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伊山東麓的青風嶺上,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朝陽,海拔高度約8米的山間台地上。現存東西長70米,南北寬45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基地。+石棺墓最初發現是在1981年。1985年至1986年,南京博物館、連雲港市博物館和灌雲縣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先後對該遺址進行兩次搶救性的發掘,揭露面積55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時代早期石棺基62座,人骨架6具。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150餘件。石棺採用遺址附近自然石片鑲嵌而成。墓穴上面是用一塊或數塊石板疊蓋,呈長方形,長約兩米、寬約八十公分。墓葬排列相對集中、整齊有序。有的石棺是上下層,疊摞而成。這種葬法非常罕見。石棺內比較狹窄,僅存一具死人骨架,頭東腳西。其方法是先在地面挖掘近擬長方形的豎穴土坑,用稍加打制或自然剝落的長方形薄石板豎立於土坑四周做棺壁,所用石片大多為5—6快拉接組合。死者入殮後,上覆同樣石板而成石棺。墓坑分為三個片,有規律地排列。據專家考證,這是原始宗教在物質文化上的一種葬俗表現,標誌著當時生產力水平已經提高,人類的親情意識、靈魂觀念已經產生。紅陶缽的底部還有敲出的小洞,以利靈魂的進出,是先民們對死者寄於深切的哀思和懷念。+大伊山石棺墓遺址是我國至今發現最早的文字萌芽陶缽刻畫符號的出土遺址,國務院於1996年1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副局長、文物專家組組長黃景略先生,和原故宮博物院長、著名考古學家張忠培等,在考察後認為:“大伊山石棺墓是我國最早的石棺墓,時代晚於北辛文化,早於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年,為中國同時期文化遺存中一處具有特殊墓葬法的原始氏族墓葬群。由於它處在南北文化交匯處,因而既有黃河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點,又具有長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徵,同時還具有獨特的自身文化因素,屬青蓮崗文化類型。”還有很多專家對出土的六件陶缽的底部所刻的符號,認為這些符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文字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