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關於村名的來歷,有三種說法。【一】說是按老滑縣縣誌註明(付亂革村、西亂革村、後陳家)統稱西亂崗,像後陳家、崔家拐、齊家拐、付家村都是當時的稱謂,那時付亂革稱為傅家村。【二】說很早以前這幾個村以種菜為生,東亂乾稱東菜園村,西亂革付亂革村稱西菜園村,這有李家北地東亂乾碑文為證。因朱寨村的朱諧音為"豬",故兩村有人迷信,故將東菜園更為東亂趕,西菜園村更為西亂趕,後來不知是筆誤或是戰亂年代的緣故,把趕字寫成乾字,故前多年都寫成亂乾,還有了“有割谷不下腰亂桿”的歇後語。【三】說古時候有個皇帝帶娘娘路過此地,因有事把鑾駕擱在本村,故名鑾擱,後更名付鑾閣。此有老布袋、老闆凳上的名字付鑾閣可以印證。解放後隨著漢字二次簡化的實施,付鑾閣就寫成了付亂乾。文革期間把乾字寫成了革字,沿用至今。
人口民族
村現有人口800餘人,皆是漢族。以付姓居多(還有王、史等姓),自洪桐遷民以來,因水害頻繁,村民皆擇高而居,付亂革村四角皆高,故本村形如巨鼎,雄踞平川。
經濟概況
付亂革村經濟日新月異,以村北經濟帶為樞紐,成功引進了中心國小、電工班、幼稚園、醫療站等惠民工程。現在四家超市東西相連,兩家飯店南北相望。
社會事業
國小布點之後,付亂革村北有亂革中心國小一所,供西亂革、付亂革、東亂革、關路口、朱寨等村的孩子就近入學讀書。本村尊師重教,崇文尚武。在過去物質和精神相對匱乏的年代,本村村民樂於文藝,自願組建“兩夾弦”戲班,也叫晚會班。自願籌錢買來鑼鼓家什、戲裝道具、在農閒之餘、逢年過節、茶餘飯後吹拉彈唱自得其樂。在生產隊的時候,在大隊支持下,村裡的年輕人自願組織了武術班,授業於洪拳泰斗“五啞巴”門下,學習長拳短打、十八般兵刃。到現在像“五封鎖、轉錘、地躺拳、話拳”等歷歷在目。“槍破槍、刀破槍、大刀破槍、小刀破槍、拐子破槍、兩節棍破槍、梢的破槍、刀對刀、槍對槍”等時常有人耍起。確實起到了強身健體、抵制賭博、防賊防盜的積極作用。近年來在村委會大力資助下,本村村民組織了“秧歌隊、舞蹈隊、腰鼓隊”等文藝項目,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著名人物
楊學先,抗日救國會會長烈士,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他的紀念碑現位於西亂革村西頭。
付恩波,滑縣發改委主任、濮陽市公安局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