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埃及最大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位於尼羅河口以西一條狹長地帶上,西北臨地中海,東南靠邁爾尤特湖,東西狹長的城市宛如一位淡汝素裹的少女側臥在地中海濱,顯得異常嫻靜美麗。
因受海洋影響,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大海遼闊,沙灘美麗,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古蹟眾多,四季花開,萬木常青,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歷史簡介
亞歷山大的古稱為阿荔散,它的阿拉伯語名稱為伊斯堪達利亞。亞歷山大建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征服埃及後,在北臨地中海的尼羅河三角洲上建立一座都城,並以自己的名字給城市命名。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亞歷山大城經歷了希臘、羅馬、拜占庭、阿拉伯帝國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幾個時期,自建成到公元641年一直是埃及的首都,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1世紀為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這座城市雖幾經地震的破壞,公元16世紀起也曾一度衰落,但都得到恢復,並慢慢發展起來,而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和重要的國際航空港。
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占領埃及後,繼續揮師東進,橫掃千軍如卷席,打敗了赫赫有名的波斯帝國,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先後在西亞、東亞、北非各地建立了數十座城市,均以亞歷山大命名,而唯有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最負盛名,這是因為它不僅是一座美麗多姿的海濱城市,而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藝術古城。
在亞歷山大大帝建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後,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一躍而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和地中海著名港口,成為歐洲與東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樞紐,從而創造了名垂青史的“亞歷山大文化”,即人們常說的“希臘後期文化”,對人類的科學與文化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視為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便是這一時期科學和文化高度發達的典型代表。
作用
亞歷山大時期,埃及是當時地中海沿岸的最大糧倉,為了便於糧食大量出口,亞歷山大大帝下令修建一條長1850米的海上防波堤,將距城北約2公里的法羅斯島同城市的大陸連為一體,形成區域面積達6平方公里的東西兩個天然港灣,供船隻停泊和修理之用。
為了適應海上貿易集散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需要,於公元前280年在法羅斯島上動工興建亞歷山大燈塔,前後歷時20年。塔高約135米,分為4層,採用右灰岩、花崗岩、白色大理石砌成。底層高60米,呈正方形;
第二層高30米,為八角形;第三層是圓形“燈”體,由8根圓柱支撐著;頂端安有金屬巨鏡和建有一個巨大的火盆,金屬巨鏡白天反射陽光、夜間反射月光為過往船隻導航,在沒有陽光和月光的時候,火盆里燃起熊熊烈火指引航船進港。
亞歷山大燈塔是非洲大陸上最古老的一座燈塔,也是世界最早的航海燈塔之一,集中體現了“亞歷山大文化”的精髓。然而,十分可惜的是,亞歷山大燈塔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這座古老的燈塔沒有保存下來。公元7世紀時燈塔的燈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公元1100年和1435年兩次地震,燈塔被徹底毀壞。昔日亞歷山大城的“明珠”,已經沉淪海底幾百年了。後來,在城區外按原樣複製了一座燈塔,雖然比原來縮小了,但前來憑弔、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以了卻親眼一睹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的心愿。
景觀介紹
亞歷山大人口約30萬,市區高層建築、超級市場、各式酒樓比比皆是,競相爭輝,繁華熱鬧。長約26公里的海濱大道被譽為這座城市特色的代表,一面是浩瀚遼闊的地中海海面,一面是現代化建築錯落有致,綠樹成蔭,花草爭艷,景色迷人。
海濱大道的東端是蒙塔扎宮(也稱夏宮),西端是蒂恩角宮(也稱冬宮),兩處都是花木叢生的風景區。埃及末代國王法魯克於1952年在蒂恩角宮被迫簽字退位。城南還有著名的龐貝柱和陵墓等多處古蹟。海邊沙灘綿延30多公里,是游泳、划船和日光浴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