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任福 研究方向:微觀地圖語言學理論研究,電子地圖軟體設計與套用開發,地理空間信息共享平台設計與開發,地理信息標準體系構建
系科:地理信息科學系
碩/博士生導師: 碩士生導師
職稱: 副教授
教育與研究經歷
1999年畢業於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土地科學學院,獲得計算機輔助地圖製圖專業學士學位,在讀期間,曾獲湖北省“匯凱杯”大學生業餘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02年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獲得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同年留地理信息科學系任教,在讀期間,曾獲 “科教興測繪”、“優秀研究生”和“王之卓創新人才”等獎學金;2006年博士畢業,獲得武漢大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11月晉升副教授。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地理系從事訪問學者交流。
研究領域與興趣
第一方向:微觀地圖語言學理論研究
第二方向:電子地圖軟體設計與套用開發
第三方向:地理空間信息共享平台設計與開發
第四方向:地理信息標準體系構建
研究領域與興趣
近年來,圍繞學院的學科發展戰略,在科研實踐中,結合個人專業興趣的驅動,逐步從理論、套用和工程三個方面形成比較固定的研究方向:
第一:理論研究方向
從事微觀地圖語言學理論研究。研究語言學作為方法論給地圖學理論創新所帶來的新思維,從符號學的視角,將自然語言和地圖進行對比研究,搭建兩者之間語義轉換框架,最終建立完整的空間信息的自然語言表達模型。
第二:套用研究方向
研究空間分析和地學統計方法在地質災害(例如滑坡易發性製圖等)和城市公共健康(例如疾病製圖等)等領域的套用。針對我國的區域或城市,將GIS空間分析方法和空間流行病方法相融合,通過系列專題地圖,揭示地方慢性病或各類傳染病的空間聚集分布規律,進而探索其致病的地理因子,最終為醫療設施空間配置和醫學人才力量配備提供決策依據。
第三:工程研發方向
從事地理空間信息共享平台頂層設計和線上動態專題地圖軟體開發,先後為北京、天津、深圳、杭州、成都、武漢、合肥等地方的行業單位提供社會服務。一方面,基於SOA理念、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先進技術,研究數字城市領域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的戰略規劃、總體設計、標準體系、技術架構、套用服務和實施方案等;另一方面,研發了面向桌面Web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線上動態專題製圖軟體TeleTM2012的開發,設計完成了專題符號動態生成引擎,成功套用於社會經濟、自然災害、不動產評估等多個行業領域,為地理國情監測數據提供動態製圖的快速通道。
教學情況
1. 主講了下述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a)電子地圖設計;b)空間資料庫;c) 面向對象程式設計(C++語言);d) 資料庫原理;e)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f) GIS軟體設計與開發(研究生)。
2. 參加杜清運教授主持的武漢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數字環境下“電子地圖設計”課程多媒體情景教學的方法研究與實踐。
3. 2004.10-2010.06,擔任武漢大學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編號081048620)——“基於地理信息系統平台的武漢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的指導教師。
4. 2004年,獲得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
承擔項目與課題
[01] 2012.02到2012.12,主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和共享平台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
[02] 2012.02到2012.12,技術負責“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和共享平台技術標準研製(二期)”項目,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
[03] 2011.01到2013.12,主持“適應上下文變化的web地圖製圖方法”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編號:2010VGE02)。
[04] 2011.08到2012.12,技術負責“深圳市基礎網路和統一地址編碼資料庫更新”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05] 2011.05到2012.12,技術負責“深圳市自適應部門地圖空間系統”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06] 2011.05到2012.12,技術負責“長江幹線電子航道圖(2.0版)公共服務平台標準規範研究”項目,長江航道測量(武漢)中心。
[07] 2011.10到2012.06,技術負責“數字深圳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08] 2011.07到2011.12,技術負責“浙江省系列比例尺框架庫級聯更新的研究”項目,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09] 2011.07到2011.10,主持“浙江省水利三維平台移植”項目,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10] 2011.07到2011.10,主持“浙江省省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最佳化方案”項目,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11] 2011.07到2011.10,技術負責“浙江省基礎地理信息系統要素增量更新”項目,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12] 2011.02到2012.12,技術負責“成都市國土資源一張圖地圖集”項目,成都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13] 2011.02到2011.12,主持“杭州市電子地圖技術標準體系研究”項目,杭州市規劃局信息中心。
[14] 2011.02到2011.12,主持“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與共享平台—相關技術標準研製技術服務”項目,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
[15] 2011.02到2011.12,技術負責“浙江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和共享平台—線上動態專題地圖製作軟體開發”項目,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
[16] 2009.01到2011.12,主持“面向空間信息表達的自然語言生成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17] 2009.01到2011.12,作為技術骨幹參加“基於地圖微觀語言學模型的核心空間本體構建及其套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18] 2009.01到2010.12,主持“統一城市空間離散格線的地理信息共享”空間數據挖掘與信息共享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
[19] 2008.10到2010.10,主持“極地電子地圖集信息系統的構建”極地測繪科學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20] 2008.10到2010.08,技術負責“數字深圳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線上動態地圖集信息系統”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21] 2008.10到2010.05,技術負責“數字深圳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標準體系二期工程”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22] 2008.09到2009.12,主持“多層次地理空間信息Web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套用”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
[23] 2008.06到2007.12,技術負責“深圳市空間信息統一基礎格線劃分”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24] 2008.01到2009.06,技術負責“數字深圳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標準體系一期工程”項目,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
[25] 2007.03到2007.12,主持 “深圳市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項目,深圳市華倫投資諮詢有限公司。
[26] 2006.12到2008.12,作為技術骨幹參加“上下文敏感的地球空間信息服務套用中間件研究”863課題(編號:2006AA12Z202)。
[27] 2005.01到2007.12,作為技術骨幹參加“基於移動計算和增強現實的空間信息可視化研究” 國家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項目(編號:NCET-04-0666)。
[28] 2005.06到2006.05,技術負責 “中國·嘉興2005”電子地圖項目,嘉興市測繪管理處。
[29] 2005.04到2006.02,技術負責 “中國·武漢2005”電子地圖項目,武漢市勘察設計研究院。
[30] 2005.08-2006.12,技術負責“克拉瑪依油田供水地理信息系統”,新疆地礦測繪院。
代表性成果
[汪艷霞, 任福. 網路環境下城市公開版電子地圖數據更新方法. 地理信息世界, 2010年06期.
杜清運, 虞昌彬, 任福. 利用嵌套金字塔模型進行瓦片地圖數據組織.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1年05期. (EI 檢索).
趙飛, 杜清運, 彭子風, 任福. 指標驅動下以任務流為中心的線上互動製圖模型.測繪學報, 2011年05期. (EI 檢索).
朱麗萍, 任福. 電子地圖數據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 地理空間信息, 2011年05期.
武雪玲, 任福, 杜清運. 混合硬體跟蹤定位的空間信息虛實配準.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10年03期.
武雪玲, 任福,杜清運. 戶外AR空間信息表達及其虛實配準方法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10年12期.
郭仁忠,張燕平, 杜清運, 任福.數字地理空間框架的科學內涵和發展特徵. 地理信息世界, 2010年05期.
杜清運,蔡忠亮, 任福.電子地圖設計課程多媒體情境教學研究. 地理空間信息, 2009年01期.
杜清運, 熊嵐, 任福, 胡洪良. 基於空間資料庫的城市管理格線體系適宜性評價模型研究.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年02期. (EI檢索).
任福,構建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標準體系的思考. 地理信息世界, 2009, 07(4).
任福. 基於空間Web服務的電子地圖發布與套用集成. 第三屆數字城市大會論文集, 2007, 深圳: 207-211.
任福,杜清運. 基於空間基本格線構建城市公共管理體系. 地理學會GIS分會年會, 2006.
任福,杜清運. “中國·武漢2005”城市電子地圖集的設計. 地理信息世界, 2006, 4(3): 66~70.
]任福,杜清運,蔡忠亮. 區域電子地圖工程設計模式研究.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 30(4): 301~304.(EI 檢索).
任福,杜清運,蔡忠亮. 電子地圖在城市公眾信息服務中的套用. 城市勘測, 2003, 第4期: 42~45.
獎勵與榮譽
[01] 2011.11,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10),中國測繪學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02] 2010.10,國家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3),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03] 2009.11,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7),中國測繪學會、國家測繪局。
[04] 2009.11,“吉威數源杯”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1),中國測繪學會。
[05] 2008.05,深圳市科技創新獎(4),深圳市人民政府。
[06] 2006.10,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3),中國測繪學會。
[07] 2006.05,嘉興市科學技術進步獎(3),嘉興市人民政府。
[08] 2006.12,湖北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獎(1),湖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北省人民政府。
[09] 2005.12,湖北省勘察設計“四優”評選中,評選為工程勘察一等獎(8),湖北省建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