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仁壽鎮位於順昌縣北部,距縣城60千米,東與建甌市交界,西與邵武市相連,北與建陽市接壤,屬順昌縣的邊陲之鎮,總面積171.8平方千米。仁壽在1940年稱為仁陽鎮,後改為仁壽鎮,1956年稱順昌第五區,1957年改為仁壽區,1961年改為仁壽人民公社,1984年撤消公社建制,改名為仁壽鄉,1994年撤鄉建鎮,成立了鎮人民政府。現轄8個行政村,1個綜合林場,1個華家山毛竹采育場。仁壽村為政府所在地,海拔224米,全鎮總人口16099人。
森林資源豐富,覆蓋率為75%,木材總蓄積量89.83萬立方米;毛竹立竹650萬根;水力資源充沛,仁壽溪流域面積19.3平方千米,水力可開發1350千瓦,是水產養殖難得的優質水資源;礦產品種多、範圍廣,現已探明鉛鋅礦、金礦、高嶺土、花崗岩等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資源。
經濟以農為主,是典型的農業鎮,年產糧食8851噸,年產商品材1.28萬立方米;年產毛竹53萬根,鮮筍5940噸;年產雪柑、蘆柑5285噸;還盛產蓮子、香菇、黑木耳等農特產品;養殖業發展較快,年產淡水魚61噸,鰻魚200噸。鄉鎮企業穩步發展,現有集體、個私和民營企業750餘家,主要生產掛曆棒、鍾鏡框、梳妝盒、地板木、麻將蓆、按摩席、座墊、膠合板、竹製品等。
各項事業穩步發展。電、訊、路、電視網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電網與華東電網聯網,電力充足;程控電話和全球通、模擬數字行動電話,以及傳呼機接收發射站網路健全,通訊便捷;公路暢通,生產、生活運輸方便;環境設施建設面貌一新。文教衛設施有很大改善,教學質量達部頒要求,民眾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鎮區電視覆蓋率達100%,8個行政村全部安裝了閉路電視,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近幾年來,黨委、政府走科教先導、工業興鎮、產業富民的路子,大力發展竹、果、菌、蔬菜、畜禽、特種水產六大產業,積極引進外資,擴大對外開放。
仁壽鎮獼猴桃酒 仁壽鎮西瓜
當前,仁壽人民正以嶄新的面貌,把山門打得更開,熱誠歡迎海內外賓朋、有識之士來仁壽開發投資,興辦“綠色、黑色、無色”企業和各類農副產品加工業,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共同促進仁壽經濟繁榮、社會進步。.
村名由來
仁壽村包括上嶺、後橋兩自然村,位於安海西部,為紀念革命烈士朱仁壽而命村名。
上嶺在宋、元、明時曰“州嶺”,宋時屬開建鄉、仁孝里,元、明、清屬六都,清代改“樟嶺”,據傳州嶺在歷史上曾經是安海港一主要內港,現存的“龍尾橋”(俗名松尾橋)就是當年的商船停泊處;在龍尾橋至後橋村的龍山地界有一條“海客路”,以及繁榮鬧市(現已廢為農地,但尚有破碎磚瓦為證);此外,州嶺在廢村後,尚存的“康王宮”(航海護神康王公、聖侯公)。就是當年對外貿易較為繁榮的見證;海客路起自龍尾橋至後橋直達閩粵大道,上可通泉州,下過南安“康店鋪”通廈、漳到廣東,北經南安官橋達安、永、德,南出安海港海運四通八達。特別在明代實行禁海緝私時,以其特殊地理位置,正是私人商貿一重要貨物集散地。據老一輩傳說:“上嶺早於明末毀於地震,我們是後來再搬進來的。當時樹林茂密,常有母雞自孵小雞自林間出。”按《朱氏族譜》記載,上嶺朱姓人系清乾隆年間從後山遷入(部分為朱詢後裔),而現存的墓誌僅有“樟嶺”而無’州嶺”字樣,說明州嶺在清代已不存在。經查《晉江縣誌》,歷年地震的記載,未見有因此而“廢村”之說,根據《晉江縣誌》的記載,安海曾經歷過三次毀城浩劫。“安海經丙辛毀鎮後,夷廢近30年,變成荊棘遍野,狐兔出沒的荒灘野地”。為此有理由認為,地處內港的州嶺、海客路毀於清順治年間。縣誌中的“狡兔出沒”和傳說中的“母雞帶小雞自林間出”是相吻合的。
上嶺現有人口1684人,先為周姓人開闢,繼而茂山朱氏部分房祧遷入(俗稱上下鈔茂)。約於1735—1745年間,後山朱氏又有二房祧遷居上嶺。現尚有幾戶吳姓人,但何時遷入未明。1959年,南安建後橋水庫,又有幾戶洪姓人家移居上嶺。
後橋村,是烈士朱仁壽出生地,是古“閩粵大道”的小站點。後橋早時何年置村已無從稽考,但據後橋《朱氏族譜》記載,後橋朱姓人約於清乾隆年間(1735———1745),為勢所迫從後山遷入,現人口600餘人。
上嶺、後橋均為革命基點村。
<!--農家店
本村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