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之鏡: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構》以“鏡子”這一富哲學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體現的差異,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較,著眼點放在中國人的人格之上。作者將這一比較置於六組中西文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討論語境裡,在天馬行空卻又有的放矢的想像和論述中,以“品格”與“性格”、“情”與“愛”、“辯白”與“追求”等關鍵字為導引,藉由分析關雲長與阿喀琉斯、賈寶玉與唐璜、屈原與浮土德等對位人物的人格結構,反思中西文化傳統所造成的“自我意識”。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年生,湖南長沙人,1964年國中畢業即下放湖南江永縣插隊落戶,10年後返城當搬運工,1979年考取武漢大學西方哲學研究生,師從陳修齋、楊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歷任講師(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導師(1993)。現為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代表作有專著:《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譯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目錄
鏡子的故事(代前言)
上篇:人格之鏡
第一章 品格號性格:關雲長與阿喀琉斯的比較
第二章 赤誠與虔誠:唐三藏與早期基督徒的比較
第三章 情與愛:賈寶玉與唐璜的比較
下篇:人生之鏡
第四章 命運與罪感:《封神演義》與《麥克白》的比較
第五章 卑賤意識與高貴意識:《水滸傳》與《失樂園》的比較
第六章 辯白與追求:屈原與浮士德的比較
結束語
章節試讀
三條罪名,總括起來無非是不忠不孝。就這一頂大帽子,便使關雲長一條血性漢子一下子軟了下來,走上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於是有“降漢不降曹”和“身在曹營心在漢”一說。關公曾自述:“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可見其言不虛。
不過,關公也有主次不分、顛倒迷誤的時候。所謂“華容道義釋曹操”,就因為念及當年受曹操的許多好處和禮遇,而放走了劉備的死對頭,失去了徹底擊破曹魏的絕好機會。按說,這一“不忠不孝”之舉理應使關公蒙上一層恥辱的陰影。可奇怪的是,他不僅沒有因此而降低在人們心目中的評價,反而進一步獲得了“義重如山”的美名。
中國的老百姓,實在是很會通融的。他們看人,總是看人的主觀動機,而不管他客觀上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好心辦壞事”的人,很少因為事情辦壞了而受到他人或自己良心的譴責。就關公來說,不論他如何行動,他主觀上始終有一把尺子,要做到“來去明白”,光明磊落。因此,雖然他明知曹操待他無微不至本是想賺他為自己效力,居心險惡,卻仍然認為曹操對自己有恩”,“受人一飯,必以湧泉相報”,以至於在關鍵時刻開“後門”,乾出了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這種蠢事,由於它超越於功利之上,且唾棄一切欺心權變,具有道德人格上的前後一貫性,因此被推崇為一種美德,這就是“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