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17畝(其中:田176畝,地31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3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5畝,主要種植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其他面積15畝。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55戶,共有鄉村人口226人,其中男性116人,女性110人。其中農業人口224人,勞動力177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18人,漢族4人,其他民族4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人,占人口總數的2.65%;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人,參合率74.91%;享受低保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貓街鎮衛生院,距離貓街鎮衛生院3.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到咪三咱國小就讀,中學生到貓街中學就讀。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咪三咱國小1.5公里,距離貓街中學3.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 中小學生11人,中學生7人。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設黨小組1個,共有黨員8人,黨員中男黨員7人,女黨員1人;該村有團員21人。該村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出黑板報、召開會議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7畝;一事一議籌勞128個(勞均1個),集體總收入0.8萬元。
農村經濟
2006年,該村經濟總收入49.9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55萬元,占總收入的67.11%;畜牧業收入8.64萬元,占總收入的17.28%(其中出欄肉豬230頭、雞630隻);漁業收入0.12萬元,占總收入的0.24%;林業收入0.37萬元,占總收入的0.74%;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8%;工資性收入1.74萬元,占總收入的3.48%,其他收入1.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5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5.65%),在雲南省內務工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