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寺[江西]

仰山寺[江西]

仰山寺,唐開成年間,唐朝高僧慧寂由溈山來到宜春仰山,誅茅修“仰山寺”傳法,世稱仰山禪師,它是以溈山禪師靈佑和仰山禪師慧寂為祖,世稱“溈仰宗”,為禪宗南宗五派之一。 該寺始稱“仰山寺”,因武宗反佛,慧寂曾外出棲隱他處,故宣宗大中年間改稱為“棲隱寺”。到宋初又改名“太平興國寺”。元朝大德七年(1304年)寺被為毀,住持僧稀陵禪師募化重建,歷里8年,新寺於皇慶元年(1312年)竣工落成,敕名“太平興國禪寺”,計有殿、堂、樓、閣、寮、庫、廚等各種建築28座,飛檐斗拱,雕梁漆棟,極為壯觀。明清以後,寺宇屢經興廢,規模漸次縮小。 元朝仁宗皇帝令大臣程鉅夫撰文、趙孟書丹的《大仰山重建太平興國禪寺碑》 清道光十一年(1832年)最後一次重建,改名“興國古寺”,寺院座北朝南,分上、下兩殿,上殿為大雄寶殿,供奉有樟木雕刻,金裝彩飾的佛像。當時該寺為宜春來客的主要游觀點之一。現尚存寺前兩株合抱銀杏和梵宇淋宮,斷瓦頹垣。

基本信息

唐開成年間,唐朝高僧慧寂由溈山來到宜春仰山,誅茅修"仰山寺"傳法,世稱仰山禪師,它是以溈山禪師靈佑和仰山禪師慧寂為祖,世稱"溈仰宗",為禪宗南宗五派之一。
該寺始稱"仰山寺",因武宗反佛,慧寂曾外出棲隱他處,故宣宗大中年間改稱為"棲隱寺"。到宋初又改名"太平興國寺"。元朝大德七年(1304年)寺被為毀,住持僧稀陵禪師募化重建,歷里8年,新寺於皇慶元年(1312年)竣工落成,敕名"太平興國禪寺",計有殿、堂、樓、閣、寮、庫、廚等各種建築28座,飛檐斗拱,雕梁漆棟,極為壯觀。明清以後,寺宇屢經興廢,規模漸次縮小。
元朝仁宗皇帝令大臣程鉅夫撰文、趙孟書丹的《大仰山重建太平興國禪寺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