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9月1日)
叢書名: 斯邁德商務企管書系
平裝: 556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549773
條形碼: 9797806549772
尺寸: 22.2 x 15 x 3 cm
重量: 780 g
作者簡介
鄧亦云,畢業於新疆師範大學。記者、職業經理人,從事企業行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多年,具有豐富而廣泛的企業管理實踐經驗,曾為多家企業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及操作管理諮詢。 主要作品:《寶安文明之光》、《論ISO9000在建築業中的運行》、《平凡而真實的感覺》、《托起郵電的輝煌》、《一片冰心在玉壺》、《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以技術創新力衡量民族生產力、民族競爭力的時代;這個時代,社會財富向知識和科技聚集,誰擁有知識、誰能在科學創新上占優勢,誰就占有發展的主導地位和擁有財富;這具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人才與知識俱進。
本書是作者多年從事人事工作的經驗和心得,它主要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實際人事事務操作實務方面,結合國內外著名企業的人力資源成功管理實例,全面、系統是闡述了企業人力資源的全部工作。我相信這本書對正在從事人事工作的和未來想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朋友有一定幫助。想學習被實踐證明了能夠幫助解決企業問題經驗的朋友,在這本書中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媒體評論
書評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以技術創新力衡量民族生產力、民族競爭力的時代;這個時代,社會財富向知識和科技聚集,誰擁有知識、誰能在科學創新上占優勢,誰就
占有發展的主導地位和擁有財富;這個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人才與知識俱進;這個時代,國家不斷改革人事管理體制,構建市場機制,創新人才政策,實施人才工程,最佳化育人環境,
大力發展人才規模,努力提高人才素質,著力最佳化人才結構,在全社會中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環境氣氛圍;這個時代,企業不斷推進現代氽業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體制,企業管理從過去對物質資本管理為主向以人力資本管理為主轉型,採取各種激勵措施,最大限度發揮勞動者的潛能和積極性,將勞動力資源轉化為較高的生產力,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連貫性。
這個時代,也對從事人事工作的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實施企業戰略化管理?”“如何挖掘企業人力資源隊伍的潛能?”“如何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的人事工作是一項持續進行的巨大工程,需要人力資源工作者的經驗和智慧。
我很高興自己能從事人事方面的工作,能夠幫助企業了解和解決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本書是我多年從事人事工作的經驗和心得,它主要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實際人事事務操作實務方面,結合國內外著名企業的人力資源成功管理實例,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企業人力資源的全部工作。我相信這本書對正在從事人事工作的和未來想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朋友有一一定幫助。想學習被實踐證明了能夠幫助解決企業問題經驗的朋友,在這本書中會找到滿意答案。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許多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由於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謹此在這對所有作者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於書中的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包涵的同時多提寶貴意見,我的電子信箱是dyy465@163.com。
本書的設計和最終完成,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尤其是海天出版社廖譯先生,他認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讓每一個與他接觸過的人深感敬佩。其次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對我的支持和鼓勵,還要感謝謝欣頤小姐和王艷小姐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為我排版,在此我表示深深的謝意。此外,以下人員先後參加了本書資料的編輯整理。他們是:趙永珍、姚若雲、曾憲龍、陳靜、李文、許漢鈿、邢桂寧、曾憲宏、鍾丹,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鄧亦云
2003年7月19日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組織架構
一、企業通用的組織架構圖
二、上海ZN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圖
第二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的儲備與需求機制
一、企業人力資源儲備需求預測
二、深圳MD公司人力資源儲備與需求預測
三、山東TS集團鼓勵舉薦高級人才的標準程式
第三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工作分析機制
一、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分析方法
二、香港AS公司工作分析方法
三、廣州ET公司崗位標準控制程式
第四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的招聘、錄用、離職機制
一、企業通用的人力資源招聘機制
二、新加坡JYB公司招聘管理程式
三、珠海VB公司錄用入職控制程式
四、澳門CN(集團)有限公司離職控制程式
第五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機制
一、企業通用的人力資源培訓方法
二、上海DNZ公司的培訓機制
第六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員工職業生涯機制
一、企業通用的員工職業發展
二、台灣HX公司的員工職業生涯發展機制
第七章建立企業人力資源測評機制
一、氣質測試
二、個性測試(一)(二)
三、性格測試
四、智力測試
五、情商測試
六、職業興趣測試(一)(二)
七、職業價值觀測試
八、在職經營管理人員能力傾向試驗
九、在職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傾向測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