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長統(180~220)

仲長統(180~220)

正文

東漢政論家。字公理。山陽高平(今山東金鄉)人。20多歲時遊學青、徐、並、冀之間,倜儻敢言,行為不羈。常託病拒絕州郡召命,被稱為“狂生”。建安十一年(206),尚書令荀悅舉為尚書郎。曹操為丞相,他一度入幕參軍事。後復為尚書郎。死時40歲。
仲長統生長於漢末亂世。有志不達,懷才不遇,憤世嫉俗,遍擿時弊,蔑視權貴。意欲高蹈,而終於不能忘世,“每論說古今及時俗行事,恆發憤嘆息”(《後漢書·仲長統傳》),因著《昌言》。這是一部思想政治雜論集,《文心雕龍》歸之“諸子”,《隋書·經籍志》列入“雜家”,而《新唐書·藝文志》則以為“儒家”。其思想複雜,大致論政治則出《荀子》而近法家,講人生則趨老、莊而求逍遙,其鋒芒主要指向漢末黑暗政治現實,尤其猛烈攻擊昏君、外戚、宦官統治,可謂“其闓陳善道,指抲時敝,剴切之忱,踔厲震盪之氣,有不容摩滅者”(嚴可均《鐵橋漫稿·〈昌言〉敘》)。其文風的特點是任氣騁詞,鋪張揚厲,駢偶排比,形象鮮明。如指斥亡國昏君寵信宦官外戚說:“使餓狼守庖廚,飢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生人之骨髓,怨毒無聊,禍亂並起,中國擾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理亂》)表現出建安時代政論散文“漸尚通侻”、“頗慕縱橫”的“騁詞之風”(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昌言》原34篇,十餘萬言(《三國志·魏志·劉劭傳》注引作“二十四篇”),是他去世後,由友人繆襲整理撰次成集的。宋時已佚散。清人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從《後漢書》《群書治要》、《意林》等書中輯得遺文數十條,並其他雜文共編為2卷半。此外,《後漢書》存四言詩《述志詩》2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