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當地父老相傳,這潭積水早年本是一片窪地,和太原城東部邊山的五條山溝,脈通絡連,每逢夏秋雨
季,雨水和山洪,沿著五條山溝注入窪地,酷似五龍吐水。這樣,年復一年,積少成多,便形成了這潭積水。人們便根據這種自然地理形態,把五條山溝比做五條龍,給這一汪積水的窪地,取名“五龍口”,久而久之,沿演為地名。
早年的五龍口
早年的五龍口,地處太原府城大東門(宜春門)外,是山地和城垣的銜連地段,地瘠人稀,散居著農
戶和山民,根本沒有構成村落和街巷。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正太鐵路通車後,交通事業的發展,給這一片僻壤窮鄉帶來了生機。一些住戶居民逐漸遷棲於此,人煙日趨稠密。民國26年(1937年)8
月,北同蒲鐵路通車後,五龍口一帶成為正太、同蒲兩條鐵路線的交匯點。大量的鐵路工人、搬運工人遷
來這裡。各種小商小販,亦云集於此,進行本小利微的交易。五龍口,這個千百年來無人問津的僻野,喧鬧起來。於是,窩棚、簡舍、陋店、小攤,在這裡相繼問世,以五龍口命名的街巷,諸如“東五龍口”、
“西五龍口”、“西五龍口后街”、“前街”,以及用原來山溝水渠命名的街名,比如“小溝子”、“黑
土巷”(即原“黑土港”,是五龍口五條溝中主要的一條)等等相繼問世。有這樣一首反映往日五龍口舊
貌的方諺:“五龍口,五條溝;白天行入少,黑天狐狼稠;旱年黃土飛,澇年洪水流”,成為老人和後人
追憶往事和了解過去的形象寫照。
解放後,五龍口一帶發生了地覆天翻的變化,一幢幢高樓,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取代了低矮的工棚
窩鋪、簡陋的民合民房、以及曲折蛇委的小巷、坑坑凹凹的土路。1982年,太原市政府重新命名街巷名稱時,把原來的黑土巷、黑土巷一馬路和西五龍口后街,合併為一條街,以“五龍口”這一古老的地名,賦
於這條新生的街道。