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圓體,寬口沿外折,淺壁,高圈足。盤內飾龍紋,龍首碩大,雙目凸起,雙目間有一錐形凸棱,龍尾繞盤一周,龍紋間隙飾夔紋。外壁飾菱形雷紋,並飾三隻浮雕獸首。足上有6條凸棱,以凸棱為中心飾三組獸面紋。盤內底龍首處有銘文“亞ꀶ(音疑)”二字,“亞ꀶ”是活躍於商代後期至西周初年的一個部族的族名。
青銅器中的盤一般為承水器,多與匜、盉配合使用。其用法據《禮記·內則》載:“進盥,少者奉槃(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澆水於手,盤則用來承接棄水,宴饗前後行之,也稱“沃盥之禮”。此盤形體頗大,也可作盛水之用。青銅器中的盤最早出現於商代早期,戰國時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