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

人與人之間

《人與人之間》分“初次見面篇”、“對話篇”、“矛盾篇”、“和解篇”、”人脈篇”、”成果篇”、“禮節篇”、“評價篇”、“傳言篇”、”修養篇”,共十部分,每部分又以平時常見的多個問題各領一節,層層深入,高潮迭起。與其說《人與人之間》提供了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答案,不如說它提供了一種與人平易相處的方法。實在是一部“培養識人慧眼”的奇書!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高喆鍾 在聯合新聞社和SBS做了17年的新聞記者。其間,憑藉眾多獨家新聞報導摘得了韓國記者大獎、韓國記者企劃報導獎、韓國媒體大獎、YWCA年度節目獎、JJ俱樂部媒體獎等眾多新聞傳媒獎項。通過廣泛地接觸下至罪犯、上至財閥和政客等各色人物,他獲得了敏銳的洞察力。通過直接或間接地觀察由各色人物在各種組織網路中構建的“關係全景”,他感受到了人際關係在人生中所占的絕對分量,並擅長把一個個很小的素材轉變為引起讀者共鳴的故事,並由此揭示人際交往的智慧。

媒體評論

過去我只知道作者一位有才華的財經記者,所以一開始以為他寫的是本財經普及讀物。不過書稿之後,我認為,比起財經類著作,本書能為人們提供更多切實有效的幫助。——陳稔韓國前國務副總理

無論是時尚是人生,都要飽含溫厚的感性。此外,為了取得成功,還要有執著的專業韌性。這是一生飽含溫度感性、專業韌性和人生洞穴力的好書。

——昂德萊·金

國際著名時裝設計師此前雖然也看過一些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但這本書給人以全然不同的感覺:不是心理遊戲或技術分析,而是蘊涵來自親身實驗的理性智慧;與其它說它提供了如何處理人際卷第的答案,不知說它提供了一種用真誠和愛心與人際的方法

——朴炳元韓國副財長

看了其他很多告誡人們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圖書,覺得書裡面的人就像是實驗用的老鼠,而本書的觀點是首先把人看作人而不是實驗鼠,在此基礎上再去謀救建立和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書里說,如果男士們都將幫助女同事看作是一種互助,那么現在所有職場中的妻子和姐妹們就會變得輕鬆一些,各自家庭也變得更加和睦一些,對此我完全同意。我認為,這本講述寬容與和解的方法、用經濟法性智慧指導人們行為方式的著作,女性讀者都應該讀一讀。

——金素源韓國SBBS《8點新聞》主播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第一個故事 初次見面篇

做人比禮儀更重要?

別出心裁的唐突回答會顯得特立獨行?

憑相貌能了解一個人的真面目?

由經驗得來的成見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

吃過苦的人更好?

只是牽個頭,讓他們彼此去相互判斷?

氣勢強才能壓倒對方嗎?

適當的誇飾會給人以信賴感?

第二個故事 對話篇

能言善辯是成功的核心要素?

一起共事,想法也會變得一樣?

以邏輯來說服別人是最有力的方式嗎?

直率的忠告是良藥嗎?

上司對奉承有警戒心?

苦口的一定是良藥嗎?

頻繁的稱讚會導致自滿嗎?

第三個故事 矛盾篇

努力就能使不融洽的關係得到改善?

忍受冤屈就會真相大白?

應該無條件地迴避衝突嗎?

舉鞭時要如刺在手?

同事情誼會成為渡河之舟?

人人都具備常識性思維?

親近的人之間的矛盾如抽刀斷水?

第四個故事 和解篇

傷口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自然癒合嗎?

寬恕能使關係恢復如初嗎?

何時道歉都不晚嗎?

犯錯的一方要先請求和解?

第五個故事 人脈篇

要飛黃騰達,最重要的是要站好“隊”?

不要把家人拉進公事關係中?

人脈廣是最大的財產嗎?

含糊其辭的委託才能減輕對方的負擔?

要拒絕的話,最好斷然拒絕?

第六個故事 成果篇

競爭的舞台公正嗎?

保持成功,能力就會被認可嗎?

要公平地論功行賞嗎?

對同事的成功會真心祝賀嗎?

人才會自己發光嗎?

和睦的團隊安定並有效率嗎?

對未經檢驗的事或人,不做或不用最安全?

第七個故事 禮節篇

謙遜有時候會招致輕視?

在爭執中不必講求規則嗎?

位置的改變會使態度也改變嗎?

女性和男性要同樣對待嗎?

出格的言行會增加親密感?

親密度越高,集體就越強大嗎?

個性鮮明會使人際關係減分?

原則和一貫性就是生命?

心意比禮物更重要?

跳槽,走了就沒任何瓜葛了?

一朝是領導,永遠是領導?

第八個故事 評價篇

我的評價我知道?

山窩裡飛出金鳳凰?

有好父母就走得順?

快鐮刀勝過鈍鐮刀?

前輩和後輩水火

對信息敏感的人會領先?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誤會不同於謠言?

謠傳不會成為新聞?

親近的人會保守秘密?

第十個故事 修養篇

付出多少收穫多少?

要多向白手起家的人學習?

危急時刻的稱讚只有聖人才做得到?

提供幫助時,對方的過失該追究的也得追究?

準確指出缺點才能助其克服逆境?

吝嗇才能聚財?

即使不親身經歷也能感同身受?

痛苦的分量和感受因人而異?

真正的友情永遠不會變?

團隊生活中的情誼是不必要的感情?

不知感恩的人太多了?

結語 人際關係高手要有放棄的勇氣

……和追求的能力信念

1、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

2、當你說不時,你要使不聽上去象是一樣好聽。

3、讓朋友低估你的優點,讓敵人高估你的缺點。

4、痛苦不象死亡那樣無可挽回!

5、如果你沒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你就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男人。

6、永遠不要恨你的敵人 ,因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

7.永遠要互相包容。

編輯推薦

本書作為一部與眾不同的職場人際關係經典之作,在韓國一經問世便引起轟動,半年之內便飈升全國非文學類圖書銷售排行榜前10名,連續印刷13次,至今暢銷不衰,受到廣大職場人士的追捧。 書中沒有人際關係的心理遊戲或技術分析,呈現的全部是作者親身體驗得來的人生智慧。作者憑藉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作為記者的敏銳洞察力,以現實為素材,盤點人際交往的得失,剖析複雜的人心世道。其得天獨厚的閱歷、深厚的語言功底,賦予本書非凡魅力。本書透析了幾乎每個人都會犯的交際誤區和先入之見,以及想得過於簡單的人際關係的知識,告訴人們應如何通過搞好人際關係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與分歧,締結“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

文摘

第一個故事初次見面篇

慣例性的提問需要慣例性的回答

過於別出心裁的唐突談吐,較之顯得積極來說,更可能給人留下缺乏均衡、平和性格的印象。

現在正經營某風險投資基金的一位前輩一醉酒就會自豪地提起當年他面試時的“英勇事跡”。在某金融公司的最終面試場上,面試考官“你最喜歡什麼”的話音剛落,那位前輩就回答說:“我最喜歡的是女人。能坐擁天下所有的女人就好了。”

這一來面試考官們對前輩的豪放和直率大為欣賞,錄用了他,並且直接把他安排進了秘書室工作。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當年憑著唐突、“直率”的回答獲得面試高分的前輩,在最近面試新職員時,卻無條件地淘汰了像自己那樣回答問題的應聘者。

用那位前輩的辯解來說,雖然那種仿佛世界盡在掌中的魯莽氣概也曾獲得過好評,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前輩的哲學是:時代變了,方法也要改變。

在面試考官們經常對應聘者提出的問題中,“你怎么看待持強硬原則的工會”這種慣例性的提問也是這種情況。如果直率、勇敢地回答“我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為了現實地應對資本家所擁有的優越權利,只能增強工會的強硬度”的話,應聘者十有八九會落選。

這種提問意在考察應試者即使本人的實際想法不同也能根據情況隨機應變的才能,更進一步說,是為了了解應聘者是否具備順從團隊的平和性格。無論回答是否正確,考官們都會認為那種缺乏靈活性、只會呆板地回答提問的應試者在進入公司後很可能無法適應團隊生活,行為出格。

唐突、出格的回答源自傲慢

我就有過與此相似的經歷,在應聘考試中吃過虧。在某綜合類日報的最後面試中,一位考官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在我們的姊妹報紙中有個經濟日報,先到那裡去發展一年,再回到綜合日報來怎么樣?由於姊妹報紙是單獨招聘,沒有招到好的人才,所以才想這樣做。怎么樣?這樣的話你還有在這裡工作的意向嗎?”

看到一起參加面試的兩位前輩都做出了如果能被錄取派到哪裡去工作都不介意的“正確回答”,我覺得他們很卑怯,就唐突蠻幹地表白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事實上我想去電視台,只是因為那邊多年沒有招聘,迫不得已才來這裡應聘。如果把我分到經濟部或政治部的話,我就留下,但是我沒有去經濟日報工作的想法。”

聽了我的回答,旁邊的兩個前輩一直盯著我看。面試結束走出房間時,社長把我叫住了。

“高喆鍾君,我作為過來人想對你說幾句話。看考試成績你是很出色的,但是你對待面試的態度有問題啊。一個能了解考官提問意圖的人那樣講話是不行的。就算你去別的地方應聘會被錄取,那種態度在社會生活中也是不好的。”

落選了!在直覺到失敗的同時,我暗自反省自己的傲慢。一起參加面試的三個人中,兩位前輩都被錄取,我自然是落選了。

唐突多半起因於驕傲。面試或與別人初次見面時,對方如果做出意圖明顯的提問,要以常識性的思路去回答,這是關係熟絡前應該遵循的“常識”。

憑相貌能了解一個人的真面目?

“慧眼識人”只是一種錯覺

“好相貌是一筆巨大的財富”,_二位出生於貧困家庭、在辛苦打拚後終於成功贏得數億年薪的保險設計師朋友曾這樣說。這位朋友也曾一度抱怨過父母的貧困,但隨著保險業務的展開,他對賜予了他美好容貌的父母產生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相貌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基準。特別是對那些從事與人打交道的職業的人來說,沒有比相貌更重要的資本了。可以說,相貌就是最可靠的廣告和行銷。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傾向似乎越來越強了。不僅在行銷領域,在政治上也是外形優秀的人當選的幾率更高一些。在體育界,成績中等的美女選手的收入完全凌駕於獲得金牌而外貌平平的實力女選手之上。

這說明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以貌取人,即憑相貌對他人進行價值評價的傾向。明明是處在相貌的絕對影響力之下,但人們卻往往直到真相大白時還不能丟掉對自己的判斷的自信。

“我比誰都會看人。”

“我沒有看走眼的時候。”

“我一看就知道對方是什麼人。”

“相貌不好的人將來一定出問題。”

所有這些人都只不過是憑對方的外貌來下判斷而已,卻自認為有正確評價外貌下面隱藏的真實價值的見識。這樣一來我們就會吃驚地發現,世界上不是相士的人簡直沒有幾個了。不過,那些對自己的直觀能力引以為傲的人們有時也會自相矛盾地說出下面這樣的話來。

“我看那個人不像是那種人啊!”

“哎喲,這人怎么會這么順?”

“那么一副天使般的面孔竟然會做出這種事,真沒法幾相信吶!”

回顧我正在從事的記者生涯,因發現那些攪翻世界的兇惡罪犯競出人意料地長著一副矮小身材和天真面孔而大吃一驚的時候還真多。所謂相貌,就是藏有這么多陷阱的東西啊!

有一次,我和幾個很久沒見面的關係不錯的記者一起在麻浦①的一個烤肉店裡喝酒,大家聊著報社的情況、採訪的辛苦,談得正在興頭兒上,這時打開的電視機里開始播放九點新聞②。

當時,整個首都正處在由一個連續殺人案引發的恐怖中。因為新聞里出現了相關報導,所以在座的人們的視線都轉向了電視。電視裡傳來記者報導的聲音時,螢屏上出現的是犯人的蒙太奇,最後,記者的面孔出現,說預計事件會向長期化發展。

這時,從我們旁邊的座位上傳來了幾句讓人心寒的對話。

“呀,看看那傢伙,那個記者,長得不像個犯人嗎?”

一個人的問話剛落,他前面的人就說:

“是啊,像。不對,那個記者看起來更像犯人。”

他這么一說,旁邊的人便接口道:

“呃,我也知道那個記者。都說只要一看到那個傢伙出來就要走霉運啦,趕緊換台吧。”

說著又喝了一口酒。

如果他們知道旁邊就坐著包括那個電視新聞記者在內的幾個記者的話,大概就不會說出那么過分的話來了。不過,那幾個略帶醉意的年輕人的無心之語倒是讓我萌生了一個奇妙的想法。

比起作為新聞實質的採訪內容來,人們更關心的是記者的容貌,如果對容貌印象不好,就會對這個記者產生反感。這種情況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世人是多么執著於外貌。那位給人印象不好的記者是我十分了解的一位後輩,他不僅具有出眾的採訪能力,而且還能以溫暖的人性目光關注採訪對象,是一個十分優秀、高尚的人。

能不能根據第一印象就透徹地把握一個人呢?從我和許多人的交往經驗來看,第一印象錯誤的時候遠比正確的時候要多。

面相學對相士來說也絕非易事

和我交情不錯的一位某大企業的人事部長說,從面試新職員的情況來看,公司的高管們無一例外地都是更多提問那些相貌好的應試者,而且提問的也大多是些友好的內容,由他本人親自主持面試時也是如此。人事部長的這番話為一個問卷調查結果作了旁證,在該項調查中,有百分之九十的面試考官回答說相貌會對應試者的分數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是真正通過面試選拔了之後,讓人後悔的時候也很多,那位部長這樣感嘆道。即使是在人才選拔方面頗有經驗的專家,結果也往往更注重了人的外貌,並由此作出了很多錯誤的判斷。

傳為不朽經典的《三國志》中也有許多關於相貌的故事,其中一個講的是才能僅次於諸葛亮的天才策士龐統的故事。當作為天下霸主之一的孫權看到長著仰天鼻、一副黑乎乎模樣的龐統時就說“這樣的人還有什麼才能可言”,第一眼就把龐統打發掉了。正因為如此,孫權坐失了在重要時期獲得天降之才的良機。

判斷人的時候,最危險的要素之一就是第一印象。就像前面說過的,人們在判斷對方時,往往誤以為自己具有看穿外貌下面隱藏的內在資質的準確直觀能力,而實際上卻只不過是對外貌給予了絕對的側重。一般來說,至少要見過三四次面,對方的真正個性和價值才會顯現出來,在此之後再對之進行小心翼翼的判斷也為時不遲。

《聖經》中也有告誡人們不要根據外貌來判斷人的話。那種根據外貌印象能判斷一個人的幻想,恰恰是遠離了結識賢者的捷徑的歧途。

序言

雖說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卻很難尋找正確的答案。即使在實踐中經歷過無數次失誤,也無法保證下一次就能做好。儘管在人際關係領域有很多專家,但因各自的解決方法不同,人們的頭腦反而被搞得更加混亂。我們所面對的人和境遇的變數是那么多,所運用的人際關係方法也就有了不同的結果。即使綜合以上所有的論斷,我們仍難徹底闡明究竟何謂人際關係,也許這就是人際關係的真實面目。

如果有識別好人的眼力並懂得與之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那么人生的成功就有百分之八十得到了保障。

在人際交往的旅途中,有時會遇到好人並因此獲得巨大的人生力量,有時又會遇到難以相處的人,並會因此摔跟頭而留下傷痕。每當這種時候,就會重新感受到遇到好人、好同伴、好的前後輩是多么重要,也會想到如果有為此而存在的方法或羅盤該是多么大的幸事。

各種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始終在不斷面世,其中有很多能夠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幫助。這些書多半是從心理學觀點出發破解人際關係技巧的著作,外國此類書籍的譯著也是其中的主流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