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國之爭

京國之爭:1920年國語推行不到兩年就爆發一場當時名之為“京國之爭”(指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問題的起因就在於國語標準音。因為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經常發生京音教員和國音教員互相爭吵的事。他們的國語聽起來很不一樣,很多字的讀音也不統一,教的人覺得難教,學的人覺得很難學。於是有人(南京高師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布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為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回響,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為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等等。

概述

1920年國語推行不到兩年就爆發一場當時名之為“京國之爭”(指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問題的起因就在於國語標準音。因為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經常發生京音教員和國音教員互相爭吵的事。他們的國語聽起來很不一樣,很多字的讀音也不統一,教的人覺得難教,學的人覺得很難學。於是有人(南京高師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布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為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回響,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為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等等。

內容

“京(音)國(音)問題”的討論,絕大多數人都認同了由幾百年的發展所形成的歷史事實,即“中國語言的心”(劉復語)應該建立在“京語身上”。1924年國語統一籌備會討論《國音字典》的增修問題時,就“決定以漂亮的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凡字音概以北京普通讀法為標準”,同時國音的修改被編成了四句歌訣:
(1)萬、兀、廣不用咯;
(2)ㄗㄘㄙ無齊撮;
(3)ㄛ無開齊ㄝ不開;
(4)入聲分到四聲來。
這樣,1913年“讀音統一會”擬定的“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老國音就被修改為“純以北京話為標準”的新國音了。1932年根據新國音編篡的《國音常用字彙》由民國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彙》的序言中又對國音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含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即“”所謂以現代的確北平音標準音者,系指‘現代的北平音系’而言,“並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