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學家通過對古埃及和南美的木乃伊進行研究發現,癌症並非“自然的”,純粹是“人造的”。現代生活方式的糜爛、污染水平的與日俱增,以及飲食習慣的不健康,都是癌症產生的溫床。
提出
研究發現,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死亡率開始急速飆升,尤其是兒童患癌症的比例。單就英國而言,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多達15萬。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命科學系埃及考古學教授羅薩莉·大衛指出:“在工業化國家,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兩大主因。但是古時候,得癌症是很罕見的。自然界中沒有什麼東西會引起癌症。我們必須承認,癌症是一種‘人造的’疾病。污染以及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是引發癌症的因素。換言之,癌症是現代生活催生的一種現代疾病。”
原因
現代生活方式的糜爛、污染水平的與日俱增,以及飲食習慣的不健康,都是癌症產生的溫床。
其他人造疾病
納米病
一種物質被“打碎”成納米材料後,其性能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甚至違背人們的常識。
有專家針對一種磁性納米液體警告道:“這種磁性納米液體如果沾染到人體上,再遇上強磁場,後果是沒法預計的。”從理論上說,如果一滴這種液體沾在人的手背上,剛好手掌下有塊磁鐵,那么它的顆粒便會受磁場吸引,鑽到人的手掌里去。後果怎樣?誰也說不清。納米材料顆粒非常之小,讓它穿透人體簡直是易如翻掌,人體的自身的防禦系統在這微小的顆粒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納米材料的生產過程中也可能有隱患。大家都知道毛紡廠、水泥廠產生的粉塵可導致“矽肺”。而生產納米材料,可能產生納米尺度的粉塵,它們是否會造成對肺部的污染?是否會透過人的肺泡、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使人生病?
納米顆粒在人體沒有禁區
據美國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鼠身上完成的實驗顯示,直徑為35納米的碳納米粒子被老鼠呼吸進身體後,能夠迅速出現在大腦中處理嗅覺的區域即嗅球內,並不斷堆積起來。研究人員相信碳納米粒子是同“捕捉”香味並將信號傳送給嗅球的大腦細胞一道進入大腦的。
美國賴斯大學生物和環境納米技術中心主任維基考爾文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就引用了兩條需要重視納米材料的理由:一是納米材料甚小,它們可能會進入人體中那些大顆粒材料所不能抵達的區域,如正常細胞;二是在納米量級,材料的性質會有不同的表現。研究人員並不知道如何將納米材料從人體中清除,也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在人體中降解或堆積。
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在含有直徑為20納米的“特氟龍”塑膠(聚四氟乙烯)顆粒的空氣中生活了15分鐘的實驗鼠會在隨後4小時內死亡;而暴露在含直徑120納米顆粒的空氣中的對照組則安然無恙。此外,兩個由毒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表示,他們發現吸入碳納米管能導致肉芽瘤,該病是肺結核病的典型特徵。
納米潛在的危害可能是致命的
支持納米技術的大多數政府機構和研究人員並沒有高度重視納米技術這把“雙刃劍”的負面。近年,納米研究成果可謂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研究人員利用生物的自組裝技術和碳納米管電子特性,首次在DNA上製造出納米電晶體,證明生物技術可以製造無機物器件。這意味著無機物可以在生物技術的幫助下像細胞一樣製造自己,那么“灰色粘質”(greygoo)就很現實了。美國未來學家德雷克斯勒(ErichDrexler)認為,一種能夠自我複製的納米尺度機器人會把所接觸到的一切物質都變成自己的同類———這當然意味著世界末日的來臨。事實上納米技術使計算機的發展更有潛力,未來的納米機器人極可能擁有這種能力。
科學家解釋說,納米是絕對微觀世界的概念,以上這些產品如果真是納米產品,那么這些納米微粒是飄浮和運動的,要按照物理學上的布郎運動進入食品和人體,進而進入人體細胞內。而這些產品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矽、氧化肽、氧化錳或者銀,這些成分在人體內如同“幽靈一樣飄浮”,如果潛伏在細胞內就有可能誘發細胞病變,進而可能導致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