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義
仙境,仙人所居處;仙界。亦借喻景物極美的地方。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於佛教的涅槃,也不同於亞伯拉罕諸教的天國。道教的理想世界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一種是宗教的。道教的理想世界是希望世界成為一個公平、和平的世界,沒有災禍、沒有戰爭的世界。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則是“仙境”,道教追求得道成仙,這樣就能超脫生死,在仙境中過仙人般永恆逍遙的生活。不同於其它宗教的是,道教並不認為人死後才能到達仙境,而是認為人的形體通過一些形式的鍛鍊與悟道可以長生不死,成仙以後也可以一樣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裡,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達到成仙的境界是非常不容易。
道教稱神仙所居的勝境。據《桓真人升仙記》稱:“有長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寶蓋層台﹐四時明媚。金壺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壽之丹﹐桃樹花芳﹐千年一謝﹐雲英珍結﹐萬載圓成。”道教認為無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遠之名山洞府。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仙境
拼音:xiān jiǹg
注音:ㄒㄧㄢ ㄐㄧㄥˋ
同義詞:瑤池
基本解釋:
[fairyland;wonderland;paradise] 神話般的想像的國土。
引證解釋
指仙人所居處;仙界。亦借喻景物極美的地方。
宋 周必大 《游廬山吊大林》詩:“ 康廬 第一推仙境,遂使如今忍陸沉。”
《紅樓夢》第一一七回:“﹝ 寶玉 ﹞一心想著那個和尚引他到那仙境的機關,心目中觸處皆為俗人。”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它們的羽毛是那么光潔,姿態是那么俊逸,再配上那紅的牆、綠的柏,與金瓦的宮殿,真是仙境中的仙鳥。”
其它相關
仙境之說起源
仙境之說源於中國遠古神話﹐《列子》中記述有不少“至人”、“真人”、“神人”、“化人”及理想之國的神話傳說,如華胥古國、終北古國、古莽之國、龍伯之國之記載,皆為後世福地洞天之祖本。為後世道教建立其神仙信仰提供了古籍依據。
《列子·黃帝篇》中說:黃帝晝寢,夢遊華胥氏之國。此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又說:在海河洲中有列姑射山,“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聖為之臣;不畏不怒,原愨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斂,且己無愆。陰陽常調,日月常明,四時常若,風雨常均,字(孕)育常時,年穀常豐;而土無札傷,人無夭惡,物無疵厲,鬼無靈響焉。”
《列子·周穆王篇》說: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化人“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周穆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後來化人帶周穆王去游化之宮,“王執化人之祛,騰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宮。化人之宮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後來周穆王又遊了臣搜氏之國,又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又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
《列子·湯問篇》中說:在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無底之谷,名曰歸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州,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鏇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干駢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又說:禹治水迷途,誤至終北之國。其國無風雨霜露,不生鳥獸、蟲魚、草木之類。“四方悉平,周以喬陡。當國之中有山,山名壺領,狀若甔甀。頂有口,狀若員環,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蘭椒,,味過醪醴。一源分為四垺,注于山下。經營一國,亡不悉遍。土氣和,亡札厲。人性婉而從物,不競不爭;柔心而弱骨,不驕不忌;長幼儕居,不君不臣;男女雜游,不媒不聘;緣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氣溫適,不織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數,有喜樂,亡衰老哀苦。其俗好聲,相攜而迭謠,終日不輟音。飢倦則飲神瀵,力志和平。經則醉,經旬乃醒。沐浴神瀵,膚色脂澤,香氣經旬乃歇”。
這些神話故事,皆是後世道教造構仙人仙境的模式。如《雲笈七籤》卷二十二《總說天地五方》就說:東方弗於岱九萬里之外有呵羅提之國;南方閻浮利三十萬里之外有伊沙陁之國;西方俱耶尼七十萬里之外有尼維羅綠那之國;北方郁單五十萬里之外有旬他羅之國;上方九天之上有元精青沌自然之國;中國直下極大風澤去地五百二十億萬時髦太和寶真無理之國。人皆高大,壽數百歲,“恆吟歌,其音以化越老之人,令知其國有不死之教”。又說:東方呵羅提國一名日生國,上有數千丈高大、三千圍、兩兩同根有大桑樹,仙人啖食桑椹,體作金光色。“地無寒暑,時節溫和,多生神仙芝草,食之飛空而行”。南方伊沙陁之國一名火庭天竺之國,甚多靈藥、甘液、玉英,無所不有,“取其獸毛作布,名之火浣布,小污以火燒之即鮮白”,此仙人所衣,民人皆三百六十歲。西方尼維羅錄那國一名雲胡月支國,國人壽六百歲,“上有山,生昆吾之石,治石成鐵作劍,光明照洞如水精,割玉如土”,又有吉光之獸,聲如梵音。北方旬他羅國一名天鏡之國,有五芝玄澗,“澗水如蜜,飲之與天地同年”。上方元精青沌自然之國一名洞淵清衍之國,“天人授飛仙之方”。中央太和寶真無理國,西王母之所治,“上生金銀之樹,瓊柯丹寶之林,垂蘇瑚以為枝,結玉精以為實”,仙人九萬人。《太清中黃真經》說:“當三蟲已亡,自達華胥之國”。後世道教更衍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仙境。
崑崙仙境
以崑崙為中心﹐《山海經》的《西山經》﹑《海內西經》和《大荒西經》皆謂其為天帝在下界之都邑﹐百神所在﹐萬物盡有﹔方圓八百里﹐高七萬尺﹐每面九門﹐門有開明獸守衛﹔其下有弱水之淵﹐外有炎火之山﹐遠望光芒四射﹔其上住有黃帝﹑炎帝﹑禹和西王母諸神人﹐宮闕壯麗﹐園囿精美﹐奇花異木長在﹐珍禽祥獸畢呈。華胥氏之國《淮南子‧地形訓》更有逐步登天之說:“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蓬萊仙境
以蓬萊神話為中心。傳說天帝治下神山本有五座,由於龍伯國釣走了維持神山的神鰲,致使"岱輿"、"員嶠"失去了羈絆,各自飄流到北極,沉入了汪洋大海,神山也只剩三座。 戰國時期燕﹑齊﹑吳﹑越等濱海地區海上交通漸開,諸侯國交流逐漸頻繁﹐“三神山”的神仙世界之說便流傳開來。《史記‧封禪書》稱:“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世主莫不甘心焉。”於是﹐尋找三神山及不死之藥者﹐從齊威王﹑秦始皇到漢武帝﹐延續了二百餘年。
新的神仙世界
在《莊子》和《楚辭》中﹐崑崙山和蓬萊仙境的神話合為一個新的神仙世界。其中對得“道”者和神仙之勝境﹐更有進一步的描繪。《莊子‧逍遙遊》雲:“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又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修道成仙
道教承襲前代神仙傳說﹐稍加纂綴增益。《雲笈七籤》和《正統道藏》均載有東方朔所著《海內十洲記》﹐稱崑崙﹑方丈﹑蓬丘等三神山為三島﹐稱祖﹑瀛﹑玄﹑炎﹑長﹑元﹑流﹑生﹑鳳麟﹑聚窟為十洲﹐合稱“十洲三島”﹐皆神仙所居﹐以為道士修道成仙之歸宿。
南北朝時期﹐神仙觀念和仙境之說亦有變化。《升玄內教經‧中和品》稱:“得道之品﹐莫不有三﹐上得神仙﹐中得泥丸﹐下得延年。”修道者須幾經洪爐試煉﹐功德圓滿﹐方可成道為仙,居於神仙洞府或壺中天地。
隋唐以後﹐隨著道教修煉術的發展﹐除了神山﹑神洲和天界等理想中的仙境外被大大繼承﹐許多名山形勝也被視為神仙所居之洞府﹐或修道成仙之佳境。較早的記載見於《雲笈七籤》的《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稱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均為神仙所居處。《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中亦有洞天福地的記載﹐但與《雲笈七籤》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