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強學會序

[23]矢:陳列。 [28]曾文正:曾國藩。 [31]摩厲:同磨礪。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京師強學會序創作年代:清代作者:康有為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東眈[1,處四強鄰之中而為中國,岌岌哉!況磨牙涎舌,思分其餘者,尚十餘國。遼、台茫茫[2],回變擾擾[3],人心皇皇,事勢儳儳[4],不可終日。昔印度,亞洲之名國也,而守舊不變。乾隆時英人以十二萬金之公司通商而墟五印矣[5]。昔土耳其,回部之大國也,疆土跨亞、歐、非三洲,而守舊不變。為六國執其政,剖其地,廢其君矣[6]。其餘若安南,若緬甸,若高麗、若琉球,若暹羅,若波斯,若阿富汗,若俾路芝[7],及國於太平洋群島、非洲者,凡千數百計,今或削或亡。舉地球守舊之國,蓋已無一瓦全者矣。我中國孱臥於群雄之間[8],鼾寢於火薪之上。政務防弊而不務興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審時,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遠。孟子曰:“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9]。”蒙盟、奉吉、青海、新疆、衛藏土司圉徼之守[10],鹹為異墟;燕、齊、閩、浙、江、淮、楚、粵、川、黔、滇、桂膏腴之地,悉成盜糧[11]。吾為突厥、黑人不遠矣[12]。西人最嚴種族,仇視非類。法之得越南也,絕越人科舉富貴之路,昔之達宦,今作貿絲也[13]。英之得印度百年矣,光緒十五年始舉一印人以充議員,自余土著,畜若牛馬。若吾不早圖,倏忽分裂,則桀黠之輩[14],王、謝淪為左衽[15];忠憤之徒,原、郤夷為皂隸[16]。伊川之發,駢闐於萬方[17];鍾儀之冠,蕭條於千里[18]。三州父子,分為異域之始主[19];杜陵弟妹,各銜鄉關之戚[20]。哭秦庭而無路[21],餐周粟而匪甘[22]。矢成梁之家丁,則螳臂易成沙蟲[23];覓泉明之桃源,則寸埃更無淨土[24]。肝腦原野,衣冠塗炭。嗟吾神明之種族,豈可言哉!豈可言哉!夫中國之在大地也,神聖繩繩[25],國最有名。義理、制度、文物,駕於四溟[26]。其地之廣於萬國等在三,其人之眾等在一,其緯度處溫帶,其民聰而秀,其地腴而厚,蓋大地萬國未有能比者。徒以風氣未開,人才乏絕,坐受凌侮[27]。昔曾文正與倭文端諸賢[28],講學於京師,與江忠烈、羅忠節諸公,講練於湖湘,卒定撥亂之功[29]。普魯士有強國之會,遂報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維新[30]。蓋學業以講求而成,人才以摩厲而出[31]。合眾人之才力,則圖書易庀[32];合眾人之心思,則聞見易通。《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33]。”《論語》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海水沸騰,耳中夢中,炮聲隆隆。凡百君子,豈能無淪胥非類之悲乎[34]!圖避謗乎?閉戶之士哉!有能來言尊攘乎?豈惟聖清,二帝、三王、孔子之教[35],四萬萬之人將有托耶!

作品注釋

[1]“俄北瞰”四句:指帝國主義列強企圖從東南西北四面侵占和瓜分中國領土。瞰:窺看。睒(shǎn):偷看。瞵(lín):注視。眈(dān):下視。[2]遼、台茫茫:指遼東半島和台灣的前途難以預料。[3]回變擾擾:指新疆發生的回族事變帶來的種種侵擾。[4]儳儳(chán):雜亂。[5]墟五印:使印度成為廢墟。五印:即印度。古印度區劃為東、西、南、北、中五部,故稱。[6]“為六國”三句:指英、法、俄、奧、德、意六國先後與土耳其進行戰爭,使土耳其帝國瓦解。[7]安南:越南。高麗:朝鮮。琉球:今沖繩。暹羅:泰國。波斯:伊朗。俾路芝:今巴基斯坦。[8]孱(chán):虛弱。[9]“孟子曰”:見《孟子離婁上》。意思是國政先內部腐敗,別人才得以入侵。[10]蒙盟:整個蒙古地區。奉吉:遼寧、吉林。衛藏:原指西藏的一部,此指整個西藏。土司:當地頭人。圉徼:邊疆。[11]盜糧:語出《荀子大略篇》:“資盜糧,借寇兵。”此處指落入強盜手中。[12]突厥:原指居住在鄂爾渾河流域的我國古族。此泛指當時突厥所控制的土耳其、波斯等地。[13]貿絲:指做買賣的平民。《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14]桀黠:傑出聰慧。[15]王、謝:原指六朝時望族王氏和謝氏,此代指達官貴人。左衽: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的裝束,衣襟開在左邊。後以此代指受異族統治。[16]原郤(xì):春秋時晉國貴族原氏和郤氏。皂隸:下等奴隸。[17]伊川之發:事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大夫辛有到伊川,看見有人像戎族一樣披著頭髮在郊野祭祀,嘆息道:“不及百年,這裡將要戎化了。”駢闐:布集。羅列。[18]鍾儀:春秋時楚國樂宮,被鄭人俘獲後獻給晉國,他一直戴著楚國的帽子,以示不忘故國。[19]三州父子:語出庾信《哀江南賦》:“三州則父子離別。”[20]杜陵弟妹:安史之亂中,杜甫作有《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七首詩》,表達對弟、妹的思念。[21]哭秦庭:春秋時,吳伐楚。楚王出逃。申包胥赴秦求援,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秦乃出兵。事出《左傳定公四年》。後指向他處乞求救兵,為哭秦庭。[22]周粟:事出《史記伯夷、叔齊列傳》,伯夷、叔齊在周朝滅商以後,不願再吃周朝的糧食而餓死在首陽山。[23]矢:陳列。成梁:李成梁,明鐵嶺衛人,曾為遼東總兵,其家丁均英勇善戰。沙蟲:語出《抱朴子》。後用來比喻從軍戰死的士卒。[24]泉明:即陶淵明。[25]繩繩:眾多的樣子。[26]四溟:四海,此指四方各國。[27]坐受:因受。[28]曾文正:曾國藩。倭文端:蒙古人倭仁。二人都宗奉程朱理學。[29]江忠烈:江忠源。謚忠烈。羅忠節:羅澤南,謚忠節。撥亂之功:指鎮壓和平定太平天國起義。[30]尊攘之徒:日本明治維新前,提倡“尊王攘夷”口號的改革派人士。[31]摩厲:同磨礪。引申為磨爍。[32]庀(pǐ):備具。[33]講習:講論研習。[34]淪胥非類:相率淪喪為不同族類。[35]二帝:傳說中的唐堯和虞舜。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

作品賞析

《京師強學會序》選自《康有為全集》第二集,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康有為在“公車上書”後數月,在北京發起組織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強學會,發行《強學報》,宣傳變法維新。《京師強學會序》便是他發起成立強學會的宣言。文中歷數諸國事實,說明“舉地球守舊之國,蓋已無一瓦全者矣”,藉以強調中國“處四強之鄰之中”,形勢岌岌可危,必須變法圖強,拯救國家前途。全文感情強烈,句式駢散相間,氣勢奔放,如梁啓超所言:“康有為撰此開會主義書,痛陳亡國以後慘酷之狀,以激勵人心;讀之者多為之淚下,故熱血震盪,民氣漸伸”。(見《戊戌政變記改革起源》)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192),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早年學習儒家經典。1879年游香港,開始接觸西學。1882年赴京師應順天鄉試下第南歸,復經上海,大量購買介紹西方情況的書籍。1888年到北京,第一次向光緒帝上書請求變法。1895年,與梁啓超等一同入京參加進士考試,正值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康有為聯合各省舉人一千多人“公車上書”,要求拒和、遷都、變法,成為近代第一次大規模的知識分子愛國活動。此後幾年,又多次上書提交變法的主張,終於在1898年受到光緒帝召見,開始戊戌變法。但不滿百日的變法被鎮壓,康有為流亡日本等國。辛亥革命後,他仍堅持立憲保皇、參與張勛擁清廢帝復辟活動,1927年病死於青島。其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政論散文也獨具特色,以“上清帝”七書為代表,思想奔放,成為梁啓超的“新民體”散文的先導。著作有《康有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其學術著作單行本有《新學偽經考》、《大同書》、《論語注》、《廣藝舟雙楫》、《歐洲十一國遊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