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任保平]

任保平[任保平]

任保平,男,1968年農曆10月生,陝西鳳縣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1997 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6 年晉升為講師,1999 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9 年考入西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2 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4 年遴選為西方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工作經歷

1991-2003年,在 陝西師範大學工作;

2003年,調入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03-2005年,在 南京大學做博士後,在 洪銀興老師指導下從事研究工作;

2006年,到 德國福特旺根經濟技術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及方向

研究領域為:西方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研究方向為:中國經濟的轉型與發展。

講授課程

本科生:《總量經濟學》,《經濟學說史》《經濟學學家思想評傳》

碩士生:《發展經濟學》,《總量經濟學》

博士生:《高級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

MBA :《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

人物言論

任保平任保平

1.文化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表現為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

凝聚力,形成於人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歸屬感。文化影響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科學技術對經濟成長的目標、經濟結構、經濟制度、市場機制的選擇起指引作用。文化並非生產中的直接投入要素,文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是通過生產要素、技術和制度等因素間接發生作用的。

2.要發揮先進文化在提高經濟成長質量中的作用,應該堅持文化的本土化、多樣性、以核心文化為依託的原則,應該將文化作為提高經濟成長質量的重要因素,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二是培育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先進文化,三是充分發揮外來先進文化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四是積極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科研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黃河斷流與水權制度分析》。1999(參與)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西部大開發模式研究:高新技術產業園——帶——區層次遞進模式研究》2000(參與)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戰略研究》。2001(參與)

4、陝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的系統管理研究》(主持)2001

5、陝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模式研究》(參與)2001

6、西安市科委軟科學課題:《西安三大資源配置體制研究》(主持)2001

7、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 《可持續發展實現途徑的制度分析》(主持)2001

8、西安市科委軟科學課題:《西安三大要素市場的培育與發展》(主持)1996

9、教育部八五規劃課題: 《西部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研究》(參與)1996

10、陝西省八五規劃課題: 《陝西市場經濟體系的培育與發展》(參與)1996

11、橫向經濟課題: 《銅川燃氣公司五年發展規劃》(參與)1996

12、橫向經濟課題: 《陝西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參與)1996

13、校內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社會保障模式研究(獨立)1996

14、第35屆國家博士後基金:《基於科學發展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

15、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經濟轉軌時期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戰略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16、陝西省社科規劃課題重點項目:《陝西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研究》,

17、西安市社科規劃課題重大項目:《西安市工業反哺農業的戰略研究》,

18、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構建陝西和諧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研究課題》《陝西二元經濟結構的轉變》。

19、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西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重建》,子課題負責人。

20、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資源富集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學研究》,主持。2006。

21、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經濟轉型時期經濟成長質量的提高與和諧發展》2006

22、歐盟項目:《衰退工業區的產業重建與政策選擇》2006

22、橫向課題:《渭河流域循環經濟模式研究》2007、

23、湖北省人文社會重點研究基地開放項目:《資源環境約束下的經濟政策研究》,2007

24、《城鄉統籌視角下的我國城鄉商貿流通體系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 2009

25、《新中國經濟學60年》,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2009

26、《西方經濟學教學團隊》,校級教學項目 , 2009

27、《經濟學專業理論與方法創新教育研究》,陝西省教改項目, 2009

個人作品

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

1、《擂響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的戰鼓》,《 理論與改革》1994年第10期。(6000字)

2、《明晰產權關係的幾個基本問題》,《 理論導刊》1994年第12期。(9000字)

3、《論企業產權市場的培育與發展》《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工業經濟>1995年第6期全文轉載、 (8000字)

4、《國有企業如何面對市場》,《 廠長經理日報》,1995年3月、 (5000字)

5、《現代市場經濟對企業家素質的新要求》,《廠長經理日報》,1995年5月、 (5000字)

6、《市場經濟理論研究的任務現狀及新視角》,《漢中師院學報》,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5年第5期全文轉載、 (15000字)

7、《西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權制度改革》,《理論與改革》1995年,第11其、 (9000字)

8、《農村扶貧機制的轉換》,《 當代經濟研究》,1995年4期、 (9000字)

9、《科技政策與經濟效益》,《 學術論壇》,1996年第4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科技管理與成就》1995年第5期全文轉載、 (15000字)

10、《對兩權分離的再思考》,《理論導刊》,1997年第10期、

11、《一種新的市場經濟理論及其實現形式》《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12、《影響社會保障模式選擇的一般因素分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13、《中國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及其構建》《學術論壇》1998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保障>1998年第5期全文轉載、 (15000字)

14、《我國財政轉移支付的現狀及其對策》《當代經濟研究》1998年,第5期、

15、《精神文明建設應走出的幾個理論誤區》《 黑龍江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精神文明建設>1998年第5期全文轉載、 (8000字)

16、《中國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及其內容和特徵》《 求是》(內部文稿),1998年,第4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體制改革>1998年第6期全文轉載、 (8000字)

17、《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六大關係》《 求索》1998年,第4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保障>1998年第7期全文轉載、 (15000字)

18、《中國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及其構建》《學術論壇》1998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保障>1998年第5期全文轉載、 (15000字)

19、《建立健全中國社會保障體系》《 經濟學動態》1998年,第10期、

20、《市場經濟條件下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思考》《 學術月刊》1998年,第10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1999年第1期全文轉載、 (9000字)

21、《中國社會保障模式的總體設計》《理論與改革》1998年,第5期、

22、《流通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商業經濟與管理>1999年第5期全文轉載、 (9000字)

23、《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經濟理論及其現實性》《當代經濟研究》1999年,第4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1999年第7期全文轉載、 (9000字)

24、《社會保障籌資模式的選擇》《 陝西日報》1999年,3月、

25、《流通業在擴大內需中的作用》《陝西日報》1999年5月5日、?

26、《港奧台失業保障的比較及其啟示《 光明日報》1999年11月15日。

27、《當代西方社會保障經濟理論的演變和評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保障》2001年第9期全文轉載。《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摘要。

28、《論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聯合與協作》,《 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城市與區域經濟》200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9、《制度分析方法及其運用》,《 西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30、《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經濟學的新趨勢》,《學術月刊》,2001年第12期。

31、《21世紀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原則和趨勢》,《西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32、《世紀之交:發展經濟學的回顧與前瞻》,《經濟學動態》,2000年第5期。

3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規律》,《 經濟評論》2000年第5期

34、《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研究方法的述評》,《經濟評論》2001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1年第8期全文轉載。

35、《西部大開發理論研究的任務及其新視角》,《 經濟學家》2001年第4期。

36、《制度安排與可持續發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新華文摘》第12期論點摘編

37、《公共資源市場:特徵及其培育對策》,《當代經濟研究》2000年第12期。

38、《生態問題的嚴峻性及其治理對策》,《內部文稿》2000年第12期。

39、《西北地區水資源利用的制度分析》,《理論導刊》2000年第10期。

40、《知識經濟對企業管理者素質的新要求》 《知識經濟與管理》 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1、《陝西小企業改革中的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研究》《西部大開發的對策與思路》陝西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42《中小企業改革的現狀及其對策》《陝西師大繼續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三期。

43、《流通業在擴大內需中的地位》,《理論與改革》,2000年第1期。

44、《西部大開發中的政府職能轉變》《 當代經濟科學》,2000年第4期。

45、《論西部大開發中的體制創新》,《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46、《假冒偽略商品成因的經濟學分析》,《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47、《從毛澤東到江澤民:中國西部開發的思路極其比較》,《 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11期。

48、《西北地區水資源利用的制度分析》,《理論導刊》2000年第10期。

49、《國有企業管理中的人本管理》,《 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50、《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求是、內部文稿》2001年第3期。

51、《論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聯合與協作》,《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城市與區域經濟》200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52、《十五大以來國有企業研究有爭議的幾個問題》,《理論導刊》2001年第5期。

53、《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現代闡釋》,《當代經濟研究》,2001年第5期。

54、《論企業家高級人才市場建設》,《西安石油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55、《論陝西經濟結構及所有制結構的調整》,《2001年陝西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56、《國有小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研究》《社會》2000年,第11期。

57、《西北地區水資源利用的政策建議》,《西部大開發理論、論證和政策》 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8、《可持續發展:非正式制度視角的反思與闡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59、《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反思》,《西北大學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60、《陝甘寧老區實現生態經濟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理論導刊》,2002年第9期。

60、《可持續發展與治理外部性關係的思考》,《當代經濟研究》,2002年第6期。

61、《經濟轉型時期社會保障酬資模式的選擇》,《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

62、《新型工業化: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創新》,《經濟學家》,2003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工業經濟》2003年7期全文轉載。

63、《新型工業化:中國工業化路徑的轉型》,《人文雜誌》,2004年第1期。

64、《中國二元工業化及其協調發展探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65、《西部地區的二元工業化及其協調發展的思路探討》《 財經科學》,2004年第1期。

66、《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城鄉二元工業化的協調發展》,《理論與改革》,2004年第1期。

67、《基於工業區位理論的西部新型工業化》,《西北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68、《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的制約因素及其實現途徑》《 新疆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69、《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年第2期。

70、《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經濟學反思》,《西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5期轉載。

71、《制度演變、制度約束與可持續發展》,《 海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72、《關於建立西部經濟發展理論的思考》,《理論導刊》,2002年11期。

73、《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的述評》,《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7期。

74、《中國可持續發展10年研究的述評》《西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75、《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蘭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75、《亞當、斯密<國富論>的方法論及其哲學基礎分析》,《經濟評論》,2003年,第3期。

76、《跨越式發展從哪裡突破》《光明日報》(理論版)2004年2月15日。

77、《效率激勵與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入分配的制度分析》,《 求是學刊》,2004年,第4期。

78、《西北地區新型工業化的制約因素及其對策》,《 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79、《發展經濟學的工業化理論述評》《學術月刊》,2004年,第4期。

80、《擴大民間投資: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任務》,《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人大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3期全文轉載。

81、《社會分工:擴大民間投資的長期機制》《稅務與經濟》,2004年,第2期。

82、《論新型工業化的十大關係》,《 中州學刊》,2004年,第5期。

83、《制度約束與可持續發展》,《經濟評論》,2004年,第4期。

84、《中國農村民主選舉中的提名方式及實施績效分析》,《 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85、《論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年,第期。

86、《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研究觀點的述評》,《中國人口、資源與管理》,2004年第5期。

87、《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供給》《改革》,2004年,第5期。

88、《新型工業化與生態經濟模式的建立》,《 生產力研究》,2004年,第8期。

89、《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定位》,《 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第5期。

90、《從傳統發展觀到科學發展觀:發展觀的創新》,《 福建論壇》,2004年,第8期。

91、《經濟轉型時期工業化進程的演進及其制約因素分析》《中國經濟評論》,2004年,第10期。

92、《選舉提名方式與土地管理體制:村民對村領導行為及其績效的評價》,《經濟研究》,2004年,第9期。

93、《關於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思考》,《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5期。

94、《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延安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95、《社會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應》《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96、《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徵及其戰略定位》,《稅務與經濟》,2004年,第5期。

97、《二元經濟結構背景下的新型工業化》,《理論與改革》,2004年第2期。

98、《關於區域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思考》《山西財大學報》,2004年,第5期。

99、《我國生態經濟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貴州財經學報》,2004年,第5期。

100、《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分析》,《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內蒙古大學學報,2004年版。

101、《西方經濟學的外部性理論及其評析》,《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102、《資源環境約束下的新型工業化及其制度供給》,《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工業經濟》200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03、《工業結構的高度化:一種產業鏈視角的分析》,《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工業經濟》,2005年第3期全文複印。

104、《工業反哺農業:工業化中期階段發展戰略的轉型》,《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105、《西部地區的社會分工和制度變遷》,《經濟學家》,2005年,第3期。(獨立)

106、《綠色吳起論壇綜述》《光明日報》(理論版),2005年8月8日(獨立)

107、《可持續發展實現途徑的制度分析》,《求是學刊》,2005年,第3期。(獨立)

108、《工業化的階段性與新型工業化中的再工業化》,《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5期。(獨立)

109、《中國轉型二元經濟的特徵及其轉化機制分析》,《求索》,2005年,第9期。(獨立)

110、《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反哺農業的制度創新》,《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獨立)

111、《區域經濟的差異性及其協調發展的途徑》,《稅務與經濟》,2005年,第3期。(第二)

112、《二元經濟結構、二元工業化與西部地區的新型工業化》,《新疆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113、《西方轉型經濟學的理論述評》《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第一)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5年第12期全文複印。

114、《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經濟學再分析》,《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獨立)

115、《科教優勢與區域經濟劣勢:陝西經濟之迷的再求解》,《中國經濟評論》,2005年,第5期。

116、《基於科學發展觀的新型工業化及其創新支持》,《福建論壇》,2005年,第2期。(獨立)

117、《以新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生產力研究》,2005年,第8期。(第二)

118、《工業反哺農業:長江三角地區的機制、模式及其對西部的啟示》,《西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119、《經濟轉型時期的信用制度建設及其制度供給》,《 思想戰線》,2006年,第1期。(獨立)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

120、《西部經濟發展的長期機制:社會分工與制度變視角的分析》,《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獨立)

121、《世界工業化的趨勢及其新型工業化的定位》,《山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122、《以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高區域競爭優勢》,《光明日報》,2006年5月。

123、《經濟轉型、市場秩序與非正式制度安排》,《學術月刊》,2006年,第9期。

124、《以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福建論壇》,2006年,第9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國民經濟》2007年,第1期全文轉載。

125、《經濟發展成本、人類行為與制度安排》,《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126、《以利益衝突向利益和諧的轉化統領諧社會的構建》,《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127、《歐盟一體化背景下德國魯爾區經濟轉型的績效分析》,《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128、《經濟轉型時期行政性壟斷的規制》,《稅務與經濟》,2005年,第6期(第二)

129、《西方經濟學的利益和諧理論述評及其啟示》《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130、《西部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互動:產業互動視角的研究》,《財經科學》2007年,第1期(第二)

131、《歐盟一體化背景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踐、經驗和啟示》,《山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132、《西部資源富集區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學分析》,《西北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133、《二元經濟結構研究的述評及其轉型路徑》,《光明日報》,2007年,5月17日。

134、《區域經濟理論的演化及其發展趨勢》,《經濟評論》,2007年,第1期。

135、《西部區域經濟成長及其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西北人口》,2007年,第1期。

136、《我國“二元雙層”勞動力市場下的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137、《中國城鄉二元工業化反差的理論解析》《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138、《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我國工業經濟政策的轉型》,《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139、《我國四元經濟結構背景下的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 農業經濟問題》,2007年,第7期。

140、《新型工業化與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人文雜誌》,2007年,第8期。

141、《論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福建論壇》,2007年,第7期。

142、《中國公共支出結構對經濟成長影響的實證分析:1978-2004》,《經濟評論》2007年,第5期。

143、《我國國有資產經營效率評價研究》,《求索》,2007年,第7期。

144、《實現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和建設新農村的有機銜接》《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年第5期。

145、《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系統性風險及防範》,《經濟縱橫》,2007年,第6期

146、《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的結構最佳化及其方略》,《人文地理》,2007年,第5期

147、《中國老工業區的個性差異及政策取向》,《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148、《論新農村建設與城市化的協調發展》,《理論導刊》,2007年,第6期。

149、《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供給及其政策取向》,《生態經濟》,2007年,第12期。

150、《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個制度、激勵、組織和能力視角的分析框架》,《福建論壇》,2008年,第4期。

151、《西部資源富集區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及其路徑選擇》,《開發研究》,2008年,第2期。

152、《西部資源富集區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轉型》,《經濟問題》,2008年,第4期。

153、《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經濟學分工理論的比較》,《經濟縱橫》,2008年,第2期。

154、《經濟轉型、民間投資與政府投資轉向》,《經濟科學》,2008年 ,第2期。

155、《中國經濟成長奇蹟:描述、界定與理論解釋》《西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156、《工資、物價和經濟成長的內在關係——來自中國數據的實證檢驗》,《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57、《經濟發展成本分析視角的可持續發展模型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年,第1期。

158、《對古今中外價值理論的系統梳理》,《經濟學家》,2008年,第1期。

159、《技術進步偏向對實際工資變化趨勢影響的實證分析》,《軟科學》,2008年,第2期。

160、《基於循環經濟的陝北經濟開發模式探析》《理論導刊》,2008年,第1期。

161、《西部地區區域創新體系構建》,《商業時代》,2008年,第5期。

162、《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勵、組織和能力視角的分析》,《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163、《關於經濟學專業主幹課程設定改革的思考》,《財經科學》,2009年,第1期

164、《長期困擾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十個滯後”問題》,《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1期

165、《關於經濟學專業主幹課程設定改革的思考》,《中國大學教學》,2009年,第1期

166、《中國30年的企業改革:回顧與發展展望》,《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167、《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績效評價:1999-2008》,《開發研究》,2009年,第1期

168、《異質性勞動力轉移假說的理論分析及其中國的實證檢驗:1996-2006》,《農業技術經濟》,2009年,第1期

169、《經濟學與數學結合視角下的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西安郵電學院學報》任保平,2009年,第2期

170、《主體功能區建設:西部生態環境重建的新模式選擇》,《生態經濟》,2009年,第2期

171、《新中國經濟學60年:演化邏輯、發展軌跡與未來趨勢》,《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172、《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與經濟成長》,《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第3期

173、《中國資源環境領域改革30年的回顧與總結》,《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174、《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評價及現階段的特徵分析》,《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4期,被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6期轉載

175、《中國通貨膨脹的性質及巨觀經濟長期穩定的對策分析》,《商業時代》,2009年,第4期

176、《我國中部地區能源消費與經濟成長——基於中部6省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經濟經緯》,2009年,第4期

177、《經濟學與數學結合視角下的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第5期

178、《中國經濟轉型績效分析:1992-2006》《財經科學》,被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9期轉載,2009年,第5期

179、《我國無限勞動供給時代有沒有結束》,《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5期

180、結構偏差、轉化機制與中國經濟成長質量》,《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5期

181、《古典主義範式下的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理論述評》,《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182、《新中國60年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7期

183、《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經濟發展的轉型及其創新支持》,《改革與戰略》,2009年,第8期

184、《就業與工資關係的兩種不同理論比較研究》,《經濟縱橫》,2009年,第8期

185、《西部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模式選擇及其實現路徑》,《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

186、《以社會實踐推進創新人才的培養》,《高校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187、《福利分配平等性與中國經濟成長質量——基於新中國六十周年數據的理論與實證分析》,《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9期

188、《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企業技術創新環境的最佳化》,《求索》,2009年,第10期

189、《要素生產率和經濟成長質量的理論與實證分析——基於1952~2007年的數據》,《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11期

190、《財政聯邦還是委託代理:關於中國式分權性質的經驗判斷》,《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

191、《中國經濟學60年回顧與展望:演化邏輯、發展軌跡與未來趨勢》,《新華文摘》,2009年,第18期

192、《中國古代的樸素生態文明思想及其實踐》,《光明日報》,2009年6月16日

193、《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歷史探微及其現代意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94、《以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12期

著作及教材

1、《中國社會保障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獨立)(19萬字)

2、《低成本經濟發展的制度闡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西部大開發知識讀本》,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參加)?

4、《企業成功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參加) (3萬字)

5、《中國西部區域市場經濟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參加) (8萬字)

6、《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研究》,陝西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參加) (9萬字)

7、《陝西市場體系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參加) (3萬字)

8、《西方經濟學、個體經濟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參加) (3萬字)

9、《西方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參加) (3萬字)

10、《中國21世紀的新型工業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獨立,31萬字)

11、《區域經濟論叢》(1),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執行主編)。

12、《區域經濟理論、方法與政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13、《區域經濟基本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14、《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1),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板。

15、《區域經濟論叢》(2),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執行主編)

16、《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1),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

17、《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1),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

18、《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1),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19、《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論與實踐》,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版。

20、《轉型經濟學》,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主要成員,2007)

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2.《中國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主編)

23、《衰退工業區的產業重建與政策選擇》,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24、《西部生態環境重建模式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現代政治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主編)

26、《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五)》,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10

27、《西部資源富集區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學分析》,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6

28、《總量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2009、2

29、《個體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9、6

30、《新中國經濟學60年(1949-2009)》,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31、《以質量看待增長:新中國經濟成長質量的評價與反思》,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年版

獲獎情況

1、《中國社會保障模式選擇研究》獲2000年陝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獨立)

2、《西北二棉解困診斷報告》,獲200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一等獎。

3、《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研究》,獲1998年陝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4.《陝西市場體系研究》,獲1999年陝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5、《低成本經濟發展的制度闡釋》,陝西省第八屆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6、《中國21世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7、《西安創新型城市戰略研究》,西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8、《地方高校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9、《選舉提名方式與土地管理體制:村民對村領導行為及其績效的評價》,陝西省第八屆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10、《中國農村民主選舉中的提名方式及實施績效分析》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1、 《中國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12、 2009年度省級教學名師,2009、6

13、 《西安建設創新型城市研究》,陝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4、 《西部地區生態環境重建模式研究》,2009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5、 《地方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2009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16、 《中國21世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00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12

學術兼職

(1) 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

(2)全國生態經濟學會高等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

(3)全國綜合大學《資本論》研究會理事

(4)陝西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

(5)陝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6)陝西省衛生經濟學會理事

(7)西北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8)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

(9)《經濟研究》雜誌匿名審稿人

(10)《經濟學季刊》匿名審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