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控溫工廠化養殖刺參技術

一般日流水量為飼育水體的5倍~8倍,水溫高或養殖密度大時應加大流水量,且刺參個體愈大流水量也應越大。 一年四季將飼養水溫控制在10℃~14℃的適溫範圍內,全年日平均水溫12.5℃,體長3cm~5cm的幼參養殖16個月即可達到商品參規格。 2.全控溫恆溫養殖刺參,縮短養成周期,從體長3cm~5cm的幼參到商品參規格由自然水溫下的3年~4年縮短為16個月。

由於受自然海域的影響,山東省招遠市渤海冷藏養殖場為擴大海參養殖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進行了刺參人工控溫工廠化養殖技術的試驗,在刺參養成、縮短養成周期、病害防治和提高養成規格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試驗,現將他們的做法和經驗推薦給大家,供各養殖業戶學習借鑑:

一、養殖池建造

養殖池建造在塑膠大棚內,為磚、水泥結構,棚頂是鋼筋支架,外蓋白色塑膠薄膜,最外層加蓋草簾。養殖池共4個,其中2個規格為83m×20m×2m,水深1.5m;另外2個規格為45m×30m×3m,水深2.0m。每個養殖池為1個大棚,大棚總面積6000m²。附著基為直徑0.3m、長1.5m的扇貝籠,10層/籠,層間距為15cm,扇貝籠排列成行,網籠行距50cm。

二、苗种放養

苗種規格3cm~5cm,養殖前期放養密度為50頭/m²,在養殖生產中要根據刺參的大小、水溫、飼料、流水量及刺參的實際生長情況等靈活調整養殖密度。苗种放養前消毒。

三、控溫

採取4種控溫方式相結合的方法:一是夏季用大菱鮃育苗排放的低溫水進行降溫;二是利用地下坑道冬暖夏涼的地溫特點調節水溫,夏季最高水溫21℃左右,冬季最低水溫7℃~8℃;三是沿海海水深水井,一般冬季12℃~13℃左右,夏季15℃~16℃左右,是刺參生長的適宜溫度;四是利用塑膠大棚加蓋草簾的方法控溫,夏季高溫期白天加蓋草簾遮陽降溫,晚上捲起草簾散熱降溫;冬季低溫期白天捲起草簾接受陽光照射升溫,晚上加蓋草簾保溫。水溫控制在10℃~14℃,全年日平均水溫12.5℃。

四、養殖管理

1.水質:養成期採用流水飼育法。流水量根據水溫、養殖密度、個體大小等因素進行調節,流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剌參的生長速度。一般日流水量為飼育水體的5倍~8倍,水溫高或養殖密度大時應加大流水量,且刺參個體愈大流水量也應越大。在流水的同時採取充氣培養,散氣石的布置為養殖池縱向每隔5m放置1個散氣石,每池2排。另外,水體鹽度要特別注意,一般養殖用水鹽度不應低於26‰。
2.投餵:投餵鼠尾藻和配合飼料,每天投餵2次,日投餵量為刺參體重的1%~10%,並根據刺參大小、水溫、攝食情況及殘餌量加以調整。配合飼料易敗壞水質,要掌握勤投少投的原則,若攝食量不足但殘餌較多,應考慮到水質不良或飼料不適,應及時查找原因,以免影響刺參的生長。
3.日常管理:為保持養殖池內水質,應及時清底和倒池。一般每天清底1次,用虹吸法清除池內糞便和殘餌,倒池也是改善水質的有效方法,一般每隔10天~15天進行1次,以徹底改善水質。若水質發生意外,則應及時倒池處理。另外,還要根據刺參的生長情況及時疏散養殖密度,並經常檢查刺參的活動情況及是否有脫離水面的現象。設專人每天巡塘,觀察刺參攝食情況和健康狀況,並認真作好記錄,發現有脫離水面吸附在池壁上的刺參要及時使其回到水中,以防暴露時間過長造成死亡,尤其陰雨天氣,刺參更不宜暴露,因為雨水可導致刺參死亡。

五、病害防治

在刺參的養殖期間,病害發生尚不嚴重,且一旦發病可以控制,但是也應密切監控,不容忽視。一般容易發生的病害有:橈足類(主要是猛水蚤、劍水蚤等〉的傷害,可以用2ppm~3ppm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施藥後停止流水2小時~3小時,然後恢複流水;潰爛病主要在高水溫時(10℃以上)細菌滋生快、倒池受傷或被橈足類損傷感染引起刺參潰爛解體,可以用抗生素類藥物每隔3天~5天全池潑灑1次。在高溫季節,尤其進人8月份高溫期,應採取降溫措施,使水溫控制在27℃以下。

六、養殖結果
體長3cm~5cm的幼參經過16個月的精心管理和控溫養殖達到商品參規格,平均體重達到201g,最大個體可達375g,成活率81%以上。

七、結論

1.通過全控溫恆溫解除刺參的夏眠和冬季半休眠,避免夏季高溫期體重減輕和冬季低溫期生長緩慢給生產上造成的經濟損失。一年四季將飼養水溫控制在10℃~14℃的適溫範圍內,全年日平均水溫12.5℃,體長3cm~5cm的幼參養殖16個月即可達到商品參規格。
2.全控溫恆溫養殖刺參,縮短養成周期,從體長3cm~5cm的幼參到商品參規格由自然水溫下的3年~4年縮短為16個月。
3.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刺參的病害防治工作,成活率可達81%以上。

(本文已被瀏覽 1678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