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二首

這兩首詩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系詩人現存最早的作品。作者是年二十歲,離日本歸國,是詩系留別湯國頓之作。湯國頓,即湯睿。國頓,一作覺鈍、覺頓,號荷庵,廣東番禺人,是詩人居留日本時的好友。辛亥革命時任中國銀行總裁。1916年被軍閥龍濟光刺殺。

蘇曼殊《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二首》

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①(二首)

蹈海魯連不帝秦②,茫茫煙水著浮身③。國民孤憤英雄淚④,灑上鮫綃贈故人⑤。

海天龍戰血玄黃①,披髮長歌覽大荒②。易水蕭蕭人去也③,一天明月白如霜。
注釋
注釋
①這兩首詩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系詩人現存最早的作品。作者是年二十歲,離日本歸國,是詩系留別湯國頓之作。湯國頓,即湯睿。國頓,一作覺鈍、覺頓,號荷庵,廣東番禺人,是詩人居留日本時的好友。辛亥革命時任中國銀行總裁。1916年被軍閥龍濟光刺殺。

②“蹈海”句: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戰國時齊人,常週遊各國。一次他到趙國遊歷,正碰上秦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魏國使者新垣衍勸趙王尊秦為帝,魯仲連堅決反對,並表示,如秦國“肆然而為帝,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這裡是借來表達他不願為清王朝之民。
③“茫茫”句:承上句,謂寄身於日本。著(zhuó濁),同“著”,安置,寄託。
④孤憤:本系《韓非子》篇名,此指孤寂的悲憤。
⑤鮫綃(xiāo消):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述異志》卷上:“南海出鮫綃紗,泉室(鮫人)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此指繪有畫的生絹。故人:老朋友,此指湯國頓。

①“海天”句:《周易·坤》:“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詩用此典,借喻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所造成的悲慘局面。龍戰,群雄並峙,互相爭奪,此喻列強侵略中國。
②“披髮”句:蘇軾《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披髮下大荒。”曼殊由此變化而來,用以抒發詩人無邊的哀愁。大荒,廣野,極言其曠遠。
③“易水”句:荊軻至易水上曾有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裡詩人以荊軻自喻,藉以表示他歸國反清的決心。

【作者簡介】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
1903年蘇曼殊留學日本,曾在東京早稻田大學預科,成城學校等處就讀,並利用假期到泰國、斯里蘭卡等國遊歷,在日本期間,參加過中國留學生的愛國組織革命團體青年會和拒俄義勇隊,傾向於民主革命。學成後回國,任上海《國民日報》的翻譯,不久即於惠州出家為僧。1907年赴日組織亞洲和親會,公然反抗帝國主義,後與魯迅等人合辦雜誌《新生》,但未成功,此後遠赴爪哇。辛亥革命後歸國,對現實悲觀失望。
1918年5月2日,蘇曼殊在上海病逝,年僅34歲。

藏頭詩【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二首】

蹈浪滄瀾喧寂港,海月鱗櫛盡浮光。
魯言莽語話無望,連城風月依墨香。
不緋葉怎知秋黃,帝王長劍辟天狼。
秦末煙起燼阿房,茫然雨歇冷舊岡。
茫恍草木不凝霜,煙掩古墓拜沙場。
水越四海潛音亡,著裝無力依院桑。
沉浮無主為萍仗,身畔落華已亂芳。
國破臣叛現蠹蝗,民飢刈麥背灼陽。
孤心長嘆喚夜央,憤恨叢谷百花盲。
英姿不見傾城傍,雄梟聞鍾揮戈槍。
淚眼望秋風斷腸,灑血江東寫窮章。
上俯佞臣下仰蒼,鮫歌悠悠滿城殃。
綃綾白帳隨君喪,贈語半夜徹長坊。
故詩琳琅葬京杭,人花兩面憂怨枉
海上歸花惹雲泱,天風晚吟祭三皇。
龍嘯九天鑄長劍,戰歌滅減掃野曠。
血濺破城點唇絳,玄青旗靡騎軍狂。
發斂瞳醉意藏,披錦成灰守獨帳。
發披千縷縛愁涼,長袖無知其音朗。
歌怨久消古蹟殤,覽眾山河余莽莽。
大義輾轉俱砂揚,荒顏白駒越參商。
易改今夕不招往,水絡連天善至上。
蕭影瑟瑟空折枝,蕭秋歸鴻解霓裳。
人轉幾世故交宕,去國久遠亦還鄉。
也無渡舟去何妨,一朝逝去一夕惘。
天佑以福萬生祥,明鏡拭見空幽篁。
月照繁花沉沙降,白無繚墨空詩行。
如醉依碑記歸江,霜影留白陌平常。

【滄月系列中引用的該詩句】

聽雪樓系列】舒靖容的驂龍四式:
海天龍戰血玄黃——海天龍戰
披髮長歌攬大荒——披髮長歌
易水瀟瀟人去也——易水人去
一天明月白如霜——明月如霜
鏡系列】海天龍戰,其血玄黃(鏡·龍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