統一夷平面破裂肢解的,對夷平面級次提出了新的解釋。這一新認識在14屆HKT國際會議進行了報告,目前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通過可可西里盆地和藏東第三紀陸相紅層盆地群的研究,根據平衡剖面和應變測量技術,提出歐亞與印度大陸碰撞後1500~2500公里的短縮主要是通過古縫合帶調節的,如疊合在金沙江縫合帶上的風火山群短縮率可達40%。同時,指出陸內變形主要是通過伸展塌陷實現的,特別重要的是它具有向北遞次遷移的時序分布,它支持了目前有關青藏高原向東北方向擠出變形的觀點。

科研成果

伊海生教授近5年來承擔科研項目共13項,完成9項,包括原地礦部重點基礎研究項目1項,地礦部科技司項目1項,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工程項目7項。目前在研項目分別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項目(九七三計畫) “羌塘盆地演化與油氣遠景”課題,專題負責人,國土資源部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1:25萬烏蘭烏拉湖幅區域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之一。國際合作項目包括和美國加里弗尼亞大學合作進行可可西里盆地磁性地層測年研究,和瑞士伯爾尼大學合作進行藏北地區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學院科研成果一等獎4項,院科研管理獎1項。發表科技論文共34篇,出版專著4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